【殺】繁体字典

~ 繁体字典

拼音shā

注音ㄕㄚ
简体字
部首(简)
笔画(简)10画
部外笔画(简)6画
部首(繁)
笔画(繁)11画
部外笔画(繁)7画
五笔QSMC
五笔98版RSWC
统一码6BBA
郑码OSFQ
仓颉码KCHNE
异体字 𠄒 𢁛 𢎊 𢎓 𢼡 𢼢 𢼯 𢼴 𢽅 𢽆 𢽘 𢽯 𢽺 𢾈 𢿔 𢿹 𣀎 𣏂 𣪆 𣪩 𣪖 𧤿 𤔮 𥻦 殺 殺

【殺】字拼音为shā, 注音为ㄕㄚ, 简体部首为殳, 繁体部首为殳, 简体笔画为10画, 繁体笔画为11画。

【殺】字五笔为QSMC, 五笔98版为RSWC, 仓颉码为KCHNE。

【殺】字Unicode码为U+6BBA,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殺】字属台湾《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用字。

【殺】字简体字为, 异体字: 𠄒 𢁛 𢎊 𢎓 𢼡 𢼢 𢼯 𢼴 𢽅 𢽆 𢽘 𢽯 𢽺 𢾈 𢿔 𢿹 𣀎 𣏂 𣪆 𣪩 𣪖 𧤿 𤔮 𥻦 殺 殺

  • shā
  • shà
  • shài

【殺】国语辞典(shā ㄕㄚˉ)

基本解释 引证

〈動〉

1以刀或武器使人或禽獸等失去生命。如:「殺人放火」、「殺豬宰羊」。

2戰鬥。如:「殺出重圍」。《三國演義·第五回》:「殺至天明,雄方引兵上關。」

3敗壞。如:「殺風景」。

4減省。如:「殺價」。

殺(shā)字组词 更多组词...

【殺】国语辞典(shà ㄕㄚˋ)

基本解释 引证

〈副〉

1甚、極。如:「愁殺人」。元·張養浩〈詠江南·一江煙水照晴嵐〉曲:「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殺江南。」同「煞 」。

【殺】国语辞典(shài ㄕㄞˋ)

基本解释 引证

〈名〉

1等差。《禮記·文王世子》:「其族食世降一等,親親之殺也。」 漢·鄭玄·注:「殺,差也。」

〈動〉

1減、削。《周禮·地官·廩人》:「若食不能人二釜,則令邦移民就穀,詔王殺邦用。」漢·鄭玄·注:「殺,猶減也。」

2衰微。《呂氏春秋·恃君覽·長利》:「是故地日削,子孫彌殺。」漢·高誘·注:「殺,衰也。」

〈形〉

1細小。《呂氏春秋·士容論·審時》:「先時者,大本而華,莖殺而不遂,葉稿短穗。後時者,小莖而麻長,短穗而厚糠,小米鉗而不香。」

(注)参考资料:以上【殺】字释义主要来源于台湾教育部《國語辭典》。

您可能想查看的字

【殺】的同部首字(殳部)

【殺】的同笔画字(10画)


汉辞宝©2023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