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字《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音麤。【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禮·月令】其器高以粗。
又【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
又【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音伹。義同。 【集韻】或作觕。通作麤。俗作
。
字原从米从鹿。
汉辞宝注解
(注)参考资料:以上【粗】字释义主要来源于清代《康熙字典》内府刻本,即武英殿版。
【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音麤。【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禮·月令】其器高以粗。
又【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
又【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音伹。義同。 【集韻】或作觕。通作麤。俗作
。
字原从米从鹿。
(注)参考资料:以上【粗】字释义主要来源于清代《康熙字典》内府刻本,即武英殿版。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 [唐代]李贺《舞曲歌辞•公莫舞歌》
老牛粗了耕耘债,齧草坡头卧夕阳。 --- [宋代]孔平仲《禾熟三首▪百里西风禾黍香》
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 --- [唐代]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 [唐代]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 [宋代]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 [宋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礼罗谁共入,宪网底粗悛。 --- [明代]徐威《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 [宋代]邵雍《插花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