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唐代] 白居易
创作时间:799年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韵脚:"东"韵
时难年饥1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1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标注
- 翻译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饥:一作荒
词典引注
1吊影[diào yǐng]: 对影自怜。喻孤独寂寞。
【引】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轻舟反溯,吊影独留。” 唐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兄弟离散》诗:“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清 黄景仁 《后观潮行》:“独客吊影行自愁,大地与身同一浮。”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翻译
AI智能翻译
田园寥落战争之后,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共看明月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拼音
诗词拼音
wàng yuè yǒu gǎn
望月有感
shí nán nián huāng shì yè kōng, dì xiōng jī lǚ gè xī dōng.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tián yuán liáo luò gān gē hòu, gǔ ròu liú lí dào lù zhōng.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diào yǐng fēn wéi qiān lǐ yàn, cí gēn sàn zuò jiǔ qiū péng.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gòng kàn míng yuè yīng chuí lèi, yī yè xiāng xīn wǔ chù tóng.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评析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唐诗贯珠》
《唐诗绎》
《唐诗三百首》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诗中对战乱造成的流离之苦,思念亲人之切,都只是如实写来,结尾更把彼此的思念之情融为一体。
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饥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 ...
白居易的其他诗词
-
故人安慰善为辞,五十专城道未迟。徒使花袍红似火,其如蓬鬓白成丝。且贪薄俸君应惜,不称衰容我自知。银印可怜将底用,只堪归舍吓妻儿。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不出门来又数旬,将何销日与谁亲。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
-
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贫泥客路黏难出,愁锁乡心掣不开。何必更游京国去,不如且入醉乡来。吴弦楚调潇湘弄,为我殷勤送一杯。
-
旌钺从櫜鞬,宾僚礼数全。夔龙来要地,鹓鹭下辽天。赭汗骑骄马,青娥舞醉仙。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传。陋巷能无酒,贫池亦有船。春装秋未寄,谩道有闲钱。
-
浩浩姑苏民,郁郁长洲城。来惭荷宠命,去愧无能名。青紫行将吏,班白列黎氓。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饯筵犹未收,征棹不可停。稍隔烟树色,尚闻丝竹声。怅望武丘路,沈吟浒水亭。还乡信有兴,去郡能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