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春词

[唐代] 刘禹锡

韵脚:"尤"韵


新妆面11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标注
  • 翻译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和乐天春词》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面:一作粉

《和乐天春词》翻译

AI智能翻译

新妆面面下朱楼,春光虽好独锁深院,怎不怨愁。
走到中庭有花朵,遣恨消忧;蜻蜓飞来,停在她的玉簪上头。

《和乐天春词》拼音

诗词拼音

hé lè tiān chūn cí
和乐天春词

xīn zhuāng miàn miàn xià zhū lóu, shēn suǒ chūn guāng yī yuàn chóu.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xíng dào zhōng tíng shù huā duǒ, qīng tíng fēi shàng yù sāo tóu.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和乐天春词》评析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末句无谓自妙,细味之,乃亭其凝立如痴光景耳。《诗境浅说续编》:此春怨词也,乃仅曰“春词”,故但写春庭闲事,而怨在其中。第二句言一院春愁,即其本意。

《和乐天春词》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的标题写得很清楚,它是和白居易《春词》一诗的。所以,不妨先看一看白居易的《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居易此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而刘禹锡的和诗,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

白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物的心情也点出来了。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急忙下楼。“宜面”二字,是说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这说明她妆扮得相当认真、讲究。看上去,不仅没有愁,倒似乎还有几分喜色。艳艳春光使她暂时忘却了心中苦恼,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发了一丝矇眬的希望。

诗的第二句是说下得楼来,确是莺歌蝶舞,柳绿花红。然而庭院深深,院门紧锁,独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满目生愁。从诗的发展看,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句。三、四两句是进一步把这个“愁”字写足。试想这位女主人公下楼的本意该不是为了寻愁觅恨,要是早知如此,她何苦“下朱楼”,又何必“新妆宜面”?可是结果恰恰惹得无端烦恼上心头,这急剧变化的痛苦的心情,使她再也无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打发这大好春光。为什么 ...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刘禹锡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772-842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