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体十二首▪昨夜裙带解

[唐代] 权德舆

韵脚:"微"韵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AI解读 (小程序端已接入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点击下面链接快捷进入小程序与AI对话)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玉台体十二首▪昨夜裙带解》背景

创作背景

  正盛唐过后,诗歌应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摆在中唐诗人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随着社会政治、文化思潮及审美尺度的变更,诗歌的创新已成为不可阻挡之趋势。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皆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体诗作者,故后多以《玉台体》权德舆 古诗指言情纤艳之作。权德舆此诗标明“《玉台体》权德舆 古诗”,也是此类诗作。似乎在已被前人否定并逐渐扫清了的齐梁浮艳诗歌中,寻找诗歌创新的途径。

《玉台体十二首▪昨夜裙带解》翻译

AI智能翻译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
涂脂抹粉不可以放弃,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古诗词翻译

翻译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
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玉台体十二首▪昨夜裙带解》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1)蟢子:小蜘蛛脚长者,俗称蟢子。
(2)铅华:指脂粉。
(3)藁砧:丈夫的隐语。

《玉台体十二首▪昨夜裙带解》拼音

诗词拼音

yù tái tǐ
玉台体

zuó yè qún dài jiě, jīn zhāo xǐ zǐ fēi.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qiān huá bù kě qì, mò shì gǎo zhēn guī.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玉台体十二首▪昨夜裙带解》评析

《唐诗摘钞》

极似儿女家常卜兆之语,末句本即接前二句,但此诗二十字宜一气急道,方象惊喜自疑之意。插“铅华”句在中,自是口角。

《诗境浅说续编》

此写闺中望远之思。观第三句,当其未占吉兆,当有“岂无膏沐,谁适为客”之感,忽喜罗裙夜解,蟢子朝飞,倘谚语之有征,必佳期可待,遂尔亲研螺黛,预贮兰膏,一时愁喜并上眉头,有盘龙玉镜留待郎归之望。作者曲体闺情,《金荃》之隽咏也。

《批点唐诗正声》

风思极佳,意外意。

《唐人绝句精华》

此写思妇念归人之情,前首(按指“泪尽珊瑚枕”)言人去后之思,后首(按指本诗)写望归之切。“裙带解”、“嬉子飞”,皆俗传有喜事之兆也。不弃铅华者,妆饰以待其归也。

《唐诗快》

如听小窗喁喁。

《玉台体十二首▪昨夜裙带解》鉴赏

佚名

蟢子:即长脚蜘蛛。藁砧:古称丈夫的隐语。

唐诗鉴赏辞典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诗选作十卷,定名《玉台新咏》。严羽说:“或者但谓纤艳者玉台体,其实则不然。”(《沧浪诗话》)可知这一诗集,香艳者居多。权德舆此首,标明仿效“玉台体”,写的是闺情,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

人在寂寞烦忧之时,常常要左顾右盼,寻求解脱苦恼的征兆。特别当春闺独守,更易表现出这种情绪和心理。我国古代妇女,结腰系裙之带,或丝束,或帛缕,或绣绦,一不留意,有时就难免绾结松弛,这,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夫妇好合之预兆,当然多情的女主人公马上就把这一偶然现象与自己的思夫之情联系起来了。啊!“昨夜裙带解”,莫不是丈夫要回来了吗?她喜情入怀,寝不安枕,第二天,晨曦临窗,正又看到屋顶上捕食蚊子的蟢子(喜蛛,一种长脚蜘蛛)飘舞若飞:“蟢”者,“喜”也,“今朝蟢子飞”,祥兆迭连出现,这难道会是偶然的吗?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于是由衷地默念:“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我还得好好严妆打扮一番,来迎接丈夫的归来。 ...

诗词赏析

  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皆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体诗作者,故后多以《玉台体》权德舆 古诗指言情纤艳之作。权德舆此诗标明“《玉台体》权德舆 古诗”,也是此类诗作。但他写得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两种喜兆接连出现。

  “昨夜裙带解,今朝蝽子飞。”前句写这位女子昨夜裙带自解,后旬写今天早上这女子又看见长脚的蜘蛛飞来了。裙带自解是夫归之兆,蟢子飞也是喜兆,于是这女人满心欢喜,认为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蟢子飞,据刘勰《新论》:“野人见蟢子飞,以为有喜乐之瑞。”诗人通过对两种喜兆的描写,把小女子那种急切、思念、惊喜的复杂心理展现得极为生动、传神,让人玩味。

  诗的后两句写女子对喜兆的反应。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铅华,脂粉。莫是,莫不是。句意为:赶紧涂脂抹粉打扮一下吧,恐怕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藁砧,即稿砧,是丈夫的隐称。周祈《名义考》卷五:“古有罪者,席稿伏于椹(帖)上,以铁斩之。言稿椹则言铁矣,铁与夫同音,故隐语稿椹为夫也。”这女子见喜兆后的激动心态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得是多么细致入微。 ...

诗词赏析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诗选作十卷,定名《玉台新咏》。严羽说:“或者但谓纤艳者《玉台体》权德舆 古诗,其实则不然。”(《沧浪诗话》)可知这一诗集,香艳者居多。权德舆此组诗共十二首,标明仿效“《玉台体》权德舆 古诗”,写的是闺情,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这是第十一首,写一位新娘初入夫家,惟恐处事不当的心态。

  人在寂寞郁闷之时,常常喜欢左顾右盼,寻求解脱苦恼的征兆。特别当春闺独守,愁情难耐之时更易表现出这种情绪和心理。我国古代妇女,结腰系裙之带,或丝束,或帛缕,或绣绦,一不留意,有时就难免绾结松弛,这,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夫妇好合的预兆,当然多情的女主人公马上就把这一偶然现象与自己的思夫之情联系起来了。“昨夜 ...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权德舆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权德舆,唐代,759-818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