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唐代] 权德舆

韵脚:"冬"韵


十年曾一别,征路1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AI解读 (小程序端已接入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点击下面链接快捷进入小程序与AI对话)
  • 标注
  • 翻译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路:一作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翻译

AI智能翻译

十年曾有别,征路这相逢。
马头向什么地方?夕阳千万山。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拼音

诗词拼音

lǐng shàng féng jiǔ bié zhě yòu bié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shí nián céng yī bié, zhēng lù cǐ xiāng féng.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mǎ shǒu xiàng hé chǔ? xī yáng qiān wàn fēng.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评析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此诗从别时着想,末句言别后不可见也。

《葚原诗说》

以十字道一字(事)者,拙也,约之以五字则工矣;以五字道一事者,拙也,见数事于五字则工矣。如韦应物“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权德舆则以“十年曾一别”五字尽之。……此所谓炼字、炼句尤不如炼意也。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小诗,用朴素的语言写一次久别重逢后的离别。通篇淡淡着笔,不事雕饰,而平淡中蕴含深永的情味,朴素中自有天然的风韵。

前两句淡淡道出双方“十年”前的“一别”和今日的“相逢”。从诗题泛称对方为“久别者”看来,双方也许并非挚友。这种泛泛之交间的“别”与“逢”,按说“别”既留不下深刻印象,“逢”也掀不起感情波澜。然而,由于一别一逢之间,隔着十年的漫长岁月,自然会引发双方的人事沧桑之感和对彼此今昔情景的联想。所以这仿佛是平淡而客观的叙述就显得颇有情致了。

这首诗的重点,不是抒写久别重逢的感触,而是重逢后又一次匆匆别离的情味。他们在万山攒聚的岭上和夕阳斜照的黄昏偶然重逢,又匆匆作别,诗人撇开“相逢”时的一切细节,直接从“逢”跳到“别”,用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语言轻轻托出双方欲别未别、将发未发的瞬间情景──“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征路偶然重逢,又即将驱马作别。马首所向,是莽莽的群山万壑,西斜的夕照正将一抹余光投向峭立无语的山峰。这是一幅在深山夕照中悄然 ...

诗词赏析

  这首小诗,用朴素的语言写一次久别重逢后的离别。通篇淡淡着笔,不作雕饰,而平淡中蕴含深深的情味,朴素中自有天然的风韵。

  前两句淡淡道出双方“十年”前的“一别”和此时的“相逢”。从诗题泛称对方为“久别者”看来,双方也许并非挚友。这种泛泛之交间的“别”与“逢”,按说“别”既留不下深刻印象,“逢”也掀不起感情波澜。然而,由于一别一逢之间,隔着十年的漫长岁月,自然会引发双方的人事沧桑之感和对彼此今昔情景的联想。所以这仿佛是平淡而客观的叙述就显得颇有情致了。

  这首诗的重点,不是抒写久别重逢的感触,而是重逢后又一次匆匆别离的情味。他们在万山攒聚的岭上和夕阳斜照的黄昏偶然重逢,又匆匆作别,诗人撇开“相逢”时的一切细节,直接从“逢”跳到“别”,用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语言轻轻托出双方欲别未别、将发未发的瞬间情景──“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征路偶然重逢,又即将驱马作别。马首所向,是莽莽的群山万壑,西斜的夕照正将一抹余光投向峭立无语的山峰。这是一幅在深山夕照中 ...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权德舆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权德舆,唐代,759-818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标签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