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唐代] 李端

韵脚:"先"韵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1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 标注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听筝》标注

词典引注

1玉房[yù fáng]: (2).指华丽的房屋。

【引】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陈法服于帷座,陪窈窕于玉房。” 唐 李端 《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宋 杨万里 《行路难》诗:“彻侯万户秩万石,珠户玉房贮倾国。”

《听筝》翻译

AI智能翻译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得到周郎顾,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古诗词翻译

翻译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听筝》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⑴《听筝》李端 古诗:弹奏筝曲。
⑵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⑶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⑷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⑸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⑺拂弦:拨动琴弦。

《听筝》拼音

诗词拼音

tīng zhēng
听筝

míng zhēng jīn sù zhù, sù shǒu yù fáng qián.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yù de zhōu láng gù, shí shí wù fú xián.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听筝》评析

《唐诗归折衷》

唐云:翻弄在“欲”、“误”二字。吴敬夫云:用事非诗家所贵,似此脱化乃佳。

《诗境浅说续编》

此诗能曲写女儿心事:银筝玉手,相映生辉,尚恐未当周郎之意,乃误拂冰弦,以期一顾。……希宠取怜,大率类此,不独因病致妍以贡媚也。

《唐诗别裁》

吴绥盾谓因病致妍,故佳。

《听筝》鉴赏

佚名

玉房:弹筝女子的住处。

唐诗鉴赏辞典

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即今称“古筝”。“鸣筝”谓弹奏筝曲。题一作“听筝”,则谓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从诗意看,以作“鸣筝”为有味。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得婉曲细腻,富有情趣。

前二句写弹筝美人坐在华美的房舍前,拨弄筝弦,优美的乐声从弦轴里传送出来。“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女子。后二句即写鸣筝女故意弹错以博取青睐。“周郎”指三国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将,时称“周郎”。他又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误时,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转过头去看一看演奏者。所以时谣说:“曲有误,周郎顾。”(见《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这里以“周郎”比喻弹筝女子属意的知音者。“时时”是强调她一再出错,显出故意撩拨的情态,表示注意到她的用心不在献艺博知音,而在其他。 ...

诗词赏析

  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纤手拨筝,正处于弹奏状态。筝是一种弦乐器。从唐诗中所描写的筝来看,筝是十三根弦,如:“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此诗是速写,当然必须抓住最能突出主题的部分。最引人注目的,首先便是弹筝者手中正在拨弄的乐器,特别是那绚丽华美,闪烁着点点金色光斑的弦柱。接着,诗人的目光又自然而然地落到那双正在琴弦上跳动的洁白如玉的纤手上,以及弹奏的环境。精洁雅致的琴房,自然别有一番情味。从画面上看,“金粟”、“素手”、“玉房”交相对比,色彩明丽而华贵,虽然是速写,却又施重彩,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印象。绘画毕竟是视觉的艺术,而鸣筝所成的乐曲则是作用于听觉的艺术。一、二两句诗所绘出的画面是绝妙的,读者从中瞥见了闪光的琴柱、白嫩的巧手、素雅的琴房,但却没有听到琴声。也许是精湛的工艺、绰约的风姿、高洁的环境使诗人过于全神贯注了。 ...

李端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李端,唐代,?-785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