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可上人

[唐代] 贾岛

韵脚:"真"韵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1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AI解读 (小程序端已接入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点击下面链接快捷进入小程序与AI对话)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送无可上人》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亲:一作秦

《送无可上人》背景

创作背景

  某一次的应试贾岛落第,与无可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无可将南游庐山,于是贾岛作此诗赠别。

《送无可上人》翻译

AI智能翻译

圭峰晴色新,送这草堂人。
拂尘一起离开寺,蛩鸣暂时告别亲人。
独行潭底影子,几个呼吸树边身。
始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古诗词翻译

翻译
雨后初晴,圭峰上蔚蓝天空格外新鲜,我们为草堂寺无可上人送行。
在蛩鸣的秋天,他带着麈尾,离开了寺院,暂别了亲人。
潭水中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他多次身倚树边休息。
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送无可上人》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1.无可:僧人,本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贾岛堂弟。诗名与贾岛齐。
2.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为上人。
3.圭(guī)峰:山峰名。位于陕西南鄂县东南紫阁峰东,与重云寺相对,其形如圭,故名。下有草堂寺,寺东又有小圭峰。
4.霁(jì)色:雨后天空晴朗的蓝色。
5.草堂:寺名。
6.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
7.蛩(qióng):蟋蟀。
8.潭底影:潭水中的倒影。
9.数息:多次休息。
10.树边身:倚在树上的身体。
11.烟霞:云雾之气,也指山水胜景。
12.天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仙霞岭脉之东支。

《送无可上人》拼音

诗词拼音

sòng wú kě shàng rén
送无可上人

guī fēng jì sè xīn, sòng cǐ cǎo táng rén.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zhǔ wěi tóng lí sì, qióng míng zàn bié qīn.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dú xíng tán dǐ yǐng, shù xī shù biān shēn.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zhōng yǒu yān xiá yuē, tiān tāi zuò jìn lín.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送无可上人》评析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对法妙(“麈尾”二句下)。此等李洞诸人皆不能道,非不及其诗,不及其精于禅也。此为师生平得意语,须思其得意处安在(“独行”二句下)。

《蠖斋诗话》

贾阆仙尝得句云:“独行潭底影”,苦难属对;久之,联以“数息树边身”。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后续成一律,送无可上人……余谓此语宜是山行野望,心目间偶得之,不作送人诗当更胜。诵老杜“力稀经树歌,老困拨书眠”,气象全别矣。

《瀛奎律髓》

五六绝唱。

《临汉隐居诗话》

贾岛云:“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其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不知此二句有何难道,至于“三年”始成,而“一吟”泪下也?

《瀛奎律髓汇评》

冯舒:腹联奇句。冯班:长江用思极苦,然出语自远。纪昀:第四句太费解。又云:五六句盖生平得意之语,初读似率易,细玩之,果有幽致。

《四溟诗话》

逊轩子曰:凡作诗,贵识锋犯,而最忌偏执;偏执不唯有焦劳之想,且失诗人优柔之旨。如贾岛“独行潭底影”,其词意闲雅,必偶然得之而难以句匹,当入五言古体,或入仄韵绝句,方见作手。而岛积思三年,局于声律,卒以“数息树边身”为对,不知反为前句之累。其所为“二句三年得,吟成双泪流”,虽曰自惜,实自许也。不识锋犯,偏执不回,至于如此!

《送无可上人》鉴赏

诗词赏析

  在秋雨初晴的时候,诗人送其从弟至天台问道。“蛩鸣”承“霁色新”,见出雨后之情形,“同离寺”则接次句而来。三、四句承上启下,一写送,一写别,由此过渡到“独行”二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为历来传诵的名句。上句写出堂弟孤寂地行走于潭边,清澈的潭水映出他孤独的身影,在形影相吊的意境中给人以一种寂寞感;后一句写堂弟沿途的疲惫,致使他不断地靠在树边休息,这又在寂寞之中增添了无家可依的悲苦。诗句对偶工巧,造语自然奇特,意境幽冷奇峭。这两句,是贾岛生平得意之语,自注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表面上看,这两句承上离别而来,写自己的孤独。由于从弟离去,在潭边行走,只有水底影子相随;几次歇息下来,也只有树木相伴,而从深层次来看,此联又体观了对佛禅的领悟。独行潭边,潭上之人与潭底之影,是一是二,非一非二,亦一亦二,不免使人想到洞山良价看到潭底之影而豁然开悟的事迹。而在树旁歇息,不过是色身而已。那么,离别之事不须看得太重。但禅家讲纳于境而不滞于境,到底未能泯灭心中的感情,所以最后说:“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贾岛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779-843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