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
[唐代] 贾岛
韵脚:"元"韵
闲居少邻并1,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1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2。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题李凝幽居》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边:一作中
词典引注
1邻并[lín bìng]: 亦作“ 邻并 ”。亦作“邻并”。
【引】邻居。 唐 贾岛 《题李凝幽居》诗:“閒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宋 秦观 《次韵公辟即席呈太虚》:“与君邻并共烟霞,乘兴时时过我家。” 明 张居正 《重游萧氏园亭》诗之二:“还期卜邻并,时共眄庭柯。” 清 张问陶 《己未四月二十一日自贾家胡同移寓横街作》诗:“家具惊邻并,新书满后车。”
2负言[fù yán]: 背弃约言。
【引】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 隗炤 ﹞临终书板,授其妻曰:‘……此人负吾金,即以此板往责之,勿负言也。’” 唐 贾岛 《题李凝幽居》诗:“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明 冯梦龙 《情史·情报·袁乞妻》:“君先结誓,何负言!”
《题李凝幽居》背景
创作背景
《题李凝幽居》翻译
AI智能翻译
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过桥分野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暂时离开回到这里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古诗词翻译
翻译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题李凝幽居》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⑴少(shǎo):不多。
⑵池边:一作“池中”。
⑶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⑷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⑸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题李凝幽居》拼音
诗词拼音
tí lǐ níng yōu jū
题李凝幽居
xián jū shǎo lín bìng, cǎo jìng rù huāng yuán.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niǎo sù chí biān shù, sēng qiāo yuè xià mén.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guò qiáo fēn yě sè, yí shí dòng yún gēn.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zàn qù hái lái cǐ, yōu qī bù fù yán.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评析
《围炉诗话》
《唐诗品汇》
《历代诗法》
《唐诗镜》
《批点唐音》
《瀛奎律髓》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唐三体诗评》
《唐律消夏录》
《姜斋诗话》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诗薮》
《网师园唐诗笺》
《瀛奎律髓汇评》
《鉴诫录》
《题李凝幽居》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
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
网络点评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