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唐代]王维所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拼音: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 chǔ ,biàn chā zhū yú shǎo yī rén 。

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繁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

[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1,每逢2佳节3倍思亲4

遥知5兄弟登高6处,遍插茱萸7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用标注

1异客[yì kè]: (2).作客他乡的人。

【引】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měi féng]: 每当遇到。

【引】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夫人终是放心不下,每逢督办出门,必要叫着他兄弟同走。” 茅盾 《子夜》十八:“每逢有什么脚步声从她房外经过,她就尖起耳朵听。”

3佳节[jiā jié]: 美好的节日。

【引】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宋 苏轼 《端午游真如》诗:“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时值清明佳节,家家士女踏青,处处游人玩景。”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永调于锡山有感赋赠》诗之二:“天遣名山供户牖,老逢佳节占风流。” 冰心 《寄小读者》九:“幸而我素来是不喜热闹的,每逢佳节,就想到幽静的地方去。”

4思亲[sī qīn]: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

【引】《淮南子·诠言训》:“故祭祀思亲,不求福。”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遥知[yáo zhī]: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引】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6登高[dēng gāo]: (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

【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九日登高》:“ 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 长房 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 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 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九月九重阳节,古人登高的日子,我们正好有远足旅行,游览名胜。”

7茱萸[zhū yú]: 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引】 三国 魏 曹植 《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 吴伟业 《丁亥之秋王烟客招予西田赏菊》诗:“粳稻将登农父喜,茱萸遍插故人怜。”参见“ 茱萸囊 ”。

诗词飞花令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标注

词典引注

1异客[yì kè]: (2).作客他乡的人。

【引】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měi féng]: 每当遇到。

【引】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夫人终是放心不下,每逢督办出门,必要叫着他兄弟同走。” 茅盾 《子夜》十八:“每逢有什么脚步声从她房外经过,她就尖起耳朵听。”

3佳节[jiā jié]: 美好的节日。

【引】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宋 苏轼 《端午游真如》诗:“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时值清明佳节,家家士女踏青,处处游人玩景。”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永调于锡山有感赋赠》诗之二:“天遣名山供户牖,老逢佳节占风流。” 冰心 《寄小读者》九:“幸而我素来是不喜热闹的,每逢佳节,就想到幽静的地方去。”

4思亲[sī qīn]: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

【引】《淮南子·诠言训》:“故祭祀思亲,不求福。”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遥知[yáo zhī]: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引】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6登高[dēng gāo]: (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

【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九日登高》:“ 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 长房 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 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 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九月九重阳节,古人登高的日子,我们正好有远足旅行,游览名胜。”

7茱萸[zhū yú]: 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引】 三国 魏 曹植 《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 吴伟业 《丁亥之秋王烟客招予西田赏菊》诗:“粳稻将登农父喜,茱萸遍插故人怜。”参见“ 茱萸囊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716年9月9日;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评析

《唐贤三昧集笺注》

情至意新。《陟岵》之思。此非故学《三百篇》,人人胸中自有《三百篇》也。

《批点唐音》

真意所发,切实故难。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敬曰:自有一种至情,言外可想。徐充曰:“倍”字佳。“少一人”正应“独”字。

《唐诗笺要》

右丞七绝,飘逸处如释仙仗履,古藻处如轩昊衣冠,其所养者深矣。

《王孟诗评》

顾云:真意所发,忠厚蔼然。

《唐诗直解》

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网师园唐诗笺》

至情流露,岂是寻常流连光景者?

《唐诗别裁》

即《陟岵》诗意,谁谓唐人不近《三百篇》耶?

《唐诗正声》

吴逸一曰:口角边说话,故能真得妙绝,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

《诗式》

三四句与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意境相似。

《唐诗解》

摩诘作此,时年十七,词义之美,虽《涉岵》不能加。史以孝友称维,不虚哉!

《诗境浅说续编》

杜少陵诗“忆弟看云白日眠”、白乐天诗“一夜乡心五处同”、皆寄怀群季之作,此诗尤万口流传。诗到真切动人处,一字不可移易也。

《唐诗广选》

蒋仲舒曰:在兄弟处想来,便远。

《唐诗真趣编》

从对面说来,己之情自已,此避实击虚法。起二语拙,直是童年之作。

《茧斋诗谈》

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碛砂唐诗》

谦曰:圣叹曾言,唐人作诗每用“遥”字,如“遥知远林际”、“遥知兄弟登高处”,皆用倩女离魂法也,极有远致。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701-761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