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繁体字典

~ 繁体字典

拼音fēng,fěng

注音ㄈㄥ,ㄈㄥˇ
简体字
部首(简)
笔画(简)9画
五笔MTJI
五笔98版WTJI
统一码98A8
郑码QI
仓颉码HNHLI
异体字 𠂡 𠙈 𠙊 𠙗
AI解读 (小程序端已接入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点击下面链接快捷进入小程序与AI对话)

【風】字是多音字,拼音有fēng,fěng, 注音为ㄈㄥ,ㄈㄥˇ, 简体部首为風, 简体笔画为9画。

【風】字五笔为MTJI, 五笔98版为WTJI, 仓颉码为HNHLI。

【風】字Unicode码为U+98A8,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風】字属台湾《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用字。

【風】字简体字为, 异体字: 𠂡 𠙈 𠙊 𠙗

  • fēng
  • fěng
  • fèng

【風】国语辞典(fēng ㄈㄥ)

基本解释 引证

〈名〉

1流动的空气。如:「春风」、「秋风」、「树欲静而风而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2景象。如:「风光」、「风景」。

3习气、习俗。如:「校风」、「移风易俗」、「伤风败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4神态、作为、气韵。如:「作风」、「风度」、「风格」。《魏书·卷四十五·杜铨传》:「铨学涉有长者风,与卢玄、高允等同被征为中书博士。」

5消息。如:「口风」、「通风报信」、「闻风而来」。《水浒传·第四九回》:「顾大嫂道:『伯伯,你的乐阿舅透风与我们了。』」

6事端。如:「风波」。

7荣宠。如:「争风吃醋」。

8《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诗经·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日颂。」

9泛指民谣、歌谣。《汉书·卷三○·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诗官采言,乐盲被律。」

10中医上称某些病症为「风」。如:「风湿」、「风寒」、「羊癫风」。

11姓。如春秋时楚国有风胡子。

12二一四部首之一。

〈动〉

1借风力的吹拂使东西干燥或洁净。如:「风干」、「风鸡」、「晒干风净」。

2动物雌雄相诱。如:「风马牛不相及」。

〈形〉

1传说没有根据的。如:「风闻」、「风言风语」。

風(fēng)字组词 更多组词...

【風】国语辞典(fěng ㄈㄥˇ)

简体解释

(*引自简体字典解释)

1 通“諷”。➊讽谏;劝告。《廣雅•釋詁三》:“風,告也。”王念孫疏證:“諷,與風通。”《集韻•送韻》:“諷,諫刺。或作風。”《篇海類編•天文類•風部》:“風,微加曉告也。”《詩•小雅•北山》:“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陸德明釋文:“風,音諷。”《史記•梁孝王世家》:“而王與任王后以此使人風止李太后。”《聊齋志異•俠女》:“明日當往拜其母,便風以意。” ➋讽诵。《集韻•送韻》:“諷,《説文》:‘誦也。’或作風。”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先須熟讀《楚詞》,朝夕風詠,以為之本。”清戴名世《程偕柳淮南遊草序》:“摹情綴景,婉麗可風。”

【風】国语辞典(fèng ㄈㄥˋ)

基本解释 引证

〈动〉

1吹、吹风。如:「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孟子·公孙丑下》:「有寒疾不可以风。」宋·苏轼〈与孙叔静〉:「属饮药汗不可以风,未即诸谢,又枉使旌。」

2婉言劝谏。《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而王与任王后以此使人风止李太后。」《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以风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皆知天子意。」通「讽」。

打开APP阅读全文

(注)参考资料:以上【風】字释义主要来源于台湾教育部《國語辭典》。

您可能想查看的字

【風】的同音字(ㄈㄥ)

【風】的同部首字(風部)

【風】的同笔画字(9画)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