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 拼音为jiǒng, 收录于康熙字典午集下, 穴部, 康熙笔画为12画, 《康熙字典》原文:【唐韻】渠隕切【集韻】【韻會】巨隕切,君上聲。窮迫也,急也,困也。
【菌】字《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渠隕切,音窘。【說文】地蕈也。【爾雅·釋草】中馗,菌。【疏】此菌大小異名也,大者名中馗,小者名菌。【博物志】菌,食之有味,而常毒殺人。
又朝菌,槿也。【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
又山名。【山海經】南海之內有菌山。
又菌蠢,芝貌。【張衡·南都賦】芝房菌蠢生其隈。
又【集韻】區倫切,音皸。菌桂出交趾,員如竹。【屈原·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
又【博雅】菌,薰也。其葉謂之蕙。【素問】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
又【馬融·長笛賦】瞋菌碨柍。【註】皆衆聲鬱積競出之貌。
又【篇海】音郡。【淮南子·地形訓】海人生若菌,若菌生聖人。
汉辞宝注解
《康熙字典》所收录【菌】字音韵(读音):
--【唐韻】渠隕切,音窘。
--【集韻】區倫切,音皸。
【菌】字本义为蘑菇,蕈,菌子。高等菌类。有的可供食用。
【菌】字造字法为形声:上形下声。
【菌】字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艹 囷”。
【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申集上, 艸部, 现代部首为艹, 康熙笔画为14画, 简体笔画为11画。
【菌】字异体字:蔨。
(注)参考资料:以上【菌】字释义主要来源于清代《康熙字典》内府刻本,即武英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