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窗寒/琐寒窗•越调

[宋代] 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

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

旗亭1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2今在否。

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AI解读 (小程序端已接入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点击下面链接快捷进入小程序与AI对话)
  • 标注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鉴赏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锁窗寒/琐寒窗•越调》标注

词典引注

1旗亭[qí tíng]: (2).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

【引】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花县与琴焦,旗亭无酒濡。” 宋 周邦彦 《琐窗寒·寒食》词:“旗亭唤酒,付与 高阳 俦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德报》:“其人得金后,为旗亭业,居数年,颇获利。” 郁达夫 《八月初三夜发东京口占别张杨二子》:“四壁旗亭争赌酒,六街灯火远随车。”

2秀靥[xiù yè]: 美丽的面颊妆饰。

【引】 唐 李贺 《恼公》诗:“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 王琦 汇解:“靥,音叶,妇人面颊上之饰,始自 孙吴 邓夫人 ,以琥珀屑傅颊伤,及差,而有赤点如朱,视之更益其妍。宫人欲要宠者以丹脂点颊效之。尔后相沿至 唐 益盛,或朱,或黄,或黑,其色不一,随逐时好所尚。大抵面有痕痣多借此掩之,其无痕痣者,亦仿作此妆,以为妖艳。” 宋 周邦彦 《琐窗寒·寒食》词:“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

《锁窗寒/琐寒窗•越调》翻译

AI智能翻译

暗柳啼鸦,单站,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深未休,所以人剪西窗烛说话。
似楚江天黑住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暮年。
嬉游之处。
正店舍没有烟,紫禁城百五。
旗亭叫酒,交给高阳人伴侣。
想东园、桃李从春天,小唇秀靥现在在吗。
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人带着尊俎。

古诗词翻译

翻译
柳荫深处传出乌鸦的啼鸣,我掀起小帘,站在朱门之内,身穿单衫凝神伫立。半亩大的庭院里开满了桐花,静静地笼罩着庭院,阴雨阵阵更使人愁思万端。雨滴洒落在空落落的台阶上,竟彻夜未停。何时故友相逢与我在西窗下剪烛,谈心。今夜的孤零恰如往昔夜宿楚江之畔,江风吹得灯火昏暗,说不尽少年羁旅的无限凄惨艰难。
如今我已年老,时有垂暮之感。春游嬉戏的地方,旅舍酒店烟火不举,正巧是全城禁火过寒食节。酒楼上呼唤美酒的兴致一扫而光,姑且把这段豪情都交付酒徒料理。回想起故乡园中的桃李,必是迎春怒放,那如同美人嘴唇酒窝般的花朵,不知今天是否还挂在树枝?待到我归乡之时,一定还会有残存的花儿,等待着我与宾客举杯痛饮,一洗烦襟。

《锁窗寒/琐寒窗•越调》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①剪烛西窗语:借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语,抒发怀乡之情。
②百五:指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
③旗亭:指酒楼。
④高阳俦侣:西汉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
⑤靥(yè):脸上的酒窝。

《锁窗寒/琐寒窗•越调》拼音

诗词拼音

suǒ chuāng hán hán shí
琐窗寒·寒食

àn liǔ tí yā, dān yī zhù lì, xiǎo lián zhū hù.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tóng huā bàn mǔ, jìng suǒ yī tíng chóu yǔ.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sǎ kōng jiē yè lán wèi xiū, gù rén jiǎn zhú xī chuāng yǔ.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shì chǔ jiāng míng sù, fēng dēng líng luàn, shào nián jī lǚ.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chí mù.
迟暮。
xī yóu chù.
嬉游处。
zhèng diàn shě wú yān, jìn chéng bǎi wǔ.
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
qí tíng huàn jiǔ, fù yǔ gāo yáng chóu lǚ.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xiǎng dōng yuán táo lǐ zì chūn, xiǎo chún xiù yè jīn zài fǒu.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
dào guī shí dìng yǒu cán yīng, dài kè xié zūn zǔ.
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锁窗寒/琐寒窗•越调》鉴赏

佚名

这首词是叙写羁客思归的名作,全词围绕着一缕思乡忆人的幽思而展开,把作者浓郁的情感寄托在娓娓的叙写中。上片由今日而转入未来,再由未来转入昔日;下片重在写迟暮之年的词人对远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和虚实结合法,将内心深处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开始先写庭院小帘朱户之地,柳暗桐阴鸦啼之时,单衣伫立独对春雨之事 ,属对雨起兴。“洒空阶”两句,写从听雨感到孤独。潇潇暮雨,客馆孤灯,更添愁思。于是想起夜雨空阶之时,帘内之地,与故人剪烛西窗之事。歇拍三句,从当前客窗孤独,想到昔年楚江羁旅。少年羁旅与垂老形役,楚江瞑宿、风灯零乱和暗柳啼鸦、空阶愁雨,这三句就是拓开一笔,写楚江瞑宿之地,风灯零乱之时,少年羁旅之事。是同样的心情和境界。

过片六句,转写当前 。这时作者已届迟暮之年,还在京华作客,孤馆春寒,宦况寂寞。这几句写的是禁城店。余嬉游之暮,百五无烟之时,不共高阳俦侣亭酒之事。“想东园”三句 ,从客舍迟暮,想到故园桃李 ,梓里美人。久客恋乡,暮年感旧,节日思亲,都是人生极自然的心理活动。这几句专写从故乡东园之地,桃李花开之时,小唇秀靥何在之事。从故园桃李自 ...

诗词解评

  本篇上片忆旧,下片伤今。题旨终是怀念旧日情人。篇末三句作伤心无奈语,最是可怜。俞平伯《清真词释》评论说:“‘想东园’以下直贯结尾,一气呵成,自为清真之惯技,固一篇之警策也。意谓春光晼晚,尚有残英可陪樽俎,而小唇秀靥则何如耶?着一‘否’字,又着一‘定’字,在有意无意间。‘定’字有‘或’、‘应’的意思,却较重,亦半虚半实也。”

诗词解评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暗柳啼鸦”写景,是大勾勒手法。“暗”字有两重意思,一则表明时令,暮春时节,柳丝已由嫩黄转为深绿;二则表明时间,黄昏之际,暮雨将至,远看柳树自然是昏暗一片。此时此刻,鸦、鹊之类的鸟儿自然急飞归巢,还要伴随惊叫之声。接下来,便写人以及人所处的环境。“单衣伫立”,从《西洲曲》中来。《西洲曲》里说“单衫杏子红”,又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是写女子痴情守望情郎归来。这《西洲曲》一样的痴情小女儿,在为谁伫立呢?“小帘朱户”,正与“痴小人家女”相配,秀而明媚。雨来了,种有桐树的半亩小院,便都在烟雨迷蒙之中了。“静锁”二字,将整个画面定格下来,好一副春日暮雨图。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夜将残了,雨犹自下个不停。春愁在雨夜滋生,忽然便想起从前也是这样的雨夜,故人相伴西窗之下,剪灯夜话。“故人剪烛西窗语”,自是从唐人李商隐的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来。忽又觉得此情此境,竟与少年漂泊途中所遇到过的江风打灯的雨夜,何其相似。江在南方,故云“楚江”。“瞑宿”,即是夜宿。 ...

诗词赏析

  这首词抒发的是词人的羁旅情怀,清真工羁旅行役之词,人所公认。词作的上片写暮春欲雨之时,由日转夜,从夜雨说到话雨,又从话雨想起昔年楚江暝宿时旅况,羁旅情味,由外及内使人深思。下片叙写寒食及节日思乡之情。寒食禁烟而饮酒,人到老年,回忆往事不胜感慨。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开首三句即点明时间和词人彼时所处环境。薄暮时分,柳色渐渐昏暗,乌鸦盘旋聒噪,词人正站在朱户之中,小帘之后凝神沉思。首三句虽为叙写眼前景况,但仍起着渲染气氛的作用。薄暮时分,天气渐暗,群鸦乱啼,单身一人置身其间,词人的愁思、烦乱心情,即已呼之欲出了。此外“暗”与“啼鸦”也有暗示欲雨的作用。“桐花半亩,静销一庭愁雨”,这两句词人继续叙写他伫立帘后所见之景,同时景中 ...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周邦彦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周邦彦,宋代,1056-1121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