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惜诵

[先秦] 屈原


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今考其词,大氐多直致无润色,而惜往日、悲回风又其临绝之音,以故颠倒重复,倔强疏卤,尤愤懑而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董子有言:「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呜呼,岂独春秋也哉!
惜诵此篇全用赋体,无它寄托,其言明切,最为易晓。而其言作忠造怨,遭谗畏罪之意,曲尽彼此之情状。为君臣者皆不可以不察。

惜诵以致悯兮,发愤1以抒情2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以㭊中兮,戒六神与向服3

俾山川4以备御5兮,命咎繇使听直6

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疣7

忘儇媚8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

壹心9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之贱贫10

事君而不贰11兮,迷不知宠之门。

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

行不群12以巅越13兮,又众兆14之所咍。

纷逢尤以离谤15兮,謇不可释。

情沈抑16而不达17兮,又蔽而莫之白。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18而莫余知兮,进号呼19又莫吾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20之忳忳21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22占之兮,曰:

有志极而无旁23

终危独24以离异25兮,曰:

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26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者而吹𩐎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27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28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29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30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31张而在下。

设张辟32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佪33以干傺34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欲横奔35而失路36兮,坚志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37

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38

恐情质39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40

矫玆媚以私处41兮,愿曾思42而远身43

AI解读 (小程序端已接入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点击下面链接快捷进入小程序与AI对话)

《九章•惜诵》标注

词典引注

1发愤[fā fèn]: (3).发泄愤懑。

【引】《楚辞·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悯兮,发愤以抒情。”《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南朝 梁 刘协 《文心雕龙·杂文》:“原兹文之设,乃发愤以表志。” 唐 成玄英 《〈庄子〉序》:“﹝ 庄周 ﹞当 战国 之初,降衰 周 之末,叹苍生之业薄,伤道德之陵夷,乃慷慨发愤,爰著斯论。” 明 何景明 《述归赋》:“ 左氏 著《国语》, 马迁 抽《史记》, 荀卿 董子 之流,皆有论撰,大抵困屈穷阨,发愤述作。”

2抒情[shū qíng]: 表达情思;

【引】抒发情感。《楚辞·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悯兮,发愤以抒情。” 唐 骆宾王 《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得风字》诗序:“虽 漆园 筌蹄,已忘言于道术;而 陟阳 风雨,尚抒情于咏歌。” 元 赵孟俯 《咏怀》之四:“抒情作好歌,歌竟意难任。” 郭沫若 《集外·七请》:“诗非抒情之作者,根本不是诗。抒情用进步的话来说便是表现意识。”

3向服[xiàng fú]: (1).谓对质其事。

【引】《楚辞·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王逸 注:“向,对也;服,事也。言己愿复令六宗之神对听己言事可行与否也。”

4山川[shān chuān]: (4).指名山大川之神。

【引】《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朱熹 集注:“山川,名山大川之神也。”《史记·蒙恬列传》:“﹝ 秦始皇 ﹞道病,使 蒙毅 还祷山川,未反。”

5备御[bèi yù]: (2).充当裁决者。

【引】《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6听直[tīng zhí]: 听取曲直。

【引】《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朱熹 集注:“听直,听其词之曲直也。”一说,谓听其罪罚之当值。参阅 姜亮夫 《屈原赋校注》。

7赘疣[zhuì yóu]: (2).喻多馀无用之物。

【引】《楚辞·九章·惜诵》:“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疣。” 洪兴祖 补注:“赘疣,瘤肿也。” 宋 李清照 《咏史》:“两 汉 本继绍, 新 室如赘疣。” 廖仲恺 《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所以这些地方,在外国就是人民的宝库,却是在 中国 就变了国家的赘疣了。”

8儇媚[xuān mèi]: 指巧佞谄媚的行为。

【引】《楚辞·九章·惜诵》:“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王逸 注:“儇,佞也;媚,爱也。言己修行正直,忘为佞媚之行。”

9壹心[yī xīn]: 同心;

【引】专心。《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戮力壹心,好恶同之。”《楚辞·九章·惜诵》:“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10贱贫[jiàn pín]: (1).卑贱贫困。

【引】《楚辞·九章·惜诵》:“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梁书·儒林传·范缜》:“ 子良 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新唐书·魏元忠传》:“志士在富贵与贱贫,皆思立功名以传于后,然知己难而所遇罕。”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素志安贱贫,心计鄙钻核。”

11不贰[bù èr]: (1).专一,

【引】无二心。《左传·昭公十三年》:“君苟有信,诸侯不贰,何患焉?”《楚辞·九章·惜诵》:“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五》:“﹝ 严续 ﹞为 元宗景 所知,两登相位,尽忠不贰。”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发薪》:“不过临时发布‘亲领’命令的施主却还有,只是已非善于索薪的骁将,而是天天‘画到’,未曾另谋生活的‘不贰之臣’了。”

12不群[bù qún]: (1).不平凡,

【引】高出于同辈。《楚辞·九章·惜诵》:“行不群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三:“功成不受赏,高节卓不群。”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 白 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花月痕》第七回:“不想也还有这潇洒不群的人,转教我自恨,见闻不广,轻量天下士了。”

13巅越[diān yuè]: 同“ 颠越 ”。 陨落。巅,

【引】通“ 颠 ”。《楚辞·九章·惜诵》:“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 王逸 注:“巅,殒;越,坠。”一说跌跤。 王夫之 通释:“巅与颠同,仆也。” 高亨 注:“巅越,跌跤。”

14众兆[zhòng zhào]: 众人;

【引】一般人。《楚辞·九章·惜诵》:“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 王逸 注:“兆,一作人。”《文选·班固〈幽通赋〉》:“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众,庶也;兆,人也。”

15离谤[lí bàng]: 遭受诽谤。

【引】《楚辞·九章·惜诵》:“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王逸 注:“言正直之臣,端其心志,欲以辅君,反为谗人所谤讪,身见排逐而远放也。”

16沈抑[shěn yì]: (2).犹抑郁。

【引】《楚辞·九章·惜诵》:“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后汉书·冯衍传下》:“心怫郁而纡结兮,意沉抑而内悲。” 明 杨慎 《思友赋·寄杨用修》:“志沉抑而慊慊兮,魂离散而难收。”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三幕:“ 阿盖 将室中椅凳之类略加整饬,各自坐于靠左壁之一凳上,十分沉抑。”

17不达[bù dá]: (2).不通畅。

【引】《楚辞·九章·惜诵》:“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 姜亮夫 校注:“谓情沉抑而不通利也。”

18静默[jìng mò]: (1).宁静沉默;

【引】不发出声音。《文子·微明》:“圣人深居以避患,静默以待时。”《楚辞·九章·惜诵》:“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宋 苏轼 《和黄龙清老》之二:“静嘿堂中有相忆,清江或遣化人来。” 明 唐顺之 《茅处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处士魁岸意气,而妇人佐以和柔静默。” 殷夫 《静默的烟囱》诗:“看,烟囱静默了,死气笼住工场的全身。”

19号呼[hào hū]: 哀号哭喊;大声叫唤。

【引】语出《诗·大雅·荡》:“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楚辞·九章·惜诵》:“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汉书·王商传》:“百姓奔走相蹂躏,老弱号呼, 长安 中大乱。”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记》:“忽有一隶溺死,众号呼,相顾皆惨沮无人色。” 茅盾 《子夜》十四:“咬紧了牙齿的嘶叫,裂人心肝的号呼。”

20闷瞀[mèn mào]: (1).心烦意乱貌。

【引】《楚辞·九章·惜诵》:“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王逸 注:“闷,烦也。瞀,乱也……言己忧心烦闷,忳忳然无所舒也。”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七:“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 明 夏邦谟 《思友赋寄杨用修》:“何繁思之纠结兮,中闷瞀以罔休。”

21忳忳[tún tún]: 忧愁貌。

【引】《楚辞·九章·惜诵》:“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王逸 注:“忳忳,忧貌也。”

22厉神[lì shén]: 大神。

【引】《楚辞·九章·惜诵》:“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王夫之 通释:“厉神,大神之巫。” 马茂元 注:“厉神,大神。这里指附在占梦者身上的厉神。”

23无旁[wú páng]: (1).没有辅助者。

【引】《楚辞·九章·惜诵》:“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王逸 注:“旁,辅也。” 宋 范成大 《楚辞·交难》:“长风兮无旁,吾媒乏兮凤凰。”

24危独[wēi dú]: 危惧孤独。

【引】《楚辞·九章·惜诵》:“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25离异[lí yì]: (1).分歧;

【引】歧异。《楚辞·九章·惜诵》:“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王逸 注:“言己行忠直,身终危殆,与众人异行之故也。”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以此方知 汉 儒可谓善说经者,不过只说训诂,使人以此训诂玩索经文,训诂、经文不相离异,只做一道看了,直是意味深长也。”《花月痕》第四回:“某请为密行晓示,令其自相离异。”

26铄金[shuò jīn]: (2).谓伤人的谗言。

【引】《楚辞·九章》:“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王逸 注:“言众口所论,万人所言,金性坚刚,尚为销铄,以喻谗言多,使君乱惑也。” 唐 司空图 《狂题》诗之三:“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 明 王錂《春芜记·宴赏》:“事喜败而忌成,言铄金而销骨。” 清 陈梦雷 《东行口占》之三:“铄金祗为招群忌,投杼何当慰母疑。”

27骇遽[hài jù]: 惊慌。

【引】《楚辞·九章·惜诵》:“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洪兴祖 补注:“言众人见己所为如此,皆惊骇遑遽,离心而异志也。”

28同极[tóng jí]: (2).相同目标。

【引】《楚辞·九章·惜诵》:“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29不豫[bù yù]: (2).不犹豫。

【引】《楚辞·九章·惜诵》:“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王逸 注:“豫,犹豫也。”《楚辞·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30过言[guò yán]: (2).过分夸大、过于激切的言论。

【引】《楚辞·九章·惜诵》:“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唐 白居易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是时, 汉 兴四十载,万方大理,四海大和;而 贾谊 非不见之,所以过言者,以为词不切,志不激,则不能回君听,感君心,而发愤于至理也。”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先君口无过言,身无嫚度。”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英 煤涸竭之时,即 英国 衰亡之日,非过言也。”

31罻罗[wèi luó]: (1).捕鸟的网。

【引】《礼记·王制》:“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 郑玄 注:“罻,小网也。”《楚辞·九章·惜诵》:“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王逸 注:“罻罗,鸟网也。” 宋 司马光 《白鹘图》诗:“罻罗不可取,灭影还云霄。” 明 杨慎 《书兴》诗:“争传鸣凤巢阿阁,又见飞鸿出罻罗。”

32张辟[zhāng pì]: 捕鸟兽的工具。

【引】《楚辞·九章·惜诵》:“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楚辞》:“ 念孙 案:此以张辟连读,非以设张连读,张,读弧张之张。《周官·冥氏》:‘掌设弧张。’ 郑 注曰:‘弧张,罿罦之属,所以扃绢禽兽。’辟,读机辟之辟……《庄子·逍遥游篇》曰:‘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司马彪 曰:‘辟,罔也。’”

33儃佪[chán huái]: 徘徊。

【引】《楚辞·九章·惜诵》:“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王逸 注:“儃佪,犹低佪也。”《楚辞·九章·思美人》:“吾且儃佪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清 金农 《月夜叩灊禅师讲堂》诗:“儃佪念夙缘,今宵侍瓶钵。”

34干傺[gàn chì]: 寻求机会。傺,通“ 际 ”,

【引】际遇。《楚辞·九章·惜诵》:“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洪兴祖 补注:“干傺,谓求仕不去也。”

35横奔[héng bēn]: 横行,

【引】乱跑。《楚辞·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后汉书·崔骃传》:“自数世以来,政多恩贷,驭委其辔,马骀其衔,四牡横奔,皇路险倾。”

36失路[shī lù]: (2).指放弃正道。

【引】《楚辞·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37纡轸[yū zhěn]: (1).委屈而隐痛。

【引】《楚辞·九章·惜诵》:“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王逸 注:“纡,曲也;轸,隐也。” 洪兴祖 补注:“纡,萦也;轸,痛也。”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三:“驾言陟东岸,望坟思纡轸。”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38糗芳[qiǔ fāng]: 芳香的干粮。

【引】《楚辞·九章·惜诵》:“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洪兴祖 补注:“江离与菊以为糗糒,取其芳香也。”

39情质[qíng zhì]: (1).犹衷情。

【引】《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姜亮夫 校注:“质, 王 注:‘性也。’非也。 朱熹 以为交质,义较佳,而仍未允。质,至也。情质,犹今言情之所衷矣。”

40自明[zì míng]: (1).自我表白。

【引】《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人或毁曰:‘ 不疑 状貌甚美,然独无柰其善盗嫂何也!’ 不疑 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卫皇后》:“ 卫后 立三十八年,遭巫蛊事起, 江充 为奸,太子惧不能自明,遂与皇后共诛 充 ,发兵,兵败,太子亡走。” 三国 魏 曹操 《述志令》:“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 周公 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宋 王安石 《再辞同修起居注状》之五:“若令言者谓臣要君以伪,臣诚无辞可以自明。”

41私处[sī chǔ]: 犹独居。

【引】《楚辞·九章·惜诵》:“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42曾思[zēng sī]: 反复思考。曾,

【引】通“ 增 ”。《楚辞·九章·惜诵》:“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汉 张衡 《东京赋》:“蒸蒸之心,感物曾思。”曾,一本作“ 增 ”。

43远身[yuǎn shēn]: 躲开,

【引】抽身而去。《楚辞·九章·惜诵》:“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吕氏春秋·权勋》:“为人臣不忠贞,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屈原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屈原,先秦,前343-前278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