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湘夫人

[先秦] 屈原


帝子1降兮北渚,目眇眇2兮愁予3

袅袅4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5下。

登白薠6兮骋望7,与佳期8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9兮远望10,观流水兮潺湲11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12

朝驰余马兮江皋13,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14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15

荪壁兮紫坛,𨤏芳椒16兮成堂17

桂栋18兮兰橑19,辛夷20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21兮为镇,疏石兰22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23,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24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25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26

AI解读 (小程序端已接入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点击下面链接快捷进入小程序与AI对话)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鉴赏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九歌•湘夫人》标注

词典引注

1帝子[dì zǐ]: (1).指 娥皇 、 女英 。传说为 尧 的女儿。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 注:“帝子,谓 尧 女也。”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地, 潇湘 帝子游。”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潇湘 云正深。” 毛泽东 《答友人》诗:“ 九嶷山 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参见“ 帝娥 ”。

2眇眇[miǎo miǎo]: (4).眯眼远望貌。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 注:“眇眇,远视貌。”

3愁予[chóu yú]: 使我发愁。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 注:“予, 屈原 自谓也。”一说犹忧愁。 姜亮夫 校注:“予,诸家以为吾之借字,实不辞。予者,......忧也。”按,后人皆用 王 注义。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唐 皮日休 《贫居秋日》诗:“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清 方文 《陆放翁集有“身后人传千首诗”之句予乐而赋之》诗:“千首诗传吾愿足,家人穷饿岂愁予。”

4袅袅[]: 3.吹拂貌。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唐 刘长卿 《石梁湖有寄》诗:“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 宋 苏轼 《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明单本《蕉帕记·寻春》:“听几派笙歌送,渺渺湖山袅袅风。”

5木叶[mù yè]: 树叶。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 洞庭 波兮木叶下。”《晋书·儒林传·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将乱,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 唐 骆宾王 《冒雨寻菊序》:“泛兰英于户牖,座接鸡谈;下木叶于中池,厨烹野雁。” 元 萨都剌 《芙蓉曲》:“鲤鱼吹浪 江 波白,霜落 洞庭 飞木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水蚕》:“吾乡山蚕食椒、椿、檞、柘诸木叶而成茧。”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这自己的房子,处在一个山坡上,入夜以后,淹没在墨绿的木叶中。”

6白薠[bái fán]: 水草名。

【引】即薠草。《楚辞·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朱熹 集注:“薠草,秋生,今南方湖泽皆有之,似莎而大,雁所食也。”

7骋望[chěng wàng]: (1).放眼远望。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登白苹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汉 马融 《广成颂》:“骋望千里,天与地莽。” 唐 戎昱 《苦哉行》之一:“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 清 汪为善 《泛清波摘遍·白苹》词:“南湖夜冷,北渚秋清,鸥散月明还骋望。”

8佳期[jiā qī]: (1).《楚辞·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王逸 注:“佳谓 湘夫人 也……与夫人期歆飨之也。”后用以指男女约会的日期。

【引】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妙会非绮节,佳期乃良年。” 金 刘仲尹 《墨梅》诗:“ 赵郎 爱香人不知, 罗浮山 下有佳期。” 清 陈梦雷 《迢迢牵牛星》诗:“云汉烂清光,佳期渺何许。”

9荒忽[huāng hū]: (1).模糊不清貌。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洪兴祖 补注:“荒忽,不分明之貌。”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鬼者归也,神者荒忽无形者也。” 清 潘耒 《华峰顶》诗:“渺茫夸 阆苑 ,荒忽求 蓬莱 。”

10远望[yuǎn wàng]: (1).向远处看。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后汉书·光武帝纪论》:“及始起兵还 舂陵 ,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远望渔舟,不阔尺八。”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登塔远望,极目天云。”

11潺湲[chán yuán]: (1).流貌。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慌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唐 王涣 《惆怅》诗之十:“仙山目断无寻处,流水潺湲日渐西。” 清 秋瑾 《见月》诗:“愁见帘头月影圆,思亲空剩泪潺湲。”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崖头处处有清泉迸出,在细涧中潺湲。”

12水裔[shuǐ yì]: 水边。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洪兴祖 补注:“裔,边也,末也。” 宋 苏辙 《黄楼赋》:“栖流蘖于乔木,遗枯蚌于水裔。”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凝霜飞水裔,回飙荡微澜。”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所谓世界不直进,常曲折如螺旋,大波小波,起伏万状,进退久之而达水裔。”

13江皋[jiāng gāo]: (1).江岸,

【引】江边地。《楚辞·九歌·湘夫人》:“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汉书·贾山传》:“地之硗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江皋河濒,虽有恶种,无不猥大。”《明史·隐逸传·徐舫》:“筑室江皋,日苦吟于云烟出没间。” 郭沫若 《汐集·题傅抱石画〈延安画卷〉诗之五》:“烈士忠贞垂万古,丰碑百丈耸江皋。”

14腾驾[téng jià]: (1).使车马奔驰。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南朝 宋 顾觊之 《定命论》:“游车翼滞,腾驾振幽。”

15荷盖[hé gài]: (1).传说中用荷叶做的房顶。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宋 杨万里 《雪巢赋》:“兰橑椒其有芬,荷盖岌其不动。”

16芳椒[fāng jiāo]: 植物名。椒实多而香,故名“芳椒”。古人用之和泥以涂壁,谓取其温暖芳香。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晋 成公绥 《椒华铭》:“嘉哉芳椒,载繁其实。”

17成堂[chéng táng]: 涂饰殿堂的墙壁。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闻一多 疏证:“案,成犹饰也。垩饰室壁亦谓之成。”

18桂栋[guì dòng]: 桂木作的梁栋。多形容华丽的房屋。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浮兰烟于桂栋,召 巫阳 于南 楚 。”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桂栋凌波,柏梁乘雨。” 唐 温庭筠 《和沉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桂栋坐清晓,瑶琴商凤丝。”

19兰橑[lán liáo]: 用木兰做的椽子。亦用为椽子的美称。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王逸 注:“以木兰为榱也。” 洪兴祖 补注:“橑,音老。《说文》:‘椽也。’” 南朝 齐 谢朓 《新治北窗和何从事》:“岧峣兰橑峻,骈阗石路整。”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请假》:“可怜我囊资劫尽,桂栋兰橑一旦摧,父母久抛离。”

20辛夷[xīn yí]: 植物名。指辛夷树或它的花。辛夷树属木兰科,落叶乔木,高数丈,木有香气。花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因而俗称木笔。及开则似莲花而小如盏,紫苞红焰,作莲及兰花香,亦有白色者,人又呼为玉兰。今多以“辛夷”为木兰的别称。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洪兴祖 补注:“《本草》云:辛夷,树大连合抱,高数仞。此花初发如笔,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 唐 杜甫 《偪仄行赠华曜》诗:“辛夷始花亦已落,况我与子非壮年。” 宋 王安石 《乌塘》诗之二:“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 柘冈 西。” 清 龚自珍 《洞仙歌·忆羽陵山馆之玉兰花》词:“ 江 东猿鹤,识人间花事,十丈辛夷著花未?”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21白玉[bái yù]: (1).白色的玉。

【引】亦指白璧。《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晋书·慕容德载记》:“ 障水 得白玉,状若玺。”《红楼梦》第四回:“ 贾 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至于青瑶窗里,明月初回;白玉房前,垂杨自见。”

22石兰[shí lán]: (1).香草名。即山兰。

【引】兰草的一种。《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王逸 注:“石兰,香草。”《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23荷屋[hé wū]: 传说中用荷叶做屋顶的房子。亦指隐者之屋。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明 何景明 《明山草堂赋》:“山有枫兮江有竹,构荪楣兮葺荷屋。”

24芳馨[fāng xīn]: (1).犹芳香。

【引】也借指香草。《楚辞·九歌·湘夫人》:“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老》:“有顷进馔,精美芳馨,不可名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三八:“今日閒愁为 洞庭 ,茶花凝想吐芳馨。”

25汀洲[tīng zhōu]: 水中小洲。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唐 李商隐 《安定城楼》诗:“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宋 舒亶 《散天花》词:“西风偏解送离愁,声声南去雁,下汀洲。” 明 高启 《雨篷》诗:“ 楚 雨满汀洲,潇潇洒客舟。”

26容与[róng yǔ]: (2).从容闲舒貌。

【引】《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后汉书·冯衍传下》:“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 李贤 注:“容与犹从容也。”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明 刘兑 《妖红记》:“即辰秋气清爽,想惟深闺容与,淑履多福。” 周贻白 注:“容与,闲暇自行。”

《九歌•湘夫人》背景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楚人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富有人情味。

《九歌•湘夫人》翻译

AI智能翻译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我望眼欲穿心中哀愁。
袅袅兮秋风,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袅袅做一次:渺渺)
登上白薠岗举目远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什么鸟聚集水草中,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有兰,心中思念你,口中未敢言。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但见湘江北去流水潺潺。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朝在江边跃马飞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听说佳人啊把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建筑室啊水中,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墙壁啊紫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兰椽栋梁啊,辛夷做门楣,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为帷,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白玉兮为镇,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芷修补荷叶屋顶,杜衡缠绕让满院飘香。
合百草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花瓣繁多交啊都迎接,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捐我的衣袖大江中,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在沙洲上拔取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当时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古诗词翻译

翻译
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九歌•湘夫人》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1.九歌: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谁,多有争论。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
2.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3.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
4.袅袅(niǎo):绵长不绝的样子。
5.波:生波。下:落。
6.薠(fán):一种近水生的秋草。骋望:纵目而望。
7.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约。张:陈设。
8.萃:集。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
9.罾(zēng):捕鱼的网。罾原当在水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
10.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澧(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芷(zhǐ):即白芷,一种香草。
11.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性别,都可称“公子”。
12.荒忽:不分明的样子。
13.潺湲:水流的样子。
14.麋:兽名,似鹿。
15.水裔:水边。此名意谓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比喻所处失常。
16.皋:水边高地。
17.澨(shì):水边。
18.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偕逝:同往。
19.葺:编草盖房子。盖:指屋顶。
20.荪壁:用荪草饰壁。荪(sūn):一种香草。紫:紫贝。坛:中庭。
21.椒:一种科香木。
22.栋:屋栋,屋脊柱。橑(lǎo):屋椽(chuán)。
23.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门上横梁。药:白芷。
24.罔:通“网”,作结解。薜荔;一种香草,缘木而生。帷:帷帐。
25.擗(pǐ):掰开。蕙:一种香草。櫋(mián):隔扇。
26.镇:镇压坐席之物。
27.疏:分疏,分陈。石兰:一种香草。
28.缭:缠绕。杜衡:一种香草。
29.合:合聚。百草:指众芳草。实:充实。
30.馨:能够远闻的香。庑(wǔ):走廊。
31.九嶷(yí):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这里指九嶷山神。缤:盛多的样子。
32.灵:神。如云:形容众多。
33.袂(mèi):衣袖。
34.褋(dié):《方言》:禅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禅衣即女子内衣,是湘夫人送给湘君的信物。这时古时女子爱情生活的习惯。
35.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杜若:一种香草。
36.远者:指湘夫人。
37.骤得:数得,屡得。
38.逍遥:游玩。容与:悠闲的样子。

《九歌•湘夫人》拼音

诗词拼音

jiǔ gē xiāng fū rén
九歌·湘夫人

dì zi jiàng xī běi zhǔ, mù miǎo miǎo xī chóu yǔ.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niǎo niǎo xī qiū fēng, dòng tíng bō xī mù yè xià.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niǎo niǎo yī zuò: miǎo miǎo
(袅袅 一作:渺渺)
dēng bái fán xī chěng wàng, yǔ jiā qī xī xī zhāng.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niǎo hé cuì xī píng zhōng, zēng hé wéi xī mù shàng.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yuán yǒu zhǐ xī lǐ yǒu lán, sī gōng zǐ xī wèi gǎn yán.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huāng hū xī yuǎn wàng, guān liú shuǐ xī chán yuán.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mí hé shí xī tíng zhōng? jiāo hé wéi xī shuǐ yì?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cháo chí yú mǎ xī jiāng gāo, xī jì xī xī shì.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wén jiā rén xī zhào yǔ, jiāng téng jià xī xié shì.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zhù shì xī shuǐ zhōng, qì zhī xī hé gài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sūn bì xī zǐ tán, bō fāng jiāo xī chéng táng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guì dòng xī lán lǎo, xīn yí méi xī yào fáng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wǎng bì lì xī wèi wéi, pǐ huì mián xī jì zhāng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bái yù xī wèi zhèn, shū shí lán xī wèi fāng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zhǐ qì xī hé wū, liáo zhī xī dù héng.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hé bǎi cǎo xī shí tíng, jiàn fāng xīn xī wǔ mén.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jiǔ yí bīn xī bìng yíng, líng zhī lái xī rú yún.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juān yú mèi xī jiāng zhōng, yí yú dié xī lǐ pǔ.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qiān tīng zhōu xī dù ruò, jiāng yǐ yí xī yuǎn zhě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shí bù kě xī zhòu dé, liáo xiāo yáo xī róng yǔ!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九歌•湘夫人》鉴赏

诗词赏析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祇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 ...

诗词赏析

  《《九歌·湘夫人》屈原 古诗》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九歌·湘君》是姊妹篇。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全诗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

网络点评

《九歌·湘夫人》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此诗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屈原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屈原,先秦,前343-前278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