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先秦] 屈原


渔父盖亦当时隐遁之士,或曰亦原之设词耳。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1,行吟2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3?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4,众人皆醉我独醒5,是以见放。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6于物,而能与世推移7

世人8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9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10高举11,自令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12者必弹冠13,新浴者必振衣14

安能以身之察察15,受物之汶汶16者乎?

宁赴湘流17,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18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19而去,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AI解读 (小程序端已接入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点击下面链接快捷进入小程序与AI对话)
  • 标注
  • 翻译
  • 拼音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渔父》标注

词典引注

1江潭[jiāng xún]: 江边。

【引】《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清 吴伟业 《橘灯》诗:“花开槐市枝枝大,霜满江潭树树金。”

2行吟[xíng yín]: 亦作“ 行唫 ”。

【引】 边走边吟咏。《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汉 刘向 《九叹·悯命》:“行唫累欷,声喟喟兮。” 唐 李群玉 《长沙春望寄涔阳故人》诗:“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题元人芦洲聚雁图》词:“我欲行吟去也,应难问、骚客遗踪。”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3于斯[yú sī]: 同“ 于此 ”。

【引】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于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于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4独清[dú qīng]: (1).谓清白自处,

【引】不同流合污。《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明 高启 《题许澜伯三虫图》诗:“谁道争花群队里,长吟还有独清人。” 清 王履亨 《我亦有言》诗序:“风驰潮涌,忽升忽落……独醒独清者,庶免此夫。”

5独醒[dú xǐng]: 独自清醒。

【引】喻不同流俗。《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独醒时所嫉,群小谤能深。” 宋 曾巩 《西亭》诗:“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明 刘基 《述志赋》:“ 楚 屈原 之独醒兮,众皆以之为咎。” 清 孙枝蔚 《端阳前一日》诗:“焉知千秋事,且免独醒叹。”

6凝滞[níng zhì]: (1).拘泥;粘滞;

【引】停止流动。《楚辞·渔父》:“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唐 李邕 《鹘赋》:“彼俊异之英决,岂凝滞于嫌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刘道原能自攻其过》:“况古非今,不达时变,凝滞少断,劳而无功。”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一》:“自是磊磊落落,轩豁呈露,无秋毫凝滞。”《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 从信 尝游 楚 泗 间,见粮运停阻者,良由舟人乏食,日历州县勘给,故多凝滞。”

7与世推移[yǔ shì tuī yí]: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引】《楚辞·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后汉书·崔骃传》:“故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战》:“求一挟千百万之赀,与世推移而足以畸轻畸重者, 管子 以外,不数觏焉。”亦作“ 与时推移 ”。 唐 李白 《冬夜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吾不凝滞于物,与时推移。”

8世人[shì rén]: (1).世间的人;

【引】一般的人。《楚辞·渔父》:“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唐 李颀 《古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红楼梦》第五二回:“世人都说,世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说,不当信。”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 牛教授 若是肯就职,那就即使是出于不得已,也会被世人笑骂。”

9众人[zhòng rén]: (3).大家。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引】《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百喻经·乘船失釪喻》:“尔时众人无不大笑。”《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于是 李娇儿 、 孟玉楼 、 潘金莲 、 李瓶儿 、 孙雪娥 等众人都跟出来。” 巴金 《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为了众人,就顾不得我自己。”

10深思[shēn sī]: (1).深刻地思考。

【引】《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史记·五帝本纪论》:“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清 姚鼐 《扬雄〈太玄目录〉序》:“然而 雄 ( 扬雄 )为是书,亦可谓好学深思,言之近道者矣。” 巴金 《能言树》一:“父亲默默地望着火,好像在深思的样子。”

11高举[gāo jǔ]: (7).高其行,行为超出凡俗。

【引】《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王逸 注:“独行忠直。”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独执事眇然高举,有深思长虑,为国家树根本之道。”

12新沐[xīn mù]: 刚洗头发。

【引】《庄子·田子方》:“ 老聃 新沐,方将被发而乾。”《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宋 范成大 《湘潭道中咏芳草》:“积雨倏然晴,秀野若新沐。”

13弹冠[tán guān]: (1).弹去冠上的灰尘;

【引】整冠。《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

14振衣[zhèn yī]: 抖衣去尘,

【引】整衣。《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去尘秽也。” 晋 陆机 《招隐诗》:“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 唐 白居易 《偶作》诗之二:“日出起盥栉,振衣入道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急起篝灯,振衣冥索。”

15察察[chá chá]: (3).清洁;

【引】洁白。《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王逸 注:“察察,己清洁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叙》:“抑以察察之迹,而浮游世之汶汶,固将有 三闾大夫 之愤而莫之宣耶!”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过自标榜》:“诸君子不以察察受汶汶是矣,无乃过自标榜乎!”

16汶汶[mén mén]: (1).玷辱。

【引】《楚辞·渔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王逸 注:“蒙垢尘也。” 洪兴祖 补注:“汶,濛,沾辱也。” 明 归有光 《答周淀山书》:“珠摧璧毁,汶汶以没。”

17湘流[xiāng liú]: 指 湘江 。

【引】《楚辞·渔父》:“宁赴 湘 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棹舟杭以横濿兮,济 湘 流而南极。”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委舟 湘 流,往观 南岳 。”

18皓皓[hào hào]: (1).洁白貌;

【引】高洁貌。《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皓皓。”《楚辞·渔父》:“宁赴 湘 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宋 沈遘 《代人祭吴春卿文》:“皓皓之质,濯濯之仪。” 清 田茂遇 《贫交行》:“君不见古来英雄不用为佣保,叩角行歌石皓皓。”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诸烈士死义也,皓皓侠骨,使与犯人同葬一处,揆之于理,实不能平。”

19鼓枻[gǔ yì]: 亦作“ 鼓枻 ”。 划桨。

【引】谓泛舟。《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晋书·文苑传·庾阐》:“中兴二十三载,余忝守 衡 南,鼓枻三江,路次 巴陵 。” 唐 杜甫 《幽人》诗:“洪涛隐笑语,鼓枻 蓬莱池 。”《花月痕》第四八回:“陆兵纵马,水师鼓枻。”

《渔父》翻译

AI智能翻译

屈原已经遭到放逐,到江边,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唱,
脸色憔悴,身体和形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
渔父见到,便问他说:
“您不是三闾大夫和?为什么到这!”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清白,众人都喝醉了,唯独我清醒,
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拘泥于物,能够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
世人都混浊,你为什么不搅乱他的泥而推波助澜?
大家都喝醉了,为什么不给饭吃那酒糟喝那滤?
为什么深思高举起,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
“我听到的,刚刚洗过头发的人一定要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刚刚洗过澡的人,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怎么能让自己的洁白,去接触污浊的外物!
宁愿跳入湘水,葬在江鱼的腹中。
怎么能以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夫莞你地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
“沧浪之水清啊,屈原投江可以洗我的帽缨。
沧浪之水混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就离开不再与他说话。

《渔父》拼音

诗词拼音

yú fù
渔父

qū yuán jì fàng, yóu yú jiāng tán, xíng yín zé pàn,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
yán sè qiáo cuì, xíng róng kū gǎo.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yú fù jiàn ér wèn zhī yuē:
渔父见而问之曰:
" zi fēi sān lǘ dài fū yǔ? hé gù zhì yú sī!"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qū yuán yuē:" jǔ shì jiē zhuó wǒ dú qīng, zhòng rén jiē zuì wǒ dú xǐng,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shì yǐ jiàn fàng!"
是以见放!”
yú fù yuē:" shèng rén bù níng zhì yú wù, ér néng yǔ shì tuī yí.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shì rén jiē zhuó, hé bù gǔ qí ní ér yáng qí bō?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zhòng rén jiē zuì, hé bù bù qí zāo ér chuò qí shāi?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hé gù shēn sī gāo jǔ, zì lìng fàng wèi?"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qū yuán yuē:
屈原曰:
" wú wén zhī, xīn mù zhě bì dàn guān, xīn yù zhě bì zhèn yī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ān néng yǐ shēn zhī chá chá, shòu wù zhī wèn wèn zhě hū!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níng fù xiāng liú, zàng yú jiāng yú zhī fù zhōng.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ān néng yǐ hào hào zhī bái, ér méng shì sú zhī chén āi hū!"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yú fù wǎn ěr ér xiào, gǔ yì ér qù, nǎi gē yuē: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 cāng láng zhī shuǐ qīng xī, kě yǐ zhuó wú yīng.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cāng láng zhī shuǐ zhuó xī, kě yǐ zhuó wú zú.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suì qù bù fù yǔ yán.
遂去不复与言。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屈原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屈原,先秦,前343-前278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