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少司命

[先秦] 屈原


按前篇注说有两司命,则彼固为上台,而此则文昌第四星欤?

秋兰兮麋芜1,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2,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3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4,乐莫乐兮新相知5

荷衣6兮蕙带7,倏而来兮忽而8逝。

夕宿兮帝郊9,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10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11恍兮浩歌12

孔盖13兮翠旌14,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15,荪独宜兮为民正16

AI解读 (小程序端已接入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点击下面链接快捷进入小程序与AI对话)
  • 标注
  • 翻译
  • 拼音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九歌•少司命》标注

词典引注

1麋芜[mí wú]: 香草名。麋,

【引】通“ 蘪 ”。《楚辞·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王逸 注:“麋,一作蘪。” 洪兴祖 补注引 郭璞 曰:“香草,叶小如萎状。”《淮南子·泛论训》:“夫乱人者,芎藭之与藁本也,蛇床之与麋芜也。”

2青青[qīng qīng]: 草木茂盛貌。

【引】《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绿竹青青。” 毛 传:“青青,茂盛貌。” 陆德明 释文:“青,子丁反,本或作‘菁’,音同。”《楚辞·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洪兴祖 补注:“《诗》云:‘绿竹青青。’青青,茂盛也。音菁。”

3目成[mù chéng]: (1).通过眉目传情来结成亲好。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朱熹 集注:“言美人并会,盈满于堂,而 司命 独与我睨而相视,以成亲好。” 唐 皇甫冉 《见诸姬学玉台体》:“传杯见目成,结带明心许。” 宋 张孝祥 《减字木兰花》词:“阿谁曾见,马上墙阴通半面。玉立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剪灯新话·渭塘奇遇记》:“生亦留神注意,彼此目成久之。” 王闿运 《吊旧赋》:“申礼防其必峻,讵目成之汝贻。”

4生别离[shēng bié lí]: 难以再见的离别。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孔子家语·颜回》:“ 回 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而已,又有生别离者也。” 唐 孟云卿 《生别离》诗:“结发生别离,相思复相保。”

5相知[xiāng zhī]: (1).互相了解,

【引】知心。《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八:“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唐 韩愈 《论荐侯喜状》:“或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以其遭逢之难,故曰士为知己者死。”《人民日报》1983.2.7:“人往往总有一两个和自己比较亲近、相知又最深的人。”

6荷衣[hé yī]: (1).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吕延济 注:“芰制、荷衣,隐者之服。”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荷衣垂钓且安命, 金马 招贤会有时。” 明 高启 《归吴至枫桥》诗:“寄语里闾休复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五:“白头相见 山东 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7蕙带[huì dài]: 以香草作的佩带。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南朝 梁 萧统 《钟山解讲》诗:“方知蕙带人,嚣虚成易屏。” 唐 李贺 《南园》诗:“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8忽而[hū ér]: (1).忽然。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还过 枳道 ,见物如仓狗,橶 高后 掖,忽而不见。”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一天我忽而记起在 东京 开同乡会的旧事。”

9帝郊[dì jiāo]: (1).指天国的郊野。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10扬波[yáng bō]: (1).掀起波浪。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狄水 衍兮风扬波,船楫颠倒更相加。”

11临风[lín fēng]: 迎风;

【引】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唇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12浩歌[hào gē]: 放声高歌,

【引】大声歌唱。《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唐 杜甫 《玉华宫》诗:“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九:“ 陶潜 诗喜说 荆轲 ,想见《停云》发浩歌。” 鲁迅 《野草·墓碣文》:“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13孔盖[kǒng gài]: 以孔雀羽毛装饰的车盖。亦泛指华丽的车舆。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王逸 注:“言司命以孔雀之翅为车盖。”《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方丘歌》:“笙颂合,鼓鼗会,出桂旗,屯孔盖。” 宋 姜夔 《圣宋铙歌鼓吹曲·上帝命》:“璇题玉除,龙路孔盖;得之非心,逊亦云易。”

14翠旌[cuì jīng]: 亦作“ 翠旌 ”。 用翡翠鸟羽毛制成的旌旗。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王逸 注:“言司命以孔雀之翅为车盖,翡翠之羽为旗旌。” 宋 杨万里 《官道古松》诗:“翠旌绿纛夹车轮,龙作长身铢作鳞。” 元 赵孟俯 《水龙吟·次韵程仪父荷花》词:“凌波罗袜生尘,翠旌孔盖凝朝露。”

15幼艾[yòu ài]: (2).犹长幼。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 王逸 注:“幼,少也;艾,长也。” 唐 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

16民正[mín zhèng]: 民众之长。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蒋骥 注:“正,长也。”

《九歌•少司命》翻译

AI智能翻译

秋兰蘼芜,罗生啊堂下[ 1 ]。
绿色的叶子白色枝[ 2 ],芳香沁入我的肺腑[ 3 ]。
那[ 4 ]人啊自有美子,你为什么那样地忧心忡忡?
秋兰青翠茂盛,嫩绿叶片中伸出着花的紫茎;
满堂啊美人,忽然间都与我致意传情。
入不语出不辞,
乘旋风驾大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快乐莫过于新认识。
挑衣服蕙草带[五],儵[ 6 ]而来又忽然远离。
晚上投宿在帝郊,你等待谁久久停留在云际?
[ 7 ]和你一同沐浴在咸池,王晞[八]女人头发晾干;
望美人啊未来,模糊[ 9 ]啊迎风高歌。
孔是翡翠旗旌,你升上九天抚持彗星。
辣长剑拥有儿童,但你只适合为人正[ 10 ]。

《九歌•少司命》拼音

诗词拼音

jiǔ gē shǎo sī mìng
九歌 少司命

qiū lán xī mí wú, luó shēng xī táng xià 1.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1]。
lǜ yè xī sù zhī 2, fāng fēi fēi xī xí yǔ 3.
绿叶兮素枝[2],芳菲菲兮袭予[3]。
fū 4 rén xī zì yǒu měi zi, sūn hé yǐ xī chóu kǔ?
夫[4]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qiū lán xī qīng qīng, lǜ yè xī zǐ jīng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mǎn táng xī měi rén, hū dú yǔ yú xī mù chéng.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rù bù yán xī chū bù cí,
入不言兮出不辞,
chéng huí fēng xī jià yún qí.
乘回风兮驾云旗。
bēi mò bēi xī shēng bié lí,
悲莫悲兮生别离,
lè mò lè xī xīn xiāng zhī.
乐莫乐兮新相知。
hé yī xī huì dài 5, shū 6 ér lái xī hū ér shì.
荷衣兮蕙带[5],儵[6]而来兮忽而逝。
xī sù xī dì jiāo, jūn shuí xū xī yún zhī jì?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yǔ nǚ 7 mù xī xián chí, xī 8 nǚ fā xī yáng zhī ā
与女[7]沐兮咸池,晞[8]女发兮阳之阿;
wàng měi rén xī wèi lái, lín fēng huǎng 9 xī hào gē.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9]兮浩歌。
kǒng gài xī cuì jīng, dēng jiǔ tiān xī fǔ huì xīng.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sǒng cháng jiàn xī yōng yòu ài, sūn dú yí xī wèi mín zhèng 10.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10]。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屈原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屈原,先秦,前343-前278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