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寒雨连天夜入吴
[唐代] 王昌龄
创作时间:746年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芙蓉楼 韵脚:"虞"韵
寒雨连天夜入吴1,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1在玉壶2。
- 标注
- 翻译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寒雨连天夜入吴》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吴:一作湖
词典引注
1一片冰心[yī piàn bīng xīn]: 谓心地纯洁,
【引】性情淡泊。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之二:“ 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玉壶[yù hú]: 4.喻高洁的胸怀。
【引】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之一:“ 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金 元好问 《赠萧炼师公弼》诗:“春风和气在眉宇,玉壶冰鉴藏胸臆。”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玉壶澄凛冽,乔岳耸嶙峋。”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寒雨连天夜入吴》翻译
AI智能翻译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丹阳城南秋季海阴,丹阳城北面楚云深。
高楼送客人不能喝醉了,寂静冷江明月心。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寒雨连天夜入吴》拼音
诗词拼音
fú róng lóu sòng xīn jiàn èr shǒu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hán yǔ lián tiān yè rù wú, píng míng sòng kè chǔ shān gū.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luò yáng qīn yǒu rú xiāng wèn, yī piàn bīng xīn zài yù h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ān yáng chéng nán qiū hǎi yīn, dān yáng chéng běi chǔ yún shēn.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gāo lóu sòng kè bù néng zuì, jì jì hán jiāng míng yuè xīn.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寒雨连天夜入吴》评析
《唐诗摘钞》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唐诗镜》
《诗境浅说续编》
《唐诗笺注》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寒雨连天夜入吴》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中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