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唐代] 李白

创作时间:731年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1,开国2何茫然。

尔来3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4通人烟5

西当太白6有鸟道7,可以横绝8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9石栈101钩连11

上有六龙回日12之高标132,下有冲波14逆折15之回川16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17欲度愁攀援3

青泥18何盘盘19,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20仰胁息,以手抚膺21坐长叹。

问君4西游何时5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6木,雄飞雌从7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9,枯松22倒挂倚绝壁。

飞湍23瀑流24争喧豗25,砯厓转石26万壑雷。

其险也如10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27,万夫11莫开。

所守或匪亲2812,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29,杀人如麻30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31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13嗟。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蜀道难》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相:一作方

2六龙回日之高标:一作横河断海之浮云

3援:一作缘

4问君:一作征人

5时:一作当

6古:一作枯

7雌从:一作呼雌,一作从雌

9去天不盈尺:一作入烟几千尺

10如:一作若

11夫:一作人

12亲:一作人

13长咨:一作令人

词典引注

1鱼凫[yú fú]: (1).传说中古 蜀国 帝王名。

【引】 汉 扬雄 《蜀王本纪》:“ 蜀 王之先,名 蚕丛 、 伯灌 、 鱼凫 、 蒲泽 、 开明 。”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蚕丛 及 鱼凫 ,开国何茫然。” 清 赵翼 《接同年李雨村书》诗之三:“岂意 鱼凫 国,今成豺虎区。” 郭沫若 《蜀道奇》诗:“流成瀑布三千丈,地质年代远迈 蚕丛 与 鱼凫 。”

2开国[kāi guó]: (2).泛指建立新的国家。

【引】 晋 左思 《魏都赋》:“而是 有魏 开国之日,缔构之初,万邑譬焉,亦独 犨麋 之与 子都 ,培塿之与 方壶 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蚕丛 及 鱼凫 ,开国何茫然。”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诋毁程朱》:“﹝ 谢济世 ﹞且诋毁 考亭 云: 明太祖 与之同姓,故开国时令天下遵用其注等语。” 徐迟 《火中的凤凰》十三:“九月三十日的夜晚,人民政协闭幕后,他参加了开国大典前夕的大宴。”

3尔来[ěr lái]: (1).从那时以来。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 塞通人烟。” 清 曹寅 《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尔来三十有七载,看花恍惚如游仙。”

4秦塞[qín sāi]: 秦 代所建的要塞。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 塞通人烟。” 唐 王维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 自萦 秦 塞曲, 黄山 归绕 汉 宫斜。” 明 唐顺之 《送人赴真定幕》诗:“雁起分 秦 塞,雀栖辨 魏 台。” 明 陈子龙 《襄阳》诗:“燧色通 秦 塞,妖星下 楚 宫。”

5人烟[rén yān]: 亦作“ 人烟 ”。 住户的炊烟。亦泛指人家。

【引】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 塞通人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师行可七八日,入 南阳 界,日晚过一大泽中,东西路绝,目无人烟,四面阴云且合,渐暮,遇寥落三两家,乃欲寄,宿耳。” 宋 杨万里 《过张王庙》诗:“地回人烟寂,山盘水势回。”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闲着无聊,望着车窗一片雪色,往往几十里内绝无人烟。”

6太白[tài bái]: (6).山名。在 陕西省 眉县 东南。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西当 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眉 巅。”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太白山 ,在 凤翔府 郿县 东南四十里,钟西方金宿之秀, 关 中诸山莫高于此。其山巅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 清 黄遵宪 《闻车驾又幸西安》诗:“ 太白 去天真一握,裨瀛环海更西流。”

7鸟道[niǎo dào]: 险峻狭窄的山路。

【引】 南朝 梁 沈约 《悯涂赋》:“依云边以知国,极鸟道以瞻家。”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西当 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眉 巅。” 郭沫若 《远眺》诗:“鸟道盘松岭,胶轮辗玉虹。”

8横绝[hèng jué]: (1).横越;

【引】横度。《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西当 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眉 巅。” 清 姚莹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 黄河 之流,横绝 中国 者,非一勺之源。”

9天梯[tiān tī]: (2).比喻高险的山路。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金 路铎 《潼关》诗:“天梯且失守,况说土山头。”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由寺右缘天梯而上百馀步,幽壑不可越。”

10石栈[shí zhàn]: 在山间凿石架木作成的通道。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元 马祖常 《海子桥》诗:“石栈通星汉,银河落水渠。” 陈去病 《泰山绝顶登封处题壁》诗:“石栈千寻迥, 汶 流一线长。”

11钩连[gōu lián]: (1).勾通连接。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宋 李弥逊 《次韵林仲和筠庄》:“迭迭重重两岸山,钩连秀色上琅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时有窍穴钩连,空悬无上处。”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研究〉例言》:“《文艺研究》又甚愿文与艺相钩连。”

12回日[huí rì]: (1).谓日神 羲和 驾车前进,不得过,为之回车。

【引】形容极高。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宋 梅尧臣 《赋秋鸣送刘衡州》诗:“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歧。”

13高标[gāo biāo]: (2).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王琦 注:“高标,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 吕延济 注以为高树之枝,恐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仇兆鳌 注:“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

14冲波[chōng bō]: (1).激浪;

【引】大波。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九:“臣闻冲波安流,则龙舟不能以漂;震风洞发,则夏屋有时而倾。”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明 刘基 《寄江西黄伯善兄弟》歌:“我思美人,乃在 洞庭 之阳, 彭蠡 之阴,冲波亘天三百里,离恨比之应更深。” 清 朱彝尊 《李检讨澄中惠鲜鳆鱼赋谢》诗:“俄而投冲波,若勇士赴难。”

15逆折[nì shé]: (1).水流回旋貌。

【引】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横流逆折,转腾潎洌。”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蔡寅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纷纭郁扰,横流逆折。”

16回川[huí chuān]: 回旋的河流。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7猿猱[yuán náo]: 泛指猿猴。

【引】《管子·形势》:“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侣狐貉于草泽之中,偶猿猱于林麓之间。”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清 黄遵宪 《台湾行》:“前者上岸雄虎彪,后者夺关飞猿猱。”

18青泥[qīng ní]: (4).指 青泥岭 。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青泥 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五代 王周 《路次覆盆驿》诗:“曾上 青泥 蜀 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 清 吴伟业 《送吴门李仲木出守宁羌》诗:“ 黑水 分 榆柳 , 青泥 老 骕霜 。”参见“ 青泥岭 ”。

19盘盘[pán pán]: (1).曲折回绕貌。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青泥 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宋 苏轼 《登玲珑山》诗:“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清 黄遵宪 《纪事》诗:“盘盘黄须虬,闪闪碧眼鹘。”

20扪参历井[mén shēn lì jǐng]: (1). 唐 李白 《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 蜀 秦 分野。谓自 秦 入 蜀 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后因以“扪参历井”形容山势高峻,

【引】道路险阻。 宋 王铚 《王公四六话》:“ 邓温伯 知 成都 谢上表云:‘扪参历井,敢辞 蜀 道之难;就日望云,愈觉 长安 之远。’自后凡官两 川 者,谢表相承用此一联。” 元 撖降 《游香山》诗:“石栈天梯落日红,谁开青壁削芙蓉。扪参历井来何暮,佩玉鸣銮更不逢。”

21抚膺[fǔ yīng]: 抚摩或捶拍胸口。表示惋惜、哀叹、悲愤等。

【引】《列子·说符》:“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 燕 君使人受之,不捷,而言者死……有 齐子 亦欲学其道,闻言者之死,乃抚膺而恨。” 晋 潘岳 《哀永逝文》:“嫂侄兮慞惶,慈姑兮垂矜,闻鸣鸡兮戒期,咸惊号兮抚膺。” 唐 李白 《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明日,吏以 郁 死告, 殷 抚膺大恸。” 孙中山 《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堂堂 华 下,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

22枯松[kū sōng]: (1).枯槁的老松。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唐 皇甫曾 《送著公归越》诗:“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宋 黄庭坚 《次韵陈荣绪见寄之作》:“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

23飞湍[fēi tuān]: 急流。

【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 白水 ﹞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林表,望若悬素。”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厓转石万壑雷。” 明 练于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三十六峰凌虹霓,飞湍喷雪临回溪。”

24瀑流[bào liú]: 瀑布。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厓转石万壑雷。” 唐 岑参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诗:“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绿》:“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25喧豗[xuān huī]: (1).形容轰响。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冯至 《北游》诗:“锣鼓的喧豗振破了天,鸡鸭的残骸扔遍了地。”

26转石[zhuǎn shí]: (1).转动石块。

【引】 汉 张衡 《西京赋》:“复陆重阁,转石成雷。”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7当关[dāng guān]: (2).守关。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剑阁 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8匪亲[fěi qīn]: (1).不是亲子弟;

【引】不是亲信。 晋 张载 《剑阁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寔惟北门重,匪亲孰为寄?”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29磨牙吮血[mó yá shǔn xuè]: 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明 刘基 《雷说上》:“磨牙吮血,朘膏刮骨。”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一章:“且若并草木而戒杀,则人将立死,可三日而成为狉榛之世界,野兽磨牙吮血,遍于全地。”

30杀人如麻[shā rén rú má]: 形容杀人极多。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旧唐书·刑法志》:“遂至杀人如麻,流血成泽,天下靡然思为乱矣。”《三国演义》第二九回:“儿自幼随父出征,杀人如麻。”亦作“ 杀人如蓺 ”、“ 杀人如蒿 ”。《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焚室庐,杀人如蓺。” 宋 苏轼 《朱亥墓志》:“世之勇夫,杀人如蒿,及其所难,或失其刀。”

31蜀道[shǔ dào]: 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引】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 蜀 道,高树隔 昭 丘。”《隶续·汉建平郫县碑》 宋 洪适 释:“右《建平郫县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 元寿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尔。”《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修 谓 松 曰:‘ 蜀 道崎岖,远来劳苦。’” 陈毅 《咏三峡》:“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万山间。”

《蜀道难》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731年;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对《《蜀道难》李白 古诗》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明显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虽然盘剥欺压百姓,却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结朝中权贵,以求到长安去做京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本诗可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蚕丛及鱼凫”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写开辟道路之艰难。诗人从蚕丛、鱼凫开国的古老传说落篓,追溯了蜀秦隔绝、不相交通的漫长历史,指出由于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见人迹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崎岖险峻的栈道。强调了蜀道的来之不易。

  第二部分,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主要写跋涉攀登之艰难。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前八句为一层,强调山势的高峻与道路之崎岖。先例举了六龙、黄鹤、猿猱这些善于飞腾攀登的鸟兽面对蜀道尚且无可奈何的情况,以映衬人要攀越蜀道谈何容易;又特地选择了秦地突出的高山青泥岭加以夸张描绘,显示蜀道之高耸入云,无法通行。“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下为第二层,描绘了悲鸟、古树、夜月、空山、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动静相衬,声形兼备,以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慨叹友人何苦要冒此风险入蜀。

  第三部分,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不如早还家”,由剑阁地理形势之险要联想到当时社会形势之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蜀地,及早回归长安。这部分亦可分为两层。前五句为一层,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突出剑阁关隘险要,后六句为一层,以毒蛇猛兽杀人如麻暗喻当地军阀如凭险叛乱则将危害百姓,规劝友人早日离开险地。

  全诗主要由以上三部分组成,至于在诗中三次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两句诗,则是绾连各部分的线索。它使全诗首尾呼应,回旋往复,绵连一体,难解难分。

  《《蜀道难》李白 古诗》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中的“瑟调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引《乐府解题》说:“《《蜀道难》李白 古诗》备言铜梁、玉垒(都是四川山名)之阻”。自梁简文帝至初唐张文琮,曾有不少人用此题目写过诗。李白此诗,虽然也沿用了乐府旧题描写蜀道艰难,但内容较前有所丰富,思想意义也比较积极。

  描绘蜀道的奇崛艰险是本诗的一个主要内容,这类诗句,占据了全诗的大部分篇幅。李白对故乡四川和祖国山河非常热爱,他的许多诗篇都强烈地表现出这一情感。《《蜀道难》李白 古诗》也是如此。虽然,为了达到规劝友人的目的,他极力夸张、描绘了蜀道之艰险可怖,然而对祖国山河的真诚热爱,使他不由自主地对笔下的蜀道倾注了饱满的热情,在描绘蜀道之艰险可怖的同时也写出了它的突兀、峥嵘、强悍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显示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其次,本诗体现了作者与王炎的深情厚谊。李白很重友情,他与诗人杜甫、道士吴筠、农民汪伦的友谊向来是文学史上的美谈。他与王炎的交情也很深。王炎入蜀,他一连写了《剑阁赋》、《送友人入蜀》等诗文相送,王炎去世,他又写了《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深表哀悼。在本诗中,他于描绘蜀道之时,每每情不自禁地发出“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侧身西望长咨嗟”一类感叹,对王炎此行深表担忧,并诚恳规劝王炎及早还家,表现出对友人的真切关心和一怀深情。

  如前所述,本诗当作于天宝初。当时,唐朝社会表面上尚算安定繁荣,但骨子里却矛盾重重,不无危险。一方面,是“法令弛坏”,土地兼并严重,一方面,藩镇拥兵自重,朝廷难以控制。因此,李白此诗第三部分的有些诗句,尽管仍侧重于描写蜀道地势险要,但也于有意无意之间流露出他对国事危殆的忧虑,流露出了他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心。

  无论从哪个艺术角度衡量,《《蜀道难》李白 古诗》都堪称是李白的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创作个性。

  首先是感情强烈。开篇伊始,作者就以“噫吁贼!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强烈咏叹,奔腾直泻,抒发出他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感慨,而后,在诗的中间和结尾,他又两次重复了这一咏叹,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其次是夸张极度。夸张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然而,李白的夸张与众不多,他往往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度,而且动辄用“千”;“万”等巨额数词来形容修饰。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典型的例子。就《《蜀道难》李白 古诗》而言,他的夸张也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人说登天最难;而他却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成语有云,谈虎色变,他却道“蜀道之难”,“使人听此凋朱颜!”民谣相传,“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到他笔下竟成了“连峰去天不盈尺”。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是“百步九折”;而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他甚至夸张说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东返……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物实际,但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

  再次,想象丰富奇特。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想象力是惊人的,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六龙回日之九重云霄到冲波逆折之百丈深渊;既有“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各种图景展现,又有“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诸般音响激荡;甚而至于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经历、实地感受。凭借神奇的想象,作者具体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生动渲染出了它阴森幽邃的氛围,使人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欧阳修曾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太白落笔生云烟”(《太白戏圣俞》),形象地说出了人们读《《蜀道难》李白 古诗》后所得到的艺术感受。

  应该注意的是,作者还将神话、传说与他的奇特想象和恣意夸张结合在一起,使三者相辅相成,交融为一体。这是李白诗浪漫主义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本诗艺术上的又一特色。在这首诗里,作者采撅了蚕丛开国、五丁开山、子规啼恨的古老传说及六龙回日的瑰丽神话,把它们编织在他对蜀道艰难的奇特想象和夸张描绘之中,为笔下的山岭石栈涂抹上一层古朴悲凉而又神奇迷离的色彩,使整首作品散发出浓郁的浪漫气息。需要指出,这些神话、传说,既是作者想象的内容,也是他恣意夸张的体现,三者是互为表里,难以拆分的。

  最后,谈谈《《蜀道难》李白 古诗》句式的灵活多变与语言的奔放恣肆。李白生性豪放不羁,写诗也喜欢用句式自由、叶韵宽松的歌行体,以便任意驰骋才气,表达胸中起伏多变的强烈感情。这首诗是七言歌行,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掺杂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短者仅三字,长者达十一字,长短不等,错落交接,时而散漫,时而整齐,随心所欲,又舒卷自如。再从语言来看,既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匀称整饬,也有“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散漫舒展;既有“枯松倒挂倚绝壁”之精炼凝重,也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之流畅轻快,“危乎高哉”一句同义反复,是故作。重笔以提起气势:“噫吁喊”三字选用虚词,乃无心弄巧却别具风致,且又以由川方言入诗……奔放恣肆,毫无规范可循,冲口而出,却又无施不宜,对内容的衷达与情感的抒发起了富有成效的辅助作用。

《蜀道难》翻译

AI智能翻译

唉呀呀,高啊高啊!蜀道太难走啊,难于攀上遥遥青天!
蚕丛及鱼凫,他们建国的年代已多么邈远茫然!
你来四万八千岁,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面太白山有鸟道,一直飞越巍峨的峨嵋山巅。
地崩摧壮士死,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上有六龙回日的高峰,下有激浪冲向天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黄鹤的飞还不得到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攀援作一次: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手摸星辰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返回?险山恶水,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听见鸟儿号古树,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又听到杜鹃啼夜月,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攀上遥遥青天,听后也会使人生愁,吓得脸色突变!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激流和瀑布争相喧闹着,砯崖转石万壑雷。
地势是如此,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是如此做一次:也是如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
所守卫或不可靠,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朝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城虽说快乐,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之难,难于攀上遥遥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古诗词翻译

翻译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蜀道难》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1)《《蜀道难》李白 古诗》: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2)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3)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何茫然:难以考证。何:多么。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据西汉扬雄巜蜀本王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4)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通人烟:人员往来。
(5)西当:西对。当:对着,向着。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横绝:横越。峨眉巅:峨眉顶峰。
(6)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摧:倒塌。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石栈:栈道。
(7)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龙。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8)黄鹤:黄鹄(Hú),善飞的大鸟。尚:尚且。得:能。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9)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萦:盘绕。岩峦:山峰。
(10)扪参历井:参(shēn)、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mén):用手摸。历:经过。胁息:屏气不敢呼吸。膺:胸。坐:徒,空。
(11)君:入蜀的友人。畏途:可怕的路途。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12)但见:只听见。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从:跟随。
(13)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这两句也有断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这种断法顺。
(14)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15)去:距离。盈:满。
(16)飞湍(tuān):飞奔而下的急流。喧豗(huī):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砯(pīng)崖:水撞石之声。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转,使滚动。 壑:山谷。
(17)嗟:感叹声。尔:你。胡为:为什么。来:指入蜀。
(18)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一夫”两句:《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文选》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一夫:一人。当关:守关。莫开:不能打开。
(19)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或匪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匪,同“非”。
(20)朝:早上。吮:吸。
(21)锦城:成都古代以产棉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棉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市。
(22)咨嗟:叹息。

《蜀道难》拼音

诗词拼音

shǔ dào nán
蜀道难

yī xū xì, wēi hū gāo zāi! shǔ dào zhī nán,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án cóng jí yú fú, kāi guó hé máng rán!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ěr lái sì wàn bā qiān suì, bù yǔ qín sāi tōng rén yān.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xī dāng tài bái yǒu niǎo dào, kě yǐ héng jué é méi diān.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dì bēng shān cuī zhuàng shì sǐ, rán hòu tiān tī shí zhàn xiāng gōu lián.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shàng yǒu liù lóng huí rì zhī gāo biāo, xià yǒu chōng bō nì zhé zhī huí chuān.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huáng hè zhī fēi shàng bù dé guò, yuán náo yù dù chóu pān yuán.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pān yuán yī zuò: pān yuán
(攀援 一作:攀缘)
qīng ní hé pán pán, bǎi bù jiǔ zhé yíng yán luán.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mén shēn lì jǐng yǎng xié xī, yǐ shǒu fǔ yīng zuò cháng tàn.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wèn jūn xī yóu hé shí hái? wèi tú chán yán bù kě pān.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dàn jiàn bēi niǎo hào gǔ mù, xióng fēi cí cóng rào lín jiān.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yòu wén zǐ guī tí yè yuè, chóu kōng shān.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shǔ dào zhī nán,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shǐ rén tīng cǐ diāo zhū yán!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lián fēng qù tiān bù yíng chǐ, kū sōng dào guà yǐ jué bì.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fēi tuān bào liú zhēng xuān huī, pīng yá zhuǎn shí wàn hè léi.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qí xiǎn yě rú cǐ, jiē ěr yuǎn dào zhī rén hú wéi hū lái zāi! yě rú cǐ yī zuò: yě ruò cǐ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
jiàn gé zhēng róng ér cuī wéi, yī fū dāng guān, wàn fū mò kāi.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suǒ shǒu huò fěi qīn, huà wéi láng yǔ chái.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cháo bì měng hǔ, xī bì cháng shé mó yá shǔn xuè, shā rén rú má.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jǐn chéng suī yún lè, bù rú zǎo huán jiā.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shǔ dào zhī nán,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cè shēn xī wàng zhǎng zī ji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评析

《剑溪说诗》

太白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句,凡三叠。管子曰:“使海于有蔽,渠弥于有渚,纲山于有牢。”谷梁氏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一篇之中,三番叙述,愈见其妙。所谓“闭户造车,出门合辙”者也。

《唐诗援》

太白创体,空前绝后。诸说纷纷不一,然细观此诗,定为明皇幸蜀而作。萧说是。

《此木轩论诗汇编》

《蜀道难》、旧题也,太白为之,加奇肆耳。此千古绝调也,后人妄意学步,何其不知量也!“噫吁嚱,危乎高哉”,七字五句。 “连峰去天不盈尺”无理之极,俗本作“连峰入烟几千尺”,有理之极。无理之妙,妙不可言。有理之不妙,其不妙亦不可胜言。举此一隅,即是学诗家万金良药也。

《李太白诗醇》

严云:提“蜀道难”,篇中三致意;用“噫吁戏”三字起,非无谓。后人学袭,便成恶道。

《批选唐诗》

太白长歌,森秀飞扬,疾于风雨,本其才性独诣,非由人力。人所不及在此,诗教大坏亦在此。后生学步,奋猛亢厉之音作,而温柔敦厚之意尽,露才扬己,长慠负气、辞人所以多轻薄,由来远已。嗟乎,西日东流,又岂人力哉!但可谓之唐体而已矣。

《四溟诗话》

九言体,无名氏拟之曰:“昨夜西风摇落千林梢,渡头小舟卷入寒塘坳。”声调散缓而无气魄。惟太白上篇突出两句,殊不可及,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是也。

《批选唐诗正声》

辞旨深远,雄浑飘逸,杜子美所不可到。欧阳子以《庐山高》方之,殊为哂。

《王文简古诗平仄论》

(七言古)又有长短句者,唐惟李太白多有之,然不必学。如《蜀道难》……效之而无其才,洵难免沧溟“英雄欺人”之诮。

《载酒园诗话又编》

《蜀道难》一篇,真与河岳并垂不朽。即起句“噫吁戏,危沪高哉”七字,如累棋架卵,谁敢并于一处?至其造句之妙:“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扯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虚转石万壑雷。”每读之。剑阁、阴平、如在目前。又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不惟刘璋、李势恨事如见,即孟知祥一辈亦逆揭其肺肝。此真诗之有关系者,岂特文词之雄!

《网师园唐诗笺》

造语奇险(“地崩山摧”二句下)。玩此,为明皇幸蜀作无疑(“问君西游”句下)。兜来何等力量。(“其险”句下)!高文险语,动魄惊心(“磨牙”二句下)。主意在此(“不如”句下)。

《诗源辨体》

屈原《离骚》本千古辞赋之宗,而后人摹仿盗袭,不胜厌饫……至《远别离》、《蜀道难》、《天姥吟》,则变幻恍惚,尽脱蹊径,实与屈子互相照映。

《唐音审体》

篇中三言蜀道之难,所谓一唱三叹也。突然以嗟叹起,嗟叹结,创格也。

《放胆诗》

太白《蜀道难》、《远别离》等篇出鬼入冲,惝恍莫测。

《唐音癸签》

《蜀道难》自是古曲,梁陈作者,止言其险,时不及其他。白则兼采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夬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等语用之,为恃险割据与羁留佐逆者著戒。惟其海说事理,故苞括大,而有合乐府讽世立教本旨。若第取一时一人事实之,反失之细而不足味矣。

《唐诗镜》

《蜀道难》近赋体,魁梧奇谲,知是伟大。

《唐诗别裁》

笔阵纵撗,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任华,卢仝辈仿之,适得其怪耳,太白所以为仙才也。

《唐风定》

变幻神奇,仙而不鬼,长吉魔语视之何如?亘古代无能仿象,才涉意即入长吉魔中矣。通篇奇险,不涉旁意,不参平调,其胜《天姥》、《鸣皋》以此。

《木天禁语》

七言长古篇法……旧题乃篇末一、二句缴上起句,又谓之“顾首”、如《蜀道难》、《古别离》、《洗兵马行》是也。

《唐诗品汇》

刘须溪云:妙在起伏,其才思放肆,语次崛奇,自不在言。

《增订唐诗摘钞》

倏起倏落,忽虚忽实。真如烟水杳渺,绝世奇文也。

《本事诗》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孕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滴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足称誉光赫。

《而庵说唐诗》

“尔来四万八千岁”,此云总非实据也。人言文人无实语,而不知文章家妙在跌宕;每说到已甚,太白用此,正跌宕法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再一提,此句妙有关锁,上来笔气纵横,逸宕不如此,则散无统束矣。“锦城虽云乐”:上面说到蜀如此可惊、可畏,而忽下一“乐”字,妙极。“不如早还家”:此虽是乐,不可久居,“不如早还家”之句尤乐也。文势至此甚紧,必须一放,方得宽转,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复提此句为结束,妙。篇中凡三见,与《庄子·逍遥游》叙鲲鹏同。吾尝谓作长篇古诗,须读《庄子》、《史记》。子美歌行纯学《史记》,太白歌行纯学《庄子》。故两先生为歌行之双绝,不诬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一夫当关”四句,设意外之忧;“朝避猛虎”四句,指阶见之恐,见变生肘腋,地终不可居。总言蜀道之难也。劈空落想,窍凿幽发,应使笔墨生而混沌死。

《蜀道难》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蜀道难》:古乐府曲名,属《相和歌·瑟调曲》,古代诗人常用来描写蜀地道路的艰难。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一说:《蜀道难》自是古曲,梁、陈作者,止言其险,而不及其他。(李)白则兼采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等语用之,为恃险割据与羁留在佐逆者著戒。”壮士死:传说秦惠玉嫁五美女给蜀,蜀国派五位壮士去迎接,返至梓关,遇山崩,五壮士被压死,五美女上山化为石。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象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

诗词赏析

整体评析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

  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整体把握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唐玄宗年后,742~756)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李白 古诗》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

网络点评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天宝元年至三年(742至744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李白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701年1月16日-762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