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 杜甫

创作时间:770年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韵脚:"文"韵


岐王宅里寻常1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1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2又逢君。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江南逢李龟年》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是:一作值

词典引注

1寻常[xún cháng]: (4).经常;

【引】平时。 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诗:“ 岐王 宅里寻常见, 崔九 堂前几度闻。”《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婿,教妾寻常独自眠。”《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 李主管 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 冰心 《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

2落花时节[luò huā shí jié]: 指暮春季节。

【引】 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诗:“正是 江 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宋 辛弃疾 《上西平·送杜叔高》词:“ 江 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清 纳兰性德 《风流子·秋郊射猎》词:“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忆吹箫。” 毛泽东 《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江南逢李龟年》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770年;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江南逢李龟年》翻译

AI智能翻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正是江南好风景,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古诗词翻译

翻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江南逢李龟年》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1.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3.寻常:经常。
4.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5.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6.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7.君:指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拼音

诗词拼音

jiāng nán féng lǐ guī nián
江南逢李龟年

qí wáng zhái lǐ xún cháng jiàn, cuī jiǔ táng qián jǐ dù wén.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zhèng shì jiāng nán hǎo fēng jǐng, luò huā shí jié yòu féng jūn.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评析

《杜诗说》

此诗与《剑器行》同意。今昔盛衰之感,言外*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龙标、供奉操笔,亦无以过。乃知公于此体,非不能为正声,直不屑耳。有目公七言绝句为别调者,亦可持此解嘲矣。

《李杜诗选》

刘曰:兴来感旧,不觉真率自然。

《唐诗笺注》

“落花时节又逢君”,多少盛衰今昔之思!上二句是追旧,下二句是感今,却不说尽,偏着“好风景”三字,而意含在“正是”字、“又”字内。

《义门读书记》

四句浑浑说去,而世运之盛衰,年华之迟暮,两人之流落,俱在言表。

《诗境浅说续编》

少陵为诗家泰斗,人无间言,而皆谓其不长于七绝。今观此诗,馀味深长,神韵独绝,虽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刘禹锡之“潮打空城”,群推绝唱者,不能过是。此诗以多少盛衰之感,千万语无从*起,皆于“又逢君”三字之中,蕴无穷酸泪。

《杜诗镜铨》

邵云:子美七绝,此为压卷。

《木天禁语》

绝句篇法:藏咏。

《唐诗近体》

含意未伸,有案无断;而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唐诗从绳》

无限深情,俱藏裹于数虚字之内,真妙作也。

《唐诗别裁》

含意未伸,有案无断。

《云溪友议》

明皇帝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伶官:张野狐觱栗、雷海青琵琶、李龟年唱歌、公孙大娘舞剑……唯李龟年奔泊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法易简录》

少陵七绝多类《竹枝》体,殊失正宗。此诗纯用止锋、藏锋,深得绝句之味。

《唐宋诗醇》

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一篇《琵琶行》矣。“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刘禹锡之婉情;“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温庭筠之哀调。以彼方此,何其超妙!此千秋绝调也。

《唐诗摘钞》

一、二总藏一“歌”字。“江南”字见地,“落花时节”见时,四字将“好风景”三字衬润一层。“正是”字、“又”字紧醒前二句,明“岐宅”、“崔堂”听歌之时,无非“好风景”之时也。今风景不殊,而回思天宝之盛,已如隔世,流离异地,旧人相见,亦复何堪?无限深情,俱藏于数虚字之内。杜有此七言绝而选者多忽之,信识真者之少也。

《唐诗评注读本》

王文濡曰:上二句极言其宠遇之隆,下二句陡然一转,以见盛衰不同,伤龟年亦所以自伤也。

《江南逢李龟年》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 ...

诗词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原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 ...

诗词解评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历代好评众多,如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唐宋诗醇》也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白居易)一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绝调也。”清代黄生《杜诗说》评论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操笔,亦无以过。乃知公于此体,非不能为正声,直不屑耳。有目公七言绝句为别调者,亦可持此解嘲矣。”

网络点评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大历四年三月杜甫离开岳阳到潭州,居留到第二年春天,和流落江、潭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云溪友议》载:“明皇帝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伶官:张野狐觱栗、雷海青琵琶、李龟年唱歌、公孙大娘舞剑……唯李龟年奔泊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落花时节又逢君。’” ...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杜甫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712年2月12日-770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