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代] 杜甫
创作时间:761年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韵脚:"齐"韵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1娇莺恰恰2啼。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标注
词典引注
1自在[zì zài]: (1).安闲自得,
【引】身心舒畅。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宋 梅尧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戢戢后池鱼,随波去难留,扬鬐虽自在,江上多网钩。”《红楼梦》第一○九回:“ 贾母 众人听了,心中好不自在。”
2恰恰[qià qià]: (3).象声词。
【引】莺啼声。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春愁》曲:“景中情谁唤起,听西园恰恰莺啼。” 清 沈湘云 《踏莎行·送春》词:“恰恰莺啼,喃喃燕语,商量欲倩东君住。”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背景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翻译
AI智能翻译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由自在的娇媚可爱,美妙无比。
古诗词翻译
翻译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ī):小路。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娇:可爱的样子。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拼音
诗词拼音
jiāng pàn dú bù xún huā qí liù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huáng sì niáng jiā huā mǎn qī, qiān duǒ wàn duǒ yā zhī d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liú lián xì dié shí shí wǔ, zì zài jiāo yīng qià qià tí.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评析
《读杜心解》
《杜诗详注》
《杜臆》
《岘佣说诗》
《东坡题跋》
《杜诗镜铨》
《诗境浅说续编》
《唐诗笺注》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鉴赏
诗词赏析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 ...
杜甫的其他诗词
-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
楚岸行将老,巫山坐复春。病多犹是客,谋拙竟何人。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荣光悬日月,赐与出金银。愁寂鸳行断,参差虎穴邻。西江元下蜀,北斗故临秦。散地逾高枕,生涯脱要津。天边梅柳树,相见几回新。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