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唐代] 温庭筠
韵脚:"阳"韵
晨起动征铎1,客行2悲故乡。
鸡声茅店3月,人迹板桥4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5明驿墙6。
因思杜陵梦,凫雁7满回塘8。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商山早行》标注
词典引注
1征铎[zhēng duó]: 远行车马所挂的铃。
【引】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明 高启 《倦寻芳·晓鸡》词:“征铎车前都已动,朝衣灯下应初着。”《随园诗话》卷一引 清 洪升 《晓行》诗:“四野绝无人,但闻征铎响。”
2客行[kè xíng]: 离家远行,
【引】在外奔波。《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作》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州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明 吴骐 《感时节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客行愁道路,时事虑萧墙, 蓟 北非吾土, 秦 中亦客乡。”
3茅店[máo diàn]: 用茅草盖成的旅舍。
【引】言其简陋。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宋 杨万里 《不寐》诗:“忽思春雨宿茅店,最苦仆夫催去程。” 明 沈鲸《双珠记·辕门遇友》:“暮宿月留茅店影,晓行鸡弄竹窗声。” 姚雪垠 《长夜》十三:“岗下边有几家茅店。”
4板桥[bǎn qiáo]: 木板架设的桥。
【引】《墨子·备城门》:“为斩县梁,聆穿,断城以板桥。” 孙诒让 间诂:“连板为桥,架之城堑以便往来。”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浑河》:“跨河板桥甚敧,行者率猿臂渡,毛骨尽竦。”《红楼梦》第十七回:“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
5枳花[zhǐ huā]: 枳树之花。
【引】 唐 雍陶 《寄襄阳章孝标》诗:“闻说小斋多野意,枳花阴里麝香眠。”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明 何景明 《画山水》诗:“枳花竹叶春江曲,江头无人水空绿。”
6驿墙[yì qiáng]: 驿舍的围墙。
【引】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7凫雁[fú yàn]: (2).鸭与鹅。
【引】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因思 杜陵 梦,凫雁满回塘。”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近东即 迎祥池 ,夹岸垂杨、菰蒲、莲荷,凫雁游泳其间。”
8回塘[huí táng]: (2).回曲的水池。 南朝 梁简文帝 《入溆浦诗》:“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
【引】”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因思 杜陵 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背景
创作背景
《商山早行》翻译
AI智能翻译
槲叶落山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明释墙作一次:照骚墙)
因思杜陵梦,一群群野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
古诗词翻译
翻译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商山早行》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⑶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⑷枳花明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⑸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⑹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⑺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商山早行》拼音
诗词拼音
shāng shān zǎo xíng
商山早行
chén qǐ dòng zhēng duó, kè xíng bēi gù xiāng.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jī shēng máo diàn yuè, rén jī bǎn qiáo shuāng.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hú yè luò shān lù, zhǐ huā míng yì qiáng.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míng yì qiáng yī zuò: zhào yì qiáng
(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
yīn sī dù líng mèng, fú yàn mǎn huí táng.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评析
《葚原诗说》
《历代诗法》
《唐诗成法》
《唐诗笺注》
《诗薮》
《初白庵诗评》
《瀛奎律髓汇评》
《六一诗话》
《麓堂诗话》
《诗人玉屑》
《王直方诗话》
《唐诗隽》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唐诗快》
《唐诗分类绳尺》
《唐诗镜》
《唐二体诗评》
《唐律消夏录》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碛砂唐诗》
《苕溪渔隐丛话》
《唐诗别裁》
《商山早行》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 ...
诗词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 ...
温庭筠的其他诗词
-
白石青崖世界分,卷帘孤坐对氛氲。林间禅室春深雪,潭上龙堂夜半云。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
-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
高谈有伴还成薮,沈醉无期即是乡。已恨流莺欺谢客,更将浮蚁与刘郎。檐前柳色分张绿,窗外花枝借助香。所恨玳筵红烛夜,草玄寥落近回塘。
-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