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出自:[唐代]李白所作《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
拼音:qiū fēng chuī bù jìn , zǒng shì yù guān qíng 。
诗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繁体:秋風吹不儘,總是玉關情。
翻译: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引用标注
1一片[yī piàn]: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引】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2万户[wàn hù]: (2).万家;万室。万,
【引】极言其多。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捣衣[dǎo yī]: 捣衣:古时衣服常由纨素一类织物制作,质地较为硬挺,须先置石上以杵反复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后亦泛指捶洗。
【引】 南朝 齐 谢朓 《秋夜》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宋 葛天民 《春怀》诗:“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捣衣平正石。” 清 陈维嵩 《瑶花·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词:“金闺瑟瑟,正青砧隔院捣衣才罢。”
4玉关情[yù guān qíng]: 指戍边征人思乡之情。
【引】 唐 李白 《子夜吴歌》:“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 玉关 情。” 宋 陆游 《送刘戒之东归》诗:“残日半竿 斜谷 路,西风万里 玉关 情。” 明 张煌言 《满江红·怀岳武穆》词:“模糊吹出 玉关 情,声凄切。”参见“ 玉关人老 ”。
5胡虏[hú lǔ]: 秦 汉 时称 匈奴 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引】《汉书·晁错传》:“臣闻 汉 兴以来, 胡 虏数入边地。”《汉书·王莽传中》:“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虏,无异口中蚤虱。”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 血。”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当流贼内乱之时,而胡虏不侵,犹能支也;设使胡虏又大举入寇, 李公 等必束手无策矣。” 太平天国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秋】字的诗句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 --- [唐代]李商隐《写意》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 [唐代]沈佺期《游少林寺》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宋代]范仲淹《渔家傲•麟州秋思》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都扫荡一天云物。挟客凭高西风外,暮鸢飞不尽秋空碧。 --- [宋代]魏了翁《贺新郎(九日席上呈诸友)》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 --- [唐代]刘得仁《村中闲步》
诗词飞花令:包含【情】字的诗句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标注
词典引注
1一片[yī piàn]: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引】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2万户[wàn hù]: (2).万家;万室。万,
【引】极言其多。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捣衣[dǎo yī]: 捣衣:古时衣服常由纨素一类织物制作,质地较为硬挺,须先置石上以杵反复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后亦泛指捶洗。
【引】 南朝 齐 谢朓 《秋夜》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宋 葛天民 《春怀》诗:“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捣衣平正石。” 清 陈维嵩 《瑶花·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词:“金闺瑟瑟,正青砧隔院捣衣才罢。”
4玉关情[yù guān qíng]: 指戍边征人思乡之情。
【引】 唐 李白 《子夜吴歌》:“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 玉关 情。” 宋 陆游 《送刘戒之东归》诗:“残日半竿 斜谷 路,西风万里 玉关 情。” 明 张煌言 《满江红·怀岳武穆》词:“模糊吹出 玉关 情,声凄切。”参见“ 玉关人老 ”。
5胡虏[hú lǔ]: 秦 汉 时称 匈奴 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引】《汉书·晁错传》:“臣闻 汉 兴以来, 胡 虏数入边地。”《汉书·王莽传中》:“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虏,无异口中蚤虱。”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 血。”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当流贼内乱之时,而胡虏不侵,犹能支也;设使胡虏又大举入寇, 李公 等必束手无策矣。” 太平天国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