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出自:[唐代]李白所作《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

拼音:qiū fēng chuī bù jìn , zǒng shì yù guān qíng 。

诗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繁体:秋風吹不儘,總是玉關情。

翻译: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AI解读 (小程序端已接入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点击下面链接快捷进入小程序与AI对话)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原文

[唐代] 李白

长安一片1月,万户2捣衣3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4

何日平胡虏5?良人罢远征。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引用标注

1一片[yī piàn]: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引】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2万户[wàn hù]: (2).万家;万室。万,

【引】极言其多。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捣衣[dǎo yī]: 捣衣:古时衣服常由纨素一类织物制作,质地较为硬挺,须先置石上以杵反复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后亦泛指捶洗。

【引】 南朝 齐 谢朓 《秋夜》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宋 葛天民 《春怀》诗:“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捣衣平正石。” 清 陈维嵩 《瑶花·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词:“金闺瑟瑟,正青砧隔院捣衣才罢。”

4玉关情[yù guān qíng]: 指戍边征人思乡之情。

【引】 唐 李白 《子夜吴歌》:“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 玉关 情。” 宋 陆游 《送刘戒之东归》诗:“残日半竿 斜谷 路,西风万里 玉关 情。” 明 张煌言 《满江红·怀岳武穆》词:“模糊吹出 玉关 情,声凄切。”参见“ 玉关人老 ”。

5胡虏[hú lǔ]: 秦 汉 时称 匈奴 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引】《汉书·晁错传》:“臣闻 汉 兴以来, 胡 虏数入边地。”《汉书·王莽传中》:“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虏,无异口中蚤虱。”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 血。”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当流贼内乱之时,而胡虏不侵,犹能支也;设使胡虏又大举入寇, 李公 等必束手无策矣。” 太平天国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秋】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情】字的诗句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标注

词典引注

1一片[yī piàn]: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引】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2万户[wàn hù]: (2).万家;万室。万,

【引】极言其多。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捣衣[dǎo yī]: 捣衣:古时衣服常由纨素一类织物制作,质地较为硬挺,须先置石上以杵反复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后亦泛指捶洗。

【引】 南朝 齐 谢朓 《秋夜》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宋 葛天民 《春怀》诗:“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捣衣平正石。” 清 陈维嵩 《瑶花·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词:“金闺瑟瑟,正青砧隔院捣衣才罢。”

4玉关情[yù guān qíng]: 指戍边征人思乡之情。

【引】 唐 李白 《子夜吴歌》:“ 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 玉关 情。” 宋 陆游 《送刘戒之东归》诗:“残日半竿 斜谷 路,西风万里 玉关 情。” 明 张煌言 《满江红·怀岳武穆》词:“模糊吹出 玉关 情,声凄切。”参见“ 玉关人老 ”。

5胡虏[hú lǔ]: 秦 汉 时称 匈奴 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引】《汉书·晁错传》:“臣闻 汉 兴以来, 胡 虏数入边地。”《汉书·王莽传中》:“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虏,无异口中蚤虱。”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 血。”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当流贼内乱之时,而胡虏不侵,犹能支也;设使胡虏又大举入寇, 李公 等必束手无策矣。” 太平天国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背景

创作背景

  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里有《子夜四时歌》,李白这组诗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其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评析

《唐诗评选》

前四语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唐诗镜》

有味外味。每结二语,馀情馀韵无穷。“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此入感叹语意,非为万户砧声赋也。

《西圃诗说》

苄太山《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唐宋诗醇》

一气浑成。有删末二句作绝句者,不见此女贞心亮节,何以风世历俗?吴昌祺曰:万户砧声,风吹不尽,而其情则同,亦婉而深矣。

《唐诗归》

钟云:毕竟是唐绝句妙境,一毫不像晋宋。然求像,则非太白矣。

《唐诗广选》

蒋仲舒曰:前四语便是最妙绝句。

《说诗晬语》

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

《姜斋诗话》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

《唐诗别裁》

不言朝家之黩武,而言胡虏之未平、立言温厚。

《批选唐诗》

歛然起,悄然往,故自翩翩。

《唐诗直解》

不恨朝廷黩武,但言胡虏未平,深得风人之旨。

《唐诗训解》

此为戍妇之词,以讥当时战征之苦也。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701年1月16日-762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