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拼音为zhèng, 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六, 邑部, 《说文解字》原文: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从邑奠聲。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直正切
【郑】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从邑奠聲。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从邑奠聲。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直正切
《说文解字注》
京兆縣。二志同。今陜西同州府華州州城北有故鄭城。周厲王子友所封。前志曰。周宣王弟鄭桓公邑。从邑。奠聲。直正切。十一部。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桓公友之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取虢鄶鄢蔽補丹依疇歷華十邑之地。右雒左濟。前華後河。食溱洧焉。從其故名曰鄭。至漢爲河南郡新鄭。二志同。今河南開封府新鄭縣西有故鄭城。
汉辞宝注解
【郑】字《说文解字》未收录汉字“郑”,以上内容为“郑”的繁体字“鄭”字头。
『从邑,奠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邑】为形旁,【奠】为声旁。
【郑】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奠聲』,即形声字中【奠】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直正』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郑】字本义为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郑】字造字法为形声:从阝、关声。
【郑】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关 阝”。
【郑】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六, 邑部, 现代部首为阝, 笔画为8画。
【郑】字异体字:鄭 。
(注)参考资料:以上【郑】字释义《说文解字》许慎原文为依据后世流传版本还原东汉许慎原稿,《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为清代陈昌治依北宋徐铉『大徐本』重刊刻本《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为清代段玉裁以『大徐本』为底稿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