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好客】《史记.汲郑列传》:'郑当时者,字庄……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徧。'后用为好客之典。
【郑】字本义为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郑】字造字法为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
【郑】字五行属火, 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关 阝”。
【郑】字拼音为zhèng, 部首为阝, 笔画为8画, 笔顺为“丶ノ一一ノ丶フ丨”。
【郑】字五笔为UDBH, 郑码为UAGY, 仓颉码为TKNL, 四角码为87827, 电码为6774。
【郑】字Unicode码为U+90D1,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郑】字属《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之常用字, 属《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
【郑】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郑】字典释义(zhèng)
郑基本解释 例证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2 姓。
郑详细解释 引证
郑
鄭 zhèng
〈名〉
【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造字法】: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
1 同本义 ([En.] Zheng state)
【引】
1 《说文》:郑,京兆县, 周厉王子 友所封。从邑,奠声。 宗周之灭, 郑徙 缯洧之上,今 新郑是也。
2 《穆天子传》:至于南郑。 此旧郑也。
3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
2 周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在今陕西华县境。其后犬戎杀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武公迁居东都畿内,都新郑,即春秋之郑国。战国时为韩所灭。
【例】
又如:郑声(郑国音乐);郑风(《诗》十五国风之一);郑国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
3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后与所谓雅乐对举,指与雅乐相背的“淫邪之音” ([En.] wanton music)
【引】
1 《惟皇诫德赋》:改华服以就紫,变雅音而入郑。
【例】
又如:郑音(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4 姓
郑
鄭 zhèng
〈形〉
1 郑重;慎重 ([En.] solemn)
【引】
1 《广雅》:郑,重也。
2 《汉书·王莽传》: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
【例】
又如:郑重其事(对某件事持慎重、认真、严肃的态度)
郑(zhèng)字组词 更多组词...
郑(zhèng)字开头词语
- 郑工捐
- 郑六
- 郑声乱雅
- 郑庄驿
- 郑老
- 郑律成
- 郑卫之音
- 郑卫桑间
- 郑樱桃
- 郑笺
- 郑人实履
- 郑女花
- 郑白
- 郑氏虫
- 郑圃
- 郑卫之声
- 郑谷
- 郑人买履
- 郑燮
- 郑璞
- 郑绵
- 郑重
- 郑司农
- 郑贾
- 郑旗
- 郑重其事
- 郑丘缓
- 郑人争年
- 郑州梨
- 郑三絶
- 郑五
- 郑乡
- 郑鼠
- 郑风
- 郑音
- 郑重语
- 郑国三良
- 郑女
- 郑昭宋聋
- 郑环
- 郑公乡
- 郑生
- 郑氏羣虎
- 郑事道
- 郑虔三绝
- 郑孔
- 郑曲
- 郑国渠
- 郑服
- 郑王
郑(zhèng)字结尾词语
(注)参考资料:以上【郑】字释义主要参考 《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