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砂大石相磨治


出自:[唐代]李商隐所作《韩碑》

拼音:cū shā dà shí xiāng mó zhì 。

诗句:粗砂大石相磨治。

繁体:粗砂大石相磨治。

上一句:长绳百尺拽碑倒,

下一句:公之斯文若元气,


《韩碑》原文

[唐代] 李商隐

......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1丈字如斗2,负以灵鳌10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11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12孔鼎13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皇14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15

......

《韩碑》又作批注

1三:一作二

2斗:一作手

《韩碑》引用标注

1法宫[fǎ gōng]: 宫室的正殿,古代帝王处理政事之处。

【引】《汉书·晁错传》:“臣闻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法宫,路寝正殿也。”《汉书·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 唐 颜师古 注:“法坐,正坐也,听朝之处,犹言法宫、法驾也。”宫,一本作“ 官 ”。 唐 李商隐 《韩碑》诗:“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清 钱谦益 《四川雅州名山县知县刘尔宗授文林郎制》:“朕虽在明堂法宫之中, 黎 风 雅 雨夷獠杂处之民,未尝不食坐见之也。”

2封狼[fēng láng]: (1).大狼。借指奸恶之人。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淮西 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康有为 《读〈史记刺客传〉》诗:“封狼当道狐凭社,竟卖中原起沸波。”

3长戈[cháng gē]: (1).一种古代兵器。

【引】长柄的戈。 唐 李商隐 《韩碑》诗:“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金 赵秉文 《庐州城下》诗:“利镞穿 吴 甲,长戈断 楚 缨。” 清 周岐 《塞下曲》:“横角夜吹闻四野,长戈朝试解重围。”

4阴风[yīn fēng]: (2).隐含杀伐之气的风。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阴风西北来,惨澹随 回鹘 。” 唐 李商隐 《韩碑》诗:“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淡天王旗。”

5牙爪[yá zhǎo]: (2).比喻勇士或武将。

【引】 唐 李德裕 《扶风马公神道碑铭》:“备牙爪则数逾十万,竭心膂则酬必九迁。”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愬 武 古 通 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汝曹悉皆天下精兵之髓,实吾之股肱牙爪。”

6濡染[rú rǎn]: (3).浸湿。常指运笔写字作画。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公退斋戒坐小閤,濡染大笔何淋漓!”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紫姑大书字》:“墨浆以大器贮,备濡染也。” 明 高濂 《玉簪记·手谈》:“[外]仙姑手中佳扇,为何无人题写?[旦]欲求足下濡染,未敢轻渎。” 郭沫若 《木笔》诗:“蘸足紫墨水,好向纸上写新诗,问谁在濡染大笔,这样地淋漓?”

7淋漓[lín lí]: (4).形容酣畅。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宋 陆游 《哀郢》诗之二:“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玉娇梨》第九回:“只见楮砚中信笔淋漓,不消数刻工夫早已做成一套时曲。” 老舍 《贫血集·不成问题的问题》:“他发誓,要好好地,痛快淋漓地写几篇文字,把那些有名的画家、音乐家、文学家,都骂得一个小钱也不值!”

8点窜[]: 删改;

【引】修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日,公又与 遂 书,多所点窜。”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清 平步青 《霞外捃屑·杂觚·幕府拟稿》:“ 曾文正公 大事章奏,必令幕府诸贤,各创一稿,然后审择点窜。”

9涂改[tú gǎi]: 抹去或用白粉涂在原来的字或画上,重新写或画。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余尝借观,皆 坡 ( 苏东坡 )亲笔,凡有涂改,即押字于下,而用台印。” 鲁迅 《〈嵇康集〉序》:“后又有 朱 校二次,亦据刻本,凡先所幸免之字,辄复涂改,使悉从同。”

10灵鳌[líng áo]: 神话传说中的巨龟。

【引】语出《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王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鳌,背负 蓬莱之山 而抃舞。” 三国 魏 曹植 《远游篇》:“灵鳌戴 方丈 ,神岳俨嵯峨!”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当时补天馀,偶堕灵鳌背。”

11磨治[mó zhì]: (1).打磨治理。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金龙砚》:“后其孙于京师得铁镜,背铭高古,有道人请为磨治。” 清 恽敬 《张皋文墓志铭》:“今皇帝加上列圣尊号, 盛京 太庙旧藏宝,例遣官磨治,篆所加尊号,刻入之。”

12汤盘[tāng pán]: (1).《礼记·大学》:“ 汤 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孔颖达 疏:“ 汤 之盘铭者, 汤 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必于沐浴之者,戒之甚也。”后以“汤盘”为自警之典。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汤 盘 孔 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词。”

13孔鼎[kǒng dǐng]: 正考父 庙之鼎。 正考父 系 孔子 先祖。

【引】《左传·昭公七年》:“及 正考父 佐 戴 、 武 、 宣 ,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 杜预 注:“ 考父 庙之鼎。”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汤 盘 孔 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宋 欧阳修 《集古录目序》:“ 汤 盘, 孔 鼎, 岐阳 之鼓, 岱山 、 邹邑 、 会稽 之刻石……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

14圣皇[shèng huáng]: 对皇帝的尊称。

【引】 汉 班固 《东都赋》:“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将朝圣皇,匪敢晏宁。”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旧唐书·房琯传》:“ 琯 昨于南朝为圣皇制置天下,乃以 永王 为 江南 节度, 颍王 为 剑南 节度, 盛王 为 淮南 节度。”

15淳熙[chún xī]: 亦作“淳熙”。 淳正熙洽。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宋 范仲淹 《体仁足以长人赋》:“君非仁,则曷享于推戴;人非长,则宁致于淳熙?”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若大臣身任封疆,不能使地方日有起色、风俗日见淳熙,何以膺节钺而无愧乎?”

16攀追[pān zhuī]: 攀比追随;

【引】攀高追远。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清 薛福成 《〈合肥苏氏族谱〉序》:“夫攀追先民于旷远之世,于实无徵,于义无取。”

诗词飞花令

《韩碑》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三:一作二

2斗:一作手

词典引注

1法宫[fǎ gōng]: 宫室的正殿,古代帝王处理政事之处。

【引】《汉书·晁错传》:“臣闻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法宫,路寝正殿也。”《汉书·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 唐 颜师古 注:“法坐,正坐也,听朝之处,犹言法宫、法驾也。”宫,一本作“ 官 ”。 唐 李商隐 《韩碑》诗:“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清 钱谦益 《四川雅州名山县知县刘尔宗授文林郎制》:“朕虽在明堂法宫之中, 黎 风 雅 雨夷獠杂处之民,未尝不食坐见之也。”

2封狼[fēng láng]: (1).大狼。借指奸恶之人。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淮西 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康有为 《读〈史记刺客传〉》诗:“封狼当道狐凭社,竟卖中原起沸波。”

3长戈[cháng gē]: (1).一种古代兵器。

【引】长柄的戈。 唐 李商隐 《韩碑》诗:“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金 赵秉文 《庐州城下》诗:“利镞穿 吴 甲,长戈断 楚 缨。” 清 周岐 《塞下曲》:“横角夜吹闻四野,长戈朝试解重围。”

4阴风[yīn fēng]: (2).隐含杀伐之气的风。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阴风西北来,惨澹随 回鹘 。” 唐 李商隐 《韩碑》诗:“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淡天王旗。”

5牙爪[yá zhǎo]: (2).比喻勇士或武将。

【引】 唐 李德裕 《扶风马公神道碑铭》:“备牙爪则数逾十万,竭心膂则酬必九迁。”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愬 武 古 通 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汝曹悉皆天下精兵之髓,实吾之股肱牙爪。”

6濡染[rú rǎn]: (3).浸湿。常指运笔写字作画。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公退斋戒坐小閤,濡染大笔何淋漓!”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紫姑大书字》:“墨浆以大器贮,备濡染也。” 明 高濂 《玉簪记·手谈》:“[外]仙姑手中佳扇,为何无人题写?[旦]欲求足下濡染,未敢轻渎。” 郭沫若 《木笔》诗:“蘸足紫墨水,好向纸上写新诗,问谁在濡染大笔,这样地淋漓?”

7淋漓[lín lí]: (4).形容酣畅。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宋 陆游 《哀郢》诗之二:“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玉娇梨》第九回:“只见楮砚中信笔淋漓,不消数刻工夫早已做成一套时曲。” 老舍 《贫血集·不成问题的问题》:“他发誓,要好好地,痛快淋漓地写几篇文字,把那些有名的画家、音乐家、文学家,都骂得一个小钱也不值!”

8点窜[]: 删改;

【引】修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日,公又与 遂 书,多所点窜。”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清 平步青 《霞外捃屑·杂觚·幕府拟稿》:“ 曾文正公 大事章奏,必令幕府诸贤,各创一稿,然后审择点窜。”

9涂改[tú gǎi]: 抹去或用白粉涂在原来的字或画上,重新写或画。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余尝借观,皆 坡 ( 苏东坡 )亲笔,凡有涂改,即押字于下,而用台印。” 鲁迅 《〈嵇康集〉序》:“后又有 朱 校二次,亦据刻本,凡先所幸免之字,辄复涂改,使悉从同。”

10灵鳌[líng áo]: 神话传说中的巨龟。

【引】语出《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王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鳌,背负 蓬莱之山 而抃舞。” 三国 魏 曹植 《远游篇》:“灵鳌戴 方丈 ,神岳俨嵯峨!”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当时补天馀,偶堕灵鳌背。”

11磨治[mó zhì]: (1).打磨治理。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金龙砚》:“后其孙于京师得铁镜,背铭高古,有道人请为磨治。” 清 恽敬 《张皋文墓志铭》:“今皇帝加上列圣尊号, 盛京 太庙旧藏宝,例遣官磨治,篆所加尊号,刻入之。”

12汤盘[tāng pán]: (1).《礼记·大学》:“ 汤 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孔颖达 疏:“ 汤 之盘铭者, 汤 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必于沐浴之者,戒之甚也。”后以“汤盘”为自警之典。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汤 盘 孔 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词。”

13孔鼎[kǒng dǐng]: 正考父 庙之鼎。 正考父 系 孔子 先祖。

【引】《左传·昭公七年》:“及 正考父 佐 戴 、 武 、 宣 ,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 杜预 注:“ 考父 庙之鼎。”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汤 盘 孔 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宋 欧阳修 《集古录目序》:“ 汤 盘, 孔 鼎, 岐阳 之鼓, 岱山 、 邹邑 、 会稽 之刻石……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

14圣皇[shèng huáng]: 对皇帝的尊称。

【引】 汉 班固 《东都赋》:“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将朝圣皇,匪敢晏宁。”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旧唐书·房琯传》:“ 琯 昨于南朝为圣皇制置天下,乃以 永王 为 江南 节度, 颍王 为 剑南 节度, 盛王 为 淮南 节度。”

15淳熙[chún xī]: 亦作“淳熙”。 淳正熙洽。

【引】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宋 范仲淹 《体仁足以长人赋》:“君非仁,则曷享于推戴;人非长,则宁致于淳熙?”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若大臣身任封疆,不能使地方日有起色、风俗日见淳熙,何以膺节钺而无愧乎?”

16攀追[pān zhuī]: 攀比追随;

【引】攀高追远。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清 薛福成 《〈合肥苏氏族谱〉序》:“夫攀追先民于旷远之世,于实无徵,于义无取。”

《韩碑》评析

《诗源辨体》

(义山)七言唯《韩碑》、《安平公》二诗稍类退之,而《韩碑》为工。

《唐诗别裁》

晚唐人古诗,秾鲜柔媚,近诗馀矣。即义山七古,亦以辞胜。独此篇,意则正正堂堂,辞则鹰扬风翙,在尔时如景星庆云,偶然一见。

《唐诗观澜集》

玉溪诗以纤丽胜,此独古质,纯以气行,而句奇语重,直欲上步韩碑,乃全集中第一等作。“封狼生䝙䝙生罴”,句奇。

《七言诗平仄举隅》

中间顿宕纡回,于此第五字用平处见之(“帝曰汝度”句下)。第四字变换者二句,皆极力摹仿韩公之撑住也。而前句以二“䝙”字相磨戛出之,尚不自觉;后句以“功”字撑出,又以“书”字硬接,则劲势到二十分矣。此句内五平问以二仄,而其势较前句之七平者更劲:是岂得以七仄、七平之例泥之乎(“咏神圣功”句下)!

《唐音审体》

诗咏韩碑,即用韩文叙事笔法。然是学韩文,非学韩诗也,识者辨之。

《彦周诗话》

李义山诗,字字锻炼,用事婉约,仍多近体,唯有《韩碑》诗一首是古体。有曰:“涂改《尧典》《舜典》字,点窜《清庙》《生民》诗。”岂立段碑时躁词耶?

《古欢堂集杂著》

李商隐《韩碑》一首,媲杜凌韩,音声节奏之妙,令人含咀无尽。每怪义山用事隐僻,而此诗又别辟一境,诗人莫测如此。

《网师园唐诗笺》

昌黎出人头地,正在句奇语重,咏韩诗便似韩笔,才人能事,无所不可。

《五朝诗善鸣集》

此大手笔也,出之纤浓艳丽之人,令人不测,非唯晚唐,亦初、盛、中有数文字。

《义门读书记》

可继《石鼓歌》,字字古茂,句句典雅,颂美之体,讽刺之遗也。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李义山《韩碑》,句奇语重,追步退之。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星心月口,忽变为伟调雄文,才人固不可测。

《选玉溪生诗补说》

淮西之役,晋公以宰相督师,则功罪系焉。韩碑归美天子,推重晋公,《春秋》法也,况碑文于愬功原未尝略,前人论之详矣。义山此摩昌黎酷肖。或云义山与段文昌之子成式交,故不敢贬段。愚谓诗取蕴藉,极力推重韩碑,则段碑自见,义山原未尝有讳也。若侈口诋段,岂复成风雅乎!

《李义山诗集辑评》

朱彝尊曰:题赋《韩碑》,诗定学韩文,神物之善变如此。纪昀:笔笔挺拔,步步顿挫,不肯作一流易语。

《古诗选•七言诗凡例》

杜七言千古标准,自钱、刘、元、白以来无能步趋者。贞元、元和间,学杜者唯韩文公一人耳……李义山《韩碑》一篇,直追昌黎。

《唐贤清雅集》

义山自负杜诗韩文,此篇即本碑体成诗。渔洋山人谓直追昌黎,愚意有过之无不及也。叙事简明,极似碑文。一路烟云缭绕,至此三峰连合,脱卸到作碑着重司马一层(“行军司马”句下)。众写得十分郑重,与后“拽碑倒”相激射点窜,确亦可谓大笔淋漓,句奇语重(“濡染大笔”句下)。大段排宕,至此“一落千丈强”;故意用“长绳”、“粗砂”、“大石”等字,增其气焰,亦自学韩得来(“长绳百尺”二句下)。仍用总束回应成章法,归重碑文作结。余尝言不熟《史记》法,不能作七古大篇。观此知非臆说,作七古最要紧是气,最好熟读千万遍,自然异人。

《载酒园诗话又编》

《韩碑》诗亦甚肖韩,仿佛《石鼓歌》气概,造语更胜之。

《中晚唐诗叩弹集》

义山古诗奇丽,有酷似长吉处,独此篇直追退之,荆公谓其得老杜藩篱,亦以近体言之耳。

《唐诗镜》

宏达典雅,其品不在《淮西碑》下。

《唐诗归》

钟云:特识(“此事不系”句下)。钟云:二语是此诗大主意(“点窜《尧典》”二句下)。钟云:文章定价,说得帝王无权(“公之斯文”二句下)。谭云:比例甚妙(“汤盘孔鼎”二句下)。钟云:一篇典谟、雅颂大文字,出自纤丽手中,尤为不测。潭云:文章语作诗,毕竟要看来是诗,不是文章。

《唐诗易简录》

七仄句作提笔,倍见峭劲,叠用“相”字,其和转筋脉在此,其古趣横生亦在此(“帝得圣相”句下)。

《艇斋诗话》

李义山诗雕镌,唯《咏平淮西碑》一篇,诗极雄健,不类常日作。如“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及“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等语,甚雄健。

《消寒诗话》

义山《韩碑》,在其诗中另自一体,直拟退之,殆复过之。

《野鸿诗的》

(李商隐)唯《韩碑》一首乃为可取,惜“彼何人哉轩与羲”句,恶劣不堪颂耳。

作者简介

李商隐,唐代,813-858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