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手拔鲸牙


出自:[唐代]韩愈所作《调张籍》

拼音:cì shǒu bá jīng yá ,

诗句:刺手拔鲸牙,

繁体:刺手拔鯨牙,

上一句:百怪入我肠。

下一句:举瓢酌天浆。


《调张籍》原文

[唐代] 韩愈

......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12

精诚忽交通,百怪13入我肠。

刺手14拔鲸牙,举瓢酌天浆15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

《调张籍》又作批注

1磨:一作摩

《调张籍》引用标注

1李杜[lǐ dù]: (5). 唐 李白 与 杜甫 的并称。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甫 旷放不自俭,好论天下事,高而不功。少与 李白 齐名,时号‘ 李 杜 ’”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李 杜 二公,诚为劲敌。 杜陵 沉郁雄深, 太白 豪逸宕丽。” 清 费锡璜 《〈友鸥堂集〉序》:“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苏 、 陆 间,则并驱争先。”

2群儿[qún ér]: 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

【引】《汉书·霍光传》:“ 武帝 遗诏封 金日磾 为 秺侯 , 上官桀 为 安阳侯 , 霍光 为 博陆侯 ……时卫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扬语曰:‘帝(病)﹝崩﹞, 忽 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群儿自相贵耳。’”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梁启超 《自励》诗:“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3谤伤[bàng shāng]: 诽谤中伤。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三:“公诗虽涉浅易,要是大才,殆与元气相侔,而狂吠之徒,仅能动笔,类敢谤伤。” 清 张尚瑗 《谒韩文公祠》诗:“谤伤与夸衒,两者均蠓蠛。”

4蚍蜉撼大树[pí fú hàn dà shù]: 蚂蚁摇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近有文侩,勾结小报,竟也作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亦作“蚍蜉撼大木”。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又 黄次伋 者,不知何许人,赋《评孟》诗十几篇,极诋 孟子 ,且及 子思 ……蚍蜉撼大木,多见不知量也。”亦省作亦省作“蚍蜉撼树”。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史通》:“要之,蚍蜉撼树,言匪由衷,柳翳隐形,志在避祸,千载之下,必有心知其意而莫逆者。”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5自量[zì liàng]: 估计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引】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今世人无 戴 阮 之自然,而效其倨慢,亦是丑女闇于自量之类也。” 唐 韩愈 《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诗之五:“仆少不自量,亦喜有所著。” 巴金 《家》二七:“我真太不自量了。”

6斧凿痕[fǔ záo hén]: (1).用斧凿削刻留下的痕迹。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7施手[shī shǒu]: 犹动手。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8垠崖[yín yá]: (1).犹悬崖。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垠崖划轩豁,巨壁争开张。”

9雷硠[léi láng]: (1).山崩声。形容声音的巨大。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想当施刃时,破碎惊雷硠。”

10金薤[jīn xiè]: (1).倒薤书的美称。喻文字之优美。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韩醇 注:“金薤,书也。古有薤叶书……言 李 杜 文章,播于金石云尔。” 宋 岳珂 《桯史·范碑诗跋》:“﹝ 柴中守 诗:﹞夜光照屋四座惊,金薤银钩真墨本。”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行间金薤披,毫端紫电驰。”

11取将[qǔ jiāng]: 拿取。

【引】将,助词。 唐 韩愈 《调张籍》诗:“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惑恐太阴黑,六丁下取将。”

12八荒[bā huāng]: 八方荒远的地方。

【引】《关尹子·四符》:“知夫此物如梦中物,随情所见者,可以凝精作物,而驾八荒。”《汉书·项籍传赞》:“并吞八荒之心。” 颜师古 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 唐 韩愈 《调张籍》诗:“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李大钊 《青春》:“ 秦 政 并吞八荒,统制四海,固一世之雄也。”

13百怪[bǎi guài]: (2).各种奇想。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14刺手[cì shǒu]: (1).犹探手。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15天浆[tiān jiāng]: (1).天上的饮料、浆汁。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刺手拔黥牙,举瓢酌天浆。”

诗词飞花令

《调张籍》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磨:一作摩

词典引注

1李杜[lǐ dù]: (5). 唐 李白 与 杜甫 的并称。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甫 旷放不自俭,好论天下事,高而不功。少与 李白 齐名,时号‘ 李 杜 ’”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李 杜 二公,诚为劲敌。 杜陵 沉郁雄深, 太白 豪逸宕丽。” 清 费锡璜 《〈友鸥堂集〉序》:“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苏 、 陆 间,则并驱争先。”

2群儿[qún ér]: 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

【引】《汉书·霍光传》:“ 武帝 遗诏封 金日磾 为 秺侯 , 上官桀 为 安阳侯 , 霍光 为 博陆侯 ……时卫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扬语曰:‘帝(病)﹝崩﹞, 忽 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群儿自相贵耳。’”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梁启超 《自励》诗:“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3谤伤[bàng shāng]: 诽谤中伤。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三:“公诗虽涉浅易,要是大才,殆与元气相侔,而狂吠之徒,仅能动笔,类敢谤伤。” 清 张尚瑗 《谒韩文公祠》诗:“谤伤与夸衒,两者均蠓蠛。”

4蚍蜉撼大树[pí fú hàn dà shù]: 蚂蚁摇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近有文侩,勾结小报,竟也作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亦作“蚍蜉撼大木”。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又 黄次伋 者,不知何许人,赋《评孟》诗十几篇,极诋 孟子 ,且及 子思 ……蚍蜉撼大木,多见不知量也。”亦省作亦省作“蚍蜉撼树”。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史通》:“要之,蚍蜉撼树,言匪由衷,柳翳隐形,志在避祸,千载之下,必有心知其意而莫逆者。”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5自量[zì liàng]: 估计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引】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今世人无 戴 阮 之自然,而效其倨慢,亦是丑女闇于自量之类也。” 唐 韩愈 《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诗之五:“仆少不自量,亦喜有所著。” 巴金 《家》二七:“我真太不自量了。”

6斧凿痕[fǔ záo hén]: (1).用斧凿削刻留下的痕迹。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7施手[shī shǒu]: 犹动手。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8垠崖[yín yá]: (1).犹悬崖。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垠崖划轩豁,巨壁争开张。”

9雷硠[léi láng]: (1).山崩声。形容声音的巨大。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想当施刃时,破碎惊雷硠。”

10金薤[jīn xiè]: (1).倒薤书的美称。喻文字之优美。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韩醇 注:“金薤,书也。古有薤叶书……言 李 杜 文章,播于金石云尔。” 宋 岳珂 《桯史·范碑诗跋》:“﹝ 柴中守 诗:﹞夜光照屋四座惊,金薤银钩真墨本。”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行间金薤披,毫端紫电驰。”

11取将[qǔ jiāng]: 拿取。

【引】将,助词。 唐 韩愈 《调张籍》诗:“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惑恐太阴黑,六丁下取将。”

12八荒[bā huāng]: 八方荒远的地方。

【引】《关尹子·四符》:“知夫此物如梦中物,随情所见者,可以凝精作物,而驾八荒。”《汉书·项籍传赞》:“并吞八荒之心。” 颜师古 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 唐 韩愈 《调张籍》诗:“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李大钊 《青春》:“ 秦 政 并吞八荒,统制四海,固一世之雄也。”

13百怪[bǎi guài]: (2).各种奇想。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14刺手[cì shǒu]: (1).犹探手。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15天浆[tiān jiāng]: (1).天上的饮料、浆汁。

【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刺手拔黥牙,举瓢酌天浆。”

《调张籍》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816年;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或十一年(816年)。当时,李白、杜甫还不曾受到人们普遍的尊重。在韩愈以前,李白名高于杜甫;到韩愈那时,又有人尊杜抑李。元稹《唐故工部员外杜君墓系铭并序》说:“诗人已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时山东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奋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篱,况壶奥乎?”白居易《与元九书》说:“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娄》《石壕》诸章,亦不过三四十。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则有李杜并讥之嫌。韩愈因作此诗极全力宏扬李杜。

《调张籍》评析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

此诗极称李、杜,盖公素所推服者,而其言则有为而发。《旧唐书•白居易传》:元和十年,居易贬江州司马。时元微之在通州,尝与元书,因论作文之大旨……是李、杜交讥也。元于元和八年作《杜工部墓志铭》……其尊杜而贬李,亦已甚矣。时其论新出,愈盖闻而深怪之,故为此诗,因元、白之谤伤,而欲与籍参逐翱翱。要之,籍岂能颉颃于公耶?此所以为“调”也。

《唐宋诗醇》

此示籍以诗派正宗,言己所手追心慕,惟有李、杜,虽不可几及,亦必升天入地以求之。籍有志于此,当相与为后先也。其景仰之诚,直欲上通孔梦,其运量之大,不减远绩禹功;所以推崇李、杜者至矣。

《韩诗臆说》

此诗李、杜并重,然其意旨,却著李一边多,细玩当自知之。见得确,故信得真,语语着实,非第好为炎炎也。“调”意于末四句见之。当时论诗意见,或有不合处,故公借此点化他。

《养一斋诗话》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刺手拔鲸牙,举瓢斟天浆”,“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自是昌黎诗法得手处。然昌黎不又云“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乎?公诗有“滂葩”而无“平淡”,终非诗教之本指也。

《唐诗快》

亦足为李、杜吐气矣。

《象山先生全集•语录》

有客论诗,先生诵昌黎《调张籍》一篇……且曰:“读书不到此,不必言诗。”

《瓯北诗话》

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如李长吉“石破天惊逗秋雨”,虽险而无意义,只觉无理取闹。至少陵之“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昌黎之“巨刃磨天扬”,“乾坤摆礌硠”等句,实足惊心动魄,然全力搏兔之状,人皆见之。

《唐宋诗举要》

高步瀛曰:此写运穷,语极沉痛(“使看”句下)。结出“调”意(末句下)。吴曰:雄奇岸伟,亦有光焰万丈之观。

《唐诗别裁》

言生乎愿学者惟在李、杜,故梦寐见之,更冀生羽翼以追逐之。见籍有志于古,亦当以此为正宗,无用岐趋也。元微之尊杜而抑李,昌黎则李、杜并尊,各有见地。至谓“群儿愚”指微之,魏道辅之言,未可援引。

《岘佣说诗》

《调张籍》诗:“想当施手时……乾坤摆雷硠。”奇杰之语,戛戛独造。

《网师园唐诗笺》

奇警(“想当”四句下)。思入淼茫,笔吐光怪(“我愿”句下)。

《岁寒堂诗话》

元微之尝谓自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而复以太白为不及。故退之云:“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退之于李杜,但极口推尊,而未尝优劣,此乃公论也。

《临汉隐居诗话》

元稹作李、杜优劣论(按指《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先杜而后李。韩退之不以为然,诗曰:“李杜文章在……可笑不自量。”为微之发也。元稹自谓知老杜矣,其论曰:“上该曹刘,下薄沈宋。”至韩愈则曰:“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夫高至于“酌天浆”,幽至于“拔鲸牙”,其思赜深远宜如何,而讵止于曹刘、沈宋之间耶?

《黄氏日钞》

《调张籍》:形容李、杜文章,尤极奇妙。

《竹坡诗话》

元微之作李杜优劣论,谓太白不能窥杜甫之籓蓠,况堂奥乎?唐人未尝有此论,而稹始为之。至退之云:“李杜文章在……那用故谤伤”,则不复为优劣矣。洪庆善作《韩文辨证》,著魏道辅之言,谓退之此诗为微之作也。微之虽不当自作优劣,然指稹为愚儿,岂退之之意乎?

《增评韩苏诗钞》

三溪曰:起笔十字业已脍炙人口,以为千古名言,虽以韩公之文之圣,推奖不容于口,李杜文章可谓空前绝后矣。

《批韩诗》

朱彝尊曰:运思好,若造语则全是有意为高秀(“乾坤”句下)。出语奇特(“精神”二句下)。议论诗,是又别一调,以苍老胜。他人无此胆。何焯曰:此公自得处,所谓“不名一体,怪怪奇奇”(“举瓢”句下)。

《韩柳诗选》

公之并推李、杜,非因世人所称,实自有兼得处。他人学诗才薄,因不能并历两公之藩,无怪乎偏好耳。

《老生常谈》

昌黎五古,语语生造,字字奇杰,最能医庸熟之病。如《荐士》、《调张籍》等篇,皆宜熟读以壮其胆识,寄其豪气。……《调张籍》开口便是“李杜文章在”,缘心中意中倾倒已久,不觉冲口而出。通首极光怪奇离之能,气横笔锐,无坚不破;末于张籍只用一笔带过,更不须多赘。

《环溪诗话》

韩诗无非《雅》也,然则有时乎近《风》……《调张籍》而歌李杜则《颂》之类也。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雪浪斋日记》:退之参李、杜,透机关,于《调张籍》诗见之。自“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以下,至“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此领会语也。从退之言诗者多,而独许籍者,以有见处可以传衣钵耳。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768-824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标签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