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


词语十四行诗
拼音shí sì háng shī
注音ㄕˊ ㄙˋ ㄏㄤˊ ㄕ
繁体十四行詩
五笔flty
词性名词

十四行诗基本词义

也叫商籁体。欧洲的一种古典抒情诗体。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后来也流行于英、法、德等国。格律严谨,一般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或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

十四行诗详细解释

十四行诗[ shí sì háng shī ]

⒈  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每首十四行,有好几种格律。

【英】sonnet;

十四行诗网络解释

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他的诗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为欧洲资产阶级抒情诗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同时代的意大利诗人和后来其他国家的一些诗人,都曾把彼特拉克的诗作,视为十四行诗的典范,竞相仿效。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每行诗句11个音节,通常用抑扬格。

莎士比亚的诗作,改变了彼特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每行诗句有10个抑扬格音节。以形象生动、结构巧妙、音乐性强、起承转合自如为特色,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概括内容,点明主题,表达出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情怀。

普希金创立的“奥涅金诗节”:每一诗节中包含十四个诗行,每一诗行中包含四个轻重格音步,每音步两个音节;这十四个诗行中,有的每行结尾为轻音者,谓之“阴韵”,9个音节(最后一个轻音音节不构成音步);有的每行结尾为重音者谓之“阳韵”,8个音节;阴阳韵变换的规律和诗行间押韵的规律之间又有严格的配合。

十四行诗

词语拆字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