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其一)

[唐代] 贺知章


少小1离家老大回,乡音21改鬓2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回乡偶书(其一)》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难:一作无

2鬓:一作面

词典引注

1少小[shào xiǎo]: (1).年幼;

【引】年幼者。 汉 刘向 《说苑·谈丛》:“仁慈少小,恭敬耆老。”《东观汉记·马援传》:“臣与 公孙述 同县,少小相善。”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陈毅 《中岳庙》诗:“巍巍 中岳庙 ,少小即知名。今日亲观览,荒凉满目陈。”

2乡音[xiāng yīn]: 家乡的口音。

【引】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 宋 陈与义 《点绛唇·紫阳寒食》词:“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这串车是专为 中国 学生预备的,车上没有一个外人,只听得处处乡音。”

3鬓毛[bìn máo]: 鬓发。

【引】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 清 顾炎武 《陆贡士来复述昔年代许舍人曦草疏攻郑鄤事》诗:“ 梅福 佯狂名字改, 子山 流落鬓毛侵。” 清 陈维嵩 《齐天乐·重游水绘园有感》词:“深悔重来,不来也省鬓毛换。”

《回乡偶书(其一)》背景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回乡偶书(其一)》翻译

AI智能翻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乡音无改鬓毛衰。
(没有改做一次:未改/很难改变)
儿童相见不相识,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离别家乡一年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只有门前镜湖绵延水,春风不改往日波。

古诗词翻译

翻译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回乡偶书(其一)》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ī):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6)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7)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回乡偶书(其一)》拼音

诗词拼音

huí xiāng ǒu shū èr shǒu
回乡偶书二首

shà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 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wú gǎi yī zuò: wèi gǎi nán gǎi
(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shí, 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ǔ lái.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lí bié jiā xiāng suì yuè duō, jìn lái rén shì bàn xiāo mó.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wéi yǒu mén qián jìng hú shuǐ, chūn fēng bù gǎi jiù shí bō.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其一)》评析

《唐诗归》

钟云:似太白。

《古唐诗合解》

此作一气浑成,不假雕琢,兴之偶至,举笔疾书者。

《唐诗解》

摹写久客之感,最为真切。

《唐诗真趣编》

人皆知气象开展、音节宏亮为盛唐,不知盛唐中有如此淡瘦一种,却未尝不是高调。刘仲肩曰:朴实语,无限感慨。

《对床夜语》

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网师园唐诗笺》

情景宛然,纯乎天籁。

《唐诗品汇》

刘云:说透人情之的。

《回乡偶书(其一)》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

诗词赏析

  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

网络点评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贺知章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贺知章,唐代,659-744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