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出自:[唐代]韩愈所作《寄卢仝》

拼音:xiān shēng yǒu yì xǔ jiàng lín ,gēng qiǎn cháng xū zhì shuāng lǐ 。

诗句: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繁体:先生有意許降臨,更遣長須緻雙鯉。


《寄卢仝》原文

[唐代] 韩愈

......

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窥涯涘。

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

买羊沽酒谢不敏28,偶逢明月曜桃李。

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29致双鲤。

《寄卢仝》又作批注

1年:一作岁

2山:一作上

《寄卢仝》引用标注

1玉川[yù chuān]: (2).本为井名。在 河南 济源县 泷水 北。 唐 卢仝 喜饮茶,尝汲井泉煎煮,因自号“玉川子”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玉 川 先生 洛城 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引】” 金 元好问 《别康显之》诗:“ 玉川 文字五千卷, 郑监 才名四十年。” 清 孙枝蔚 《元夕饮闵于天宅》诗:“柑子真同 安定 酿,虾蟆早避 玉川 诗。”后世诗文中常以“玉川”代称茶。 宋 陆游 《昼卧闻碾茶》诗:“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

2裹头[guǒ tóu]: (1).裹扎头巾;

【引】包头。《北史·僭伪附庸传·萧察》:“又恶见人发,白事者,必方便避之,担舆者冬月必须裹头,夏月则加莲叶帽。”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东周列国志》第八六回:“此事直传至 魏国 轵邑 , 聂 姊 罃 闻之,即痛哭曰:‘必吾弟也!’便以素帛裹头,竟至 韩国 ,见 政 横尸市上,抚而哭之,甚哀。”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西汉画像砖》:“右中一人着冠子,社会地位或较高。衣着虽仅具轮廓,然人皆约发而不裹头,一望而知实 西汉 制度。”

3俗徒[sú tú]: 庸俗之人。

【引】 唐 杨炯 《宴族人杨八宅序》:“夫俗徒扰扰,天下喧喧。风云竭而交道衰,势利行而小人长。”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

4薄少[bó shǎo]: 稀少;微薄。 三国 蜀 诸葛亮 《又与孙权书》:“所送白毦薄少,重见辞谢,益以增惭。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 宋 苏轼 《吕承奉读书作诗不已贫甚》诗:“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5掩耳[yǎn ěr]: (1).捂住耳朵不听。

【引】《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荀跞 掩耳而走。”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谒大尹,言语才及辄掩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 ,望 建业 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 刘 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

6水北山人[shuǐ běi shān rén]: 唐 石洪 的别号。 石洪 曾隐居十余年,

【引】后仍出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水北山人 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 宋 张孝祥 《西江月·蕲倅李君达才起兵河东》词:“不识 平原太守 ,向来 水北山人 。世间功业谩亏成,华发萧萧满镜。”参阅《新唐书·石洪传》。

7水南山人[shuǐ nán shān rén]: 指 唐 温造 。 造 隐居 洛水 之南,砥砺名节, 乌重胤 辟 河阳 幕。累官至礼部尚书。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水南山人 又继往,鞍马仆从寒闾里。”亦省称“ 水南 ”。 宋 苏轼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之二:“ 水南 卜筑吾岂敢?试向 伊川 买修竹。”

8仆从[pú zòng]: (2).跟随在身边的仆人。

【引】《后汉书·单超传》:“其仆从皆乘牛车而从列骑。”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塞闾里。”《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那医者更是扩而充之,乘着轿子,三四个仆从跟随,相见之后,高谈阔论,也先探了病源,方才诊脉。” 清 刘大櫆 《江贞女传》:“乃以辛巳之四月,携仆从,乘舟直抵 吴门 。”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章:“ 周仆 笑着说:‘不过,我这个仆从,是比他们要忠实得多的仆从。’”

9闾里[lǘ lǐ]: (1).里巷;平民聚居之处。

【引】《周礼·天官·小宰》:“听闾里以版图。” 贾公彦 疏:“在六乡则二十五家为闾,在六遂则二十五家为里。闾里之中有争讼,则以户籍之版、土地之图听决之。”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水北山人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寒闾里。”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诛妖檄文》:“不下三五年间,俱是开国勋臣,那时分茅裂土,衣锦荣归,闾里辉煌,方不负大丈夫建功立业之志。”

10索价[suǒ jià]: 讨价。一般指卖主提出售价。亦用以比喻谋求名位。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少室山人 索价高,两以谏官徵不起。”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二:“若 颐 ( 程颐 )者,特以迂阔之学,邀君索价而已。” 元 吴弘道 《金字经》曲:“梦中 邯郸 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嘲,虚名无处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卫朝奉 见头次索价太多,故作难色。” 徐迟 《火中的凤凰》五:“书在一个书商处,三十二册索价一千元。”

11刺口[cì kǒu]: 多言多语。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诗:“苦辞未圆熟,刺口剧菱芡。”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涉其流则若有馀,探其源则若不足,撑舌刺口,疑端满腹,圣哲远矣。”

12自绳[zì shéng]: 约束自己。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宋 苏轼 《祭黄几道文》:“入为御史,以直自绳。” 孙中山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既不能以纪律自绳,也不能以纪律绳人。”

13三传[sān chuán]: (1).指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引】 唐 颜真卿 《魏夫人仙坛碑》:“少读《老》、《庄》、三《传》、五经、百子,无不该览。”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清 皮锡瑞 《春秋通论》:“《公羊》兼传大义微言,《谷梁》不传微言,但传大义,《左氏》并不传义,特以记事详赡,有可以证《春秋》之义者,故三《传》并行不废。”

14遗经[yí jīng]: (1).指古代留传下来的经书。

【引】《晋书·王湛荀崧等传论》:“ 崧 则思业该通,缉遗经于已紊。”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郑泽 《壬子秋日》诗:“先生守遗经,清风澹儒素。”

15添丁[tiān dīng]: 唐 卢仝 生子,取名“添丁”,意谓为国家添一丁役(服力役的壮丁)。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去年生儿名 添丁 ,意令与国充耘耔。”后引申为生男孩。 宋 陆游 《卧病杂题》诗之二:“身叨乡祭酒,孙为国添丁。” 清 金人瑞 《外甥七日》诗:“乱离存舍妹,难苦得添丁。”

16丁口[dīng kǒu]: (1).即人口。古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成年男子称口。

【引】《北齐书·文宣帝纪》:“丁口减于畴日,守令倍于昔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清史稿·食货志一》:“凡民,男曰丁,女曰口。男年十六为成丁,未成丁亦曰口。丁口系于户。”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五章:“在社会上越有地位声光的人,甚至一般出人头地的聪明才智之士的人家,越是丁口不旺。”

17耒耜[lěi sì]: (3).借指耕种。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 明 宋濂 《单氏先茔碑铭》:“ 单氏 世以耒耜书诗为业。”

18垂范[chuí fàn]: 垂示范例。

【引】 南朝 梁 刘协 《文心雕龙·诏策》:“﹝ 汉武帝 ﹞《策封三王》,文同训典;劝戒渊雅,垂范后代;及制诰 严助 ,即云厌承明庐,盖宠才之恩也。” 唐 韩愈 《奇卢仝》诗:“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 清 平步青 《霞外捃屑·论文·陆渭南集》:“丁宁训诫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19下状[xià zhuàng]: 投递状纸。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我要去官司下状,又没个钱。”

20屋山[wū shān]: (1).屋脊。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瞰,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邻家讼之,谓他日且占地。”

21浑舍[hún shè]: 谓全家。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阚,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陆游 《农家》诗:“低垣矮屋俯江流,浑舍相娱到白头。” 清 黄景仁 《初四日复雪》:“知君浑舍有同赏,榾柮煴火围地炉。”

22禁止[jìn zhǐ]: (1).以禁令制止;遇禁令则止息。

【引】《管子·明法》:“人主者,擅生杀,处威势,操令行禁止之柄以御群臣。”《汉书·杨恽传》:“郎官化之,莫不自厉,绝请谒货赂之端,令行禁止,宫殿之内翕然有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并禁止民众团体开办训练班、讲习会、团体间的联合会议。”

23受屈[shòu qū]: 受委屈。

【引】《后汉书·党锢传序》:“彊者以决胜为雄,弱者以诈劣受屈。”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 鲁迅 《而已集·略谈香港》:“他自述曾因受屈,向 英 官申辩, 英 官无话可说了,但他还是输。”

24操权[cāo quán]: 掌权;

【引】把持政权。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嗟我身为赤县令,操权不用欲何俟?”《旧唐书·卫次公传》:“及 顺宗 在谅闇,外有 王叔文 辈操权树党,无复经制, 次公 与 郑絪 同处内廷,多所匡正。”

25贼曹[zéi cáo]: (2).官名。 东汉 太尉属官以及各郡县置贼曹,

【引】主盗贼事。《后汉书·党锢传·岑晊》:“又以 张牧 为中贼曹吏。”后也泛称捕盗之官吏。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嗟我身为赤县令,操权不用欲何俟?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明 姚士磷 《见只编》卷中:“宪副 金坛 于公 备兵 大名 日,下令捕一大盗,部内贼曹诸捕,率以督限笞困。”

26伍伯[wǔ bó]: 亦作“ 伍百 ”。役卒。多为舆卫前导或执杖行刑。

【引】《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车,伍伯璅弩十二人。” 唐 韩愈 《寄卢仝》诗:“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伯,一本作“ 百 ”。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呼伍伯辈,令二人持此木偶,掷之江中。”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公急命伍伯批颊曰:‘尔欲污问官耶!’” 程恩泽 《索炬叹》诗:“忽闻伍伯诟且怒,踏破柴门索蕉炬。”参阅《宋书·百官志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谈上》。

27鼠辈[shǔ bèi]: (1).对他人的蔑称。意谓低微下贱的人。

【引】《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荀彧 请曰:‘ 佗 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 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唐 韩愈 《寄卢仝》诗:“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花月痕》第四回:“大人朝闻警,暮出兵,鼠辈闻风,定当胆落。”

28谢不敏[xiè bù mǐn]: 因自己没有才智而辞谢。常用作谦词,表示婉言推辞。

【引】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赵文子 ﹞使 士文伯 谢不敏焉。”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鲁迅 《华盖集·导师》:“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

29长须[cháng xū]: 汉 王褒 《僮约》:“ 资中 男子 王子渊 ,从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杨惠 ,买亡夫时户下髯奴 便了 。”后因以“长须”指男仆。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妓女类》:“仆曰长须。”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诗激》:“为嘱长须蚤出门,寸笺好与递归辕。”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先】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鲤】字的诗句

《寄卢仝》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年:一作岁

2山:一作上

词典引注

1玉川[yù chuān]: (2).本为井名。在 河南 济源县 泷水 北。 唐 卢仝 喜饮茶,尝汲井泉煎煮,因自号“玉川子”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玉 川 先生 洛城 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引】” 金 元好问 《别康显之》诗:“ 玉川 文字五千卷, 郑监 才名四十年。” 清 孙枝蔚 《元夕饮闵于天宅》诗:“柑子真同 安定 酿,虾蟆早避 玉川 诗。”后世诗文中常以“玉川”代称茶。 宋 陆游 《昼卧闻碾茶》诗:“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

2裹头[guǒ tóu]: (1).裹扎头巾;

【引】包头。《北史·僭伪附庸传·萧察》:“又恶见人发,白事者,必方便避之,担舆者冬月必须裹头,夏月则加莲叶帽。”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东周列国志》第八六回:“此事直传至 魏国 轵邑 , 聂 姊 罃 闻之,即痛哭曰:‘必吾弟也!’便以素帛裹头,竟至 韩国 ,见 政 横尸市上,抚而哭之,甚哀。”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西汉画像砖》:“右中一人着冠子,社会地位或较高。衣着虽仅具轮廓,然人皆约发而不裹头,一望而知实 西汉 制度。”

3俗徒[sú tú]: 庸俗之人。

【引】 唐 杨炯 《宴族人杨八宅序》:“夫俗徒扰扰,天下喧喧。风云竭而交道衰,势利行而小人长。”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

4薄少[bó shǎo]: 稀少;微薄。 三国 蜀 诸葛亮 《又与孙权书》:“所送白毦薄少,重见辞谢,益以增惭。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 宋 苏轼 《吕承奉读书作诗不已贫甚》诗:“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5掩耳[yǎn ěr]: (1).捂住耳朵不听。

【引】《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荀跞 掩耳而走。”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谒大尹,言语才及辄掩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 ,望 建业 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 刘 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

6水北山人[shuǐ běi shān rén]: 唐 石洪 的别号。 石洪 曾隐居十余年,

【引】后仍出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水北山人 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 宋 张孝祥 《西江月·蕲倅李君达才起兵河东》词:“不识 平原太守 ,向来 水北山人 。世间功业谩亏成,华发萧萧满镜。”参阅《新唐书·石洪传》。

7水南山人[shuǐ nán shān rén]: 指 唐 温造 。 造 隐居 洛水 之南,砥砺名节, 乌重胤 辟 河阳 幕。累官至礼部尚书。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水南山人 又继往,鞍马仆从寒闾里。”亦省称“ 水南 ”。 宋 苏轼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之二:“ 水南 卜筑吾岂敢?试向 伊川 买修竹。”

8仆从[pú zòng]: (2).跟随在身边的仆人。

【引】《后汉书·单超传》:“其仆从皆乘牛车而从列骑。”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塞闾里。”《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那医者更是扩而充之,乘着轿子,三四个仆从跟随,相见之后,高谈阔论,也先探了病源,方才诊脉。” 清 刘大櫆 《江贞女传》:“乃以辛巳之四月,携仆从,乘舟直抵 吴门 。”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章:“ 周仆 笑着说:‘不过,我这个仆从,是比他们要忠实得多的仆从。’”

9闾里[lǘ lǐ]: (1).里巷;平民聚居之处。

【引】《周礼·天官·小宰》:“听闾里以版图。” 贾公彦 疏:“在六乡则二十五家为闾,在六遂则二十五家为里。闾里之中有争讼,则以户籍之版、土地之图听决之。”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水北山人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寒闾里。”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诛妖檄文》:“不下三五年间,俱是开国勋臣,那时分茅裂土,衣锦荣归,闾里辉煌,方不负大丈夫建功立业之志。”

10索价[suǒ jià]: 讨价。一般指卖主提出售价。亦用以比喻谋求名位。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少室山人 索价高,两以谏官徵不起。”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二:“若 颐 ( 程颐 )者,特以迂阔之学,邀君索价而已。” 元 吴弘道 《金字经》曲:“梦中 邯郸 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嘲,虚名无处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卫朝奉 见头次索价太多,故作难色。” 徐迟 《火中的凤凰》五:“书在一个书商处,三十二册索价一千元。”

11刺口[cì kǒu]: 多言多语。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诗:“苦辞未圆熟,刺口剧菱芡。”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涉其流则若有馀,探其源则若不足,撑舌刺口,疑端满腹,圣哲远矣。”

12自绳[zì shéng]: 约束自己。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宋 苏轼 《祭黄几道文》:“入为御史,以直自绳。” 孙中山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既不能以纪律自绳,也不能以纪律绳人。”

13三传[sān chuán]: (1).指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引】 唐 颜真卿 《魏夫人仙坛碑》:“少读《老》、《庄》、三《传》、五经、百子,无不该览。”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清 皮锡瑞 《春秋通论》:“《公羊》兼传大义微言,《谷梁》不传微言,但传大义,《左氏》并不传义,特以记事详赡,有可以证《春秋》之义者,故三《传》并行不废。”

14遗经[yí jīng]: (1).指古代留传下来的经书。

【引】《晋书·王湛荀崧等传论》:“ 崧 则思业该通,缉遗经于已紊。”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郑泽 《壬子秋日》诗:“先生守遗经,清风澹儒素。”

15添丁[tiān dīng]: 唐 卢仝 生子,取名“添丁”,意谓为国家添一丁役(服力役的壮丁)。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去年生儿名 添丁 ,意令与国充耘耔。”后引申为生男孩。 宋 陆游 《卧病杂题》诗之二:“身叨乡祭酒,孙为国添丁。” 清 金人瑞 《外甥七日》诗:“乱离存舍妹,难苦得添丁。”

16丁口[dīng kǒu]: (1).即人口。古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成年男子称口。

【引】《北齐书·文宣帝纪》:“丁口减于畴日,守令倍于昔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清史稿·食货志一》:“凡民,男曰丁,女曰口。男年十六为成丁,未成丁亦曰口。丁口系于户。”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五章:“在社会上越有地位声光的人,甚至一般出人头地的聪明才智之士的人家,越是丁口不旺。”

17耒耜[lěi sì]: (3).借指耕种。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 明 宋濂 《单氏先茔碑铭》:“ 单氏 世以耒耜书诗为业。”

18垂范[chuí fàn]: 垂示范例。

【引】 南朝 梁 刘协 《文心雕龙·诏策》:“﹝ 汉武帝 ﹞《策封三王》,文同训典;劝戒渊雅,垂范后代;及制诰 严助 ,即云厌承明庐,盖宠才之恩也。” 唐 韩愈 《奇卢仝》诗:“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 清 平步青 《霞外捃屑·论文·陆渭南集》:“丁宁训诫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19下状[xià zhuàng]: 投递状纸。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我要去官司下状,又没个钱。”

20屋山[wū shān]: (1).屋脊。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瞰,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邻家讼之,谓他日且占地。”

21浑舍[hún shè]: 谓全家。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阚,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陆游 《农家》诗:“低垣矮屋俯江流,浑舍相娱到白头。” 清 黄景仁 《初四日复雪》:“知君浑舍有同赏,榾柮煴火围地炉。”

22禁止[jìn zhǐ]: (1).以禁令制止;遇禁令则止息。

【引】《管子·明法》:“人主者,擅生杀,处威势,操令行禁止之柄以御群臣。”《汉书·杨恽传》:“郎官化之,莫不自厉,绝请谒货赂之端,令行禁止,宫殿之内翕然有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并禁止民众团体开办训练班、讲习会、团体间的联合会议。”

23受屈[shòu qū]: 受委屈。

【引】《后汉书·党锢传序》:“彊者以决胜为雄,弱者以诈劣受屈。”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 鲁迅 《而已集·略谈香港》:“他自述曾因受屈,向 英 官申辩, 英 官无话可说了,但他还是输。”

24操权[cāo quán]: 掌权;

【引】把持政权。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嗟我身为赤县令,操权不用欲何俟?”《旧唐书·卫次公传》:“及 顺宗 在谅闇,外有 王叔文 辈操权树党,无复经制, 次公 与 郑絪 同处内廷,多所匡正。”

25贼曹[zéi cáo]: (2).官名。 东汉 太尉属官以及各郡县置贼曹,

【引】主盗贼事。《后汉书·党锢传·岑晊》:“又以 张牧 为中贼曹吏。”后也泛称捕盗之官吏。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嗟我身为赤县令,操权不用欲何俟?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明 姚士磷 《见只编》卷中:“宪副 金坛 于公 备兵 大名 日,下令捕一大盗,部内贼曹诸捕,率以督限笞困。”

26伍伯[wǔ bó]: 亦作“ 伍百 ”。役卒。多为舆卫前导或执杖行刑。

【引】《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车,伍伯璅弩十二人。” 唐 韩愈 《寄卢仝》诗:“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伯,一本作“ 百 ”。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呼伍伯辈,令二人持此木偶,掷之江中。”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公急命伍伯批颊曰:‘尔欲污问官耶!’” 程恩泽 《索炬叹》诗:“忽闻伍伯诟且怒,踏破柴门索蕉炬。”参阅《宋书·百官志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谈上》。

27鼠辈[shǔ bèi]: (1).对他人的蔑称。意谓低微下贱的人。

【引】《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荀彧 请曰:‘ 佗 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 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唐 韩愈 《寄卢仝》诗:“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花月痕》第四回:“大人朝闻警,暮出兵,鼠辈闻风,定当胆落。”

28谢不敏[xiè bù mǐn]: 因自己没有才智而辞谢。常用作谦词,表示婉言推辞。

【引】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赵文子 ﹞使 士文伯 谢不敏焉。”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鲁迅 《华盖集·导师》:“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

29长须[cháng xū]: 汉 王褒 《僮约》:“ 资中 男子 王子渊 ,从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杨惠 ,买亡夫时户下髯奴 便了 。”后因以“长须”指男仆。

【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妓女类》:“仆曰长须。”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诗激》:“为嘱长须蚤出门,寸笺好与递归辕。”

《寄卢仝》评析

《韩诗臆说》

语杂诙谐,极写好贤之诚耳。若认真看,则恶少窥屋,罪不至死,枉法徇友,岂是公道?

《唐宋诗醇》

玉川垂老,尚依时宰,致罹甘露之难,其人固非高隐,退之何以倾倒乃尔?观诗中所叙,持与邻人构讼,而以情面听其起灭耳。却写得壁立千仞,有执鞭忻慕之意。乃知唐时处士,类能作声价如此。

《艺概》

昌黎良言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余谓其取友亦然。观其《寄卢仝》云:“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荐孟郊》云:“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以占、孟之诗名,而韩所盛推乃在人品,真千古论诗之极则也哉!

《批韩诗》

朱荈尊曰:此段稍繁(“洁身乱伦”句下)。是昌黎自家体,但稍有衬润及转折,遂觉不甚直致。何焯曰:拙朴有味,质而不俚,此种最是难到。

《临汉隐居诗话》

李固谓处士纯盗虚声。韩愈虽与石洪、温造、李渤游,而多侮薄之,所谓“水北山人得名声……有力未免遭驱使”。夫为处士,乃刺口论时事,希声名,愿驱使,又要索高价,以至饰仆御以夸闾觅,此何等人也,其侮薄之甚矣!

《义门读书记》

以致书反应下状(末句下)。

《中山诗话》

韩吏部《赠玉川诗》曰:“水北山人得声名……两以谏官征不起。”又“先生抱材须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王向子直谓韩与处士作牙人商度物价也。

《初白庵诗评》

借彼形此,极有身份(“先生事业”二句下)。

《韩柳诗选》

起结极佳,以其无一字支蔓也。老极,洁极。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768-824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标签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