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唐代] 刘禹锡
韵脚:"尤"韵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11春水拍江1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江:一作山
词典引注
1蜀江[shǔ jiāng]: 蜀郡 境内的江河。
【引】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一:“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 江春水拍山流。” 宋 黄庭坚 《定风波》词:“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 鬼门关 外 蜀 江前。” 清 唐甄 《潜书·利才》:“天下之险,莫如 蜀 江,莫如沧海。”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背景
创作背景
这组诗一共九首,写于公元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翻译
AI智能翻译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古诗词翻译
雪舞骊姬
翻译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山桃:野桃。
上头:山头,山顶上。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拼音
诗词拼音
zhú zhī cí
竹枝词
shān táo hóng huā mǎn shàng tou, shǔ jiāng chūn shuǐ pāi shān liú.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huā hóng yì shuāi shì láng yì, shuǐ liú wú xiàn shì nóng chóu.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评析
《诗境浅说续编》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竹枝词》含思宛转,清新活泼,音节和谐,语语可歌。特别是把比兴揉而为一,此诗兴中有比,比中有兴,颇富情韵。
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当她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的时候,这种藏在心头的感情顿被触发,因而托物起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描绘出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山桃遍布山头,一个“满”字,表现了山桃之多和花开之盛。一眼望去,山头红遍,象一团火在烧,给人以热烈的感觉。而山下呢,一江春水拍山流过,一个“拍”字,写出了水对山的依恋。这两句写景,却又不单纯写景,景中蕴涵着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意。
但这种托物起兴,用意隐微,不易看出,于是诗人又在兴的基础上进而设喻,使这种情意由隐而显。“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让女主人公对景抒情,直接吐露热恋中少女的心绪。“花红易衰似郎意”照应第一句,写她的担心。一个“红”字,说明鲜花盛开,正如小伙子那颗热烈的心,让人高兴;但小伙子的爱情是否也象这红花一样易谢呢?“水流无限 ...
诗词赏析
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花红易衰似 ...
刘禹锡的其他诗词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篴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洛阳旧有衡茆在,亦拟抽身伴地仙。
-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未五十薨殁岂早荣枯之义今年将六十犹粗强健因亲故劝酒率然成篇并见寄之作
坐镇清朝独殷然,闲徵故事数前贤。用才同践钧衡地,禀气终分大小年。威凤本池思泛泳,仙查旧路望回旋。犹怜绮季深山里,唯有松风与石田。
-
俊骨英才气袖然,策名飞步冠群贤。逢时已自致高位,得疾还因倚少年。天上别归京兆府,人间空数茂陵阡。今朝穗帐哭君处,前日见铺歌舞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