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词

[唐代] 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1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 标注
  • 翻译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牧童词》标注

词典引注

1白犊[bái dú]: 白色的小牛。

【引】《淮南子·人间训》:“昔者 宋 人好善者,三世不解,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 唐 李白 《田园言怀》诗:“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唐 张籍 《牧童词》:“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牧童词》翻译

AI智能翻译

远离牛群,绕着村子四面禾黍稠。
破中饥饿乌啄牛背,
令我不能玩垄头。
入破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苇丛中鸣叫。
隔离堤吹叶应同伴,返回鼓长鞭子三四声。
牛牛吃草不相触,
官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词》拼音

诗词拼音

mù tóng cí
牧童词

yuǎn mù niú, rào cūn sì miàn hé shǔ chóu.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bēi zhōng jī wū zhuó niú bèi,
陂中饥乌啄牛背,
lìng wǒ bù dé xì lǒng tóu.
令我不得戏垄头。
rù bēi cǎo duō niú sàn xíng, bái dú shí xiàng lú zhōng míng.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gé dī chuī yè yīng tóng bàn, hái gǔ zhǎng biān sān sì shēng.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niú niú shí cǎo mò xiāng chù,
牛牛食草莫相触,
guān jiā jié ěr tóu shàng jiǎo.
官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词》评析

《唐诗笺要》

与李涉《牧童词》参看,一豪甚,一懦甚,会心不远。

《唐诗评选》

正章翻似带出,前八句坚忍之力,如谢傅赌墅时。

《唐风定》

一味深婉,风气迥超。

《牧童词》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民歌体的政治讽刺诗,是用一个牧童的口吻写的。

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

张籍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767-830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