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婆罗门

[唐代] 李益

韵脚:"阳"韵


回乐峰1前沙似雪,受降城12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24,一夜征人尽望乡3

  • 标注
  • 翻译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杂曲歌辞•婆罗门》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峰:一作烽

2下:一作上,一作外

4管:一作笛

词典引注

1受降城[shòu xiáng chéng]: 城名。 汉 唐 筑以接受敌人投降,故名。 汉 故城在今 内蒙古 乌拉特旗 北; 唐 筑有三城,中城在 朔州 ,西城在 灵州 ,

【引】东城在 胜州 。《史记·匈奴列传》:“ 汉 使贰师将军 广利 西伐 大宛 ,而令因杅将军 敖 筑 受降城 。” 唐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 回乐峰 前沙似雪, 受降城 外月如霜。”《新唐书·张仁愿传》:“时 默啜 悉兵西击 突骑施 , 仁愿 请乘虚取漠南地,于 河 北筑三 受降城 ,绝虏南寇路。” 明 敖英 《塞上曲》:“ 受降城 上月,暮色隐悲笳。”亦省作“ 受降 ”。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岂直 受降 可筑, 涉安 启土而已哉!” 宋 黄庭坚 《奉答谢松定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世方尊两耳,未敢筑 受降 。”

2芦管[lú guǎn]: (2).即芦笳。

【引】 唐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 元稹 《遣行》诗之九:“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参见“ 芦笳 ”。

3望乡[wàng xiāng]: 望见故乡;遥望故乡。

【引】亦借指思乡。《礼记·奔丧》:“齐衰望乡而哭,大功望门而哭,小功至门而哭,缌麻即位而哭。” 唐 刘长卿 《登台远眺》诗:“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唐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杂曲歌辞•婆罗门》翻译

AI智能翻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下明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杂曲歌辞•婆罗门》拼音

诗词拼音

yè shàng shòu xiáng chéng wén dí
夜上受降城闻笛

huí lè fēng qián shā sì xuě, shòu xiáng chéng xià yuè rú shuāng.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bù zhī hé chǔ chuī lú guǎn, yī yè zhēng rén jǐn wàng xiāng.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杂曲歌辞•婆罗门》评析

《唐诗笺注》

李君虞绝句,专以此擅场,所谓率真语,天然画也。

《唐绝诗钞注略》

首二句写景,已为“望乡”二字钩魂摄魄,是争上流法,亦倒装法。

《网师园唐诗笺》

蕴藉宛转,乐府绝唱。

《唐诗训解》

起语雄壮悲切,末接便。

《诗境浅说续编》

对苍茫之夜月,登绝塞之孤城,沙明讶雪,月冷疑霜,是何等悲凉之境!起句以对句写之,弥见雄厚。后二句申足上意,言荒沙万静中,闻芦管之声,随朔风而起,防秋多少征人,乡愁齐赴,则己之郁伊善感,不待言矣。李诗又有《从军北行》……意境略同。但前诗有夷宕之音,北征诗用抗爽之笔,均佳构也。

《历代诗法》

如空谷流泉,调高响逸。

《诗法易简录》

征人望乡,只加一“尽”字,耐征戍之苦,离乡之久,胥包孕在内矣。

《越缦堂读书简端记》

高格、高韵、高调,司空侍郎所谓“反虚入浑”者。下“天山雪后海风寒”一首,佳处正同。

《增订唐诗摘钞》

沙飞月皎,举目凄其,下此而闻笳声,安有不思乡念切者。

《全唐风雅》

此首显说。

《艺苑卮言》

绝句李益为胜,韩翃次之。……“回乐烽前”一宁,何必王龙标、李供奉?

《杂曲歌辞•婆罗门》鉴赏

佚名

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

【简析】:

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李益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李益,唐代,748-829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