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州词翰与招魂


出自:[唐代]杜甫所作《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拼音:zhāo zhōu cí hàn yǔ zhāo hún 。

诗句:昭州词翰与招魂。

繁体:昭州詞翰與招魂。

上一句:长笛谁能乱愁思,

翻译:昭州词翰和招魂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原文

[唐代] 杜甫

......

边塞西蕃最7充斥,衣冠南渡4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

长笛谁能8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又作批注

1蒙:一作枉

2开:一作明

3时:一作君

4君:一作时

5谁:一作堪

6遥:一作犹

7最:一作羌

8谁能:一作邻家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引用标注

1瑶墀[yáo chí]: (1).玉阶。

【引】借指朝廷。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寞。”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圣节》:“伏以华枢纪节,瑶墀先五日之春;玉历发祥,圣世启千龄之运。” 明 何景明 《寄岳阳庞推官》诗:“曾持画省郎官笔,况著瑶墀近侍裳。”

2北辰[běi chén]: (3).代指帝都。

【引】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3东海[dōng hǎi]: (2).泛指东方的大海。

【引】《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足与语东海之乐。” 汉 枚乘 《七发》:“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元 关汉卿 《西蜀梦》第四折:“来时节玉蟾出东海,去时节残月下西楼。”《红楼梦》第四回:“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 金陵王 。”

4衣冠南渡[yì guān nán dù]: (1). 西晋 末, 晋元帝 渡 江 ,建都 建业 (今 江苏 南京 ),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

【引】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异哉, 晋氏 之有天下也!自 雒阳 荡覆,衣冠南渡, 江 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后用以借指 唐 “ 安 史 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奔之事。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边塞 西蕃 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昭】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魂】字的诗句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蒙:一作枉

2开:一作明

3时:一作君

4君:一作时

5谁:一作堪

6遥:一作犹

7最:一作羌

8谁能:一作邻家

词典引注

1瑶墀[yáo chí]: (1).玉阶。

【引】借指朝廷。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寞。”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圣节》:“伏以华枢纪节,瑶墀先五日之春;玉历发祥,圣世启千龄之运。” 明 何景明 《寄岳阳庞推官》诗:“曾持画省郎官笔,况著瑶墀近侍裳。”

2北辰[běi chén]: (3).代指帝都。

【引】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3东海[dōng hǎi]: (2).泛指东方的大海。

【引】《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足与语东海之乐。” 汉 枚乘 《七发》:“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元 关汉卿 《西蜀梦》第四折:“来时节玉蟾出东海,去时节残月下西楼。”《红楼梦》第四回:“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 金陵王 。”

4衣冠南渡[yì guān nán dù]: (1). 西晋 末, 晋元帝 渡 江 ,建都 建业 (今 江苏 南京 ),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

【引】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异哉, 晋氏 之有天下也!自 雒阳 荡覆,衣冠南渡, 江 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后用以借指 唐 “ 安 史 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奔之事。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边塞 西蕃 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评析

《杜诗镜铨》

起汉中(“曳据何处”句下)。结言昭州,仍绾到高上(“长笛邻家”二句下)。

《唐诗别裁》

分说东西南北,本楚词之《招魂》(“遥拱北辰”四句下)。答蜀州“愧尔东西”句,故将东、西、南、北分点,古人酬赠体也。

《读杜心解》

上下六韵截,各四句转意,……“锦里”四句,伤高殁也。“锦里空”而身“傍鼋鼍”,惠诗之处,不堪回首矣;“瑶墀冥”而入“失雕鹗”,作诗之人,杳然长逝矣:彼此互叹,文情摇曳。

《容斋随笔》

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非若今人为次韵所局也。观《文选》所编何劭、张华、卢谌、刘琨、二陆、三谢者人赠答可知已。唐人尤多,……高适寄杜公云:“愧尔东西南北人”,杜则云:“东西南北更堪论”,适又有诗云:“草《玄》今已毕,此外更何言?”杜则云:“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皆如钟磬在虡,扣之则应,往来反复,于是乎有馀味矣。

《杜臆》

高乃忘形故人,已死而遂及生者,将汉中、昭州并入篇中,此公触想成诗,无成心亦无定体,如太空浮云,卷舒自如。

《唐宋诗举要》

次叙蜀州寄诗前后情事。吴曰:以下发慨(“潇湘水国”二句下)。吴曰:句势轩天拔地,杜公长技(“东西南北”四句下)。吴曰:感念盛衰,淋漓悲壮(“昭州同翰”句下)。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712年2月12日-770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