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 杜甫

创作时间:766年 创作地点:重庆市奉节县 韵脚:"元"韵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1,独留青冢2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3,环佩4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5,分明怨1恨曲中论。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怨:一作愁

词典引注

1朔漠[shuò mò]: 北方沙漠地带。

【引】《后汉书·袁安传》:“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 紫台 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清 王韬 《答强弱论》:“ 元 明 版图,迥逾朔漠。”

2青冢[qīng zhǒng]: (1).指 汉 王昭君 墓。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南。传说当地多白草而此冢独青,

【引】故名。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仇兆鳌 注:“《归州图经》:边地多白草, 昭君 冢独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怎下的教他环佩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江秋。”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出塞》词:“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剪伯赞 《内蒙访古》:“在 大青山 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 昭君 墓。”

3春风面[chūn fēng miàn]: 比喻美丽的容貌。

【引】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宋 陈与义 《和张规臣水墨梅》之四:“ 含章 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4环佩[huán pèi]: (2).借指美女。

【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 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蒋廷镕 有句云:‘自从环佩无消息,檐马丁东不忍听。’”

5胡语[hú yǔ]: 泛称西北和北方各族的语言。

【引】 晋 法显 《佛国记》:“从此西行所经诸国,类皆如是,惟国国胡语不同。” 唐 张籍 《陇头》诗:“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前 磁州 刺史 康福 善胡语,上退朝多召入便殿,访以时事, 福 以胡语对。”《长安客话·北平城》引 明 周忱 《蓟门老妇歌》:“百口仓皇夜出塞,散入 匈奴 部落居。偷生强欲随风土,旋绾盘头学胡语。”

6怨恨[yuàn hèn]: (2).感伤不平。

【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琴》:“操者,言遇菑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 胡 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 刘基 《巫山高》诗:“ 巫山 何事近 楚 宫,终古怨恨流无穷。” 鲁迅 《野草·风筝》:“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766年; 创作地点:重庆市奉节县;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翻译

AI智能翻译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去紫台连沙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图画记忆春风面,环佩空手回去晚上月魂。
(夜间月做一次:月夜佩玉一做:环佩)
千载琵琶作胡语,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古诗词翻译

翻译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注释
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②明妃:指王昭君。
③去:离开。
④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⑤朔漠:北方的沙漠。
⑥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⑦省识:略识。
⑧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注释

古诗词注释

翻译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注释
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②明妃:指王昭君。
③去:离开。
④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⑤朔漠:北方的沙漠。
⑥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⑦省识:略识。
⑧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拼音

诗词拼音

yǒng huái gǔ jī wǔ shǒu qí sān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qún shān wàn hè fù jīng mén, shēng zhǎng míng fēi shàng yǒu cūn.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yī qù zǐ tái lián shuò mò, dú liú qīng zhǒng xiàng huáng hūn.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huà tú shěng shí chūn fēng miàn, huán pèi kōng guī yè yuè hún.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yè yuè yī zuò: yuè yè huán pèi yī zuò: huán pèi
(夜月 一作:月夜 环佩 一作:环珮)
qiān zǎi pí pá zuò hú yǔ, fēn míng yuàn hèn qǔ zhōng lùn.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评析

《后村诗话》

《昭君村》云:“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亦佳句。

《唐诗评选》

只是现成意思,往往点染飞动,如公输刻木为鸢,凌空而去。首句是极大好句,但施之于“生长明妃”之上,则佛头加冠矣。故虽有佳句,失所则为疵颣。平收不作记赞,方成诗体。

《杜臆》

因昭君村而悲其人。昭君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悲昭以自悲也。……“月夜”当作“夜月”,不但对“春风”,而与夜月俱来,意味迥别。

《唐诗品汇》

刘云:起得磊落(“群山万壑”二句下)。

《杜诗详注》

朱瀚曰:起处,见钟灵毓秀而出佳人,有几许珍惜;结处,言托身绝域而作胡语,含许多悲愤。陶开虞曰:此诗风流摇曳,杜诗之极有韵致者。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曰:三、四笔老峭而情事已尽,后半沈郁,结最缠绵。评:开口气象万千,全为“明妃村”三字作势。而下文“紫台”、“青冢”亦俱托起矣。且“赴”字、“尚有”字、“独留”字,字字相生,不同泛率,故是才大而心细。

《诗境浅说》

咏明妃诗多矣,沈归愚推此诗为绝唱,以能包举其生平,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首句咏荆门之地势,用一“赴”字,沉着有力。

《唐宋诗举要》

吴曰:庾信、宋玉皆词人之雄,作者所以自负。至于明妃,若不伦矣;而其身世流离,固与己同也。篇末归重琵琶,尤其微旨所寄,若曰:虽千载已上之胡曲,苟有知音者聆之,则怨恨分明若面论也。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

《随园诗话》

同一著述,文曰作,诗曰吟,可知音节之不可不讲。然音节一事,难以言传。少陵“群山万壑赴荆门”,使改“群”字为“千”字,便不入调。……字义一也,时差之毫厘,失以千里,其他可以类推。

《围炉诗话》

子美“群山万壑赴荆门”等语,浩然一往中,复有委婉曲折之致。

《杜诗解》

咏明妃,为千古负材不偶者,十分痛惜。“省”作省事之省。若作实字解,何能与“空归”对耶?

《汇编唐诗十集》

吴云:此篇温雅深邃,杜集中之最佳者。钟、谭求深而不能探此,恐非网珊瑚手。

《唐宋诗醇》

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咏明妃者,此首第一;欧阳修、王安石诗犹落第二乘。

《网师园唐诗笺》

奔腾而来,悲壮浑成,安得不推绝唱!

《读杜心解》

结语“怨恨”二字,乃一诗之归宿处。……中四,述事申哀,笔情缭绕。“一去”,怨恨之始也;“独留”,怨恨所结也。“画图识面”,生前失宠之“怨恨”可知;“环佩归魂”,死后无依之“怨恨”何极!

《诗法易简录》

起笔亦有千岩竞秀、万壑争辉之势。

《唐诗快》

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固哉斯言!美人岂劣于英雄耶?

《唐诗别裁》

咏昭君诗,此为绝唱,馀皆平平。至杨凭“马驼弦管向阴山”,风斯下矣。

《杜诗镜铨》

起句: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李子德云: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王阮亭云:青邱专学此种。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徐常吉曰:“画图”句,言汉恩浅,不言不识,而言“省识”,婉词。郭浚曰:悲悼中,难得如此风韵。五、六分承三、四有法。周珽曰:写怨境愁思,灵通清回,古今咏昭君无出其右。陈继儒曰:怨情悲响,胸中骨力,笔下风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鉴赏

诗词赏析

  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 ...

杜甫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712年2月12日-770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