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出自:[唐代]刘禹锡所作《望洞庭》

拼音:hú guāng qiū yuè liǎng xiāng hé ,tán miàn wú fēng jìng wèi mó 。

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繁体: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

翻译: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望洞庭》原文

[唐代]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1,白银2盘里一青螺1

《望洞庭》又作批注

1山水翠:一作山翠色

2银:一作云

《望洞庭》引用标注

1青螺[qīng luó]: (3).喻青山。

【引】 唐 刘禹锡 《望洞庭》诗:“遥望 洞庭 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计定》:“ 妙高台 上望诸峰,点点青螺天际小。”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御沟晓发》词:“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娥。” 郁达夫 《采石矶》七:“千里的 长江 ,映着几点青螺……青螺中一个最大的 采石山 前, 太白楼 开了八面高窗。”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湖】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磨】字的诗句

《望洞庭》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山水翠:一作山翠色

2银:一作云

词典引注

1青螺[qīng luó]: (3).喻青山。

【引】 唐 刘禹锡 《望洞庭》诗:“遥望 洞庭 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计定》:“ 妙高台 上望诸峰,点点青螺天际小。”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御沟晓发》词:“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娥。” 郁达夫 《采石矶》七:“千里的 长江 ,映着几点青螺……青螺中一个最大的 采石山 前, 太白楼 开了八面高窗。”

《望洞庭》背景

创作背景

  《《望洞庭》刘禹锡 古诗》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望洞庭》评析

《韵语阳秋》

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刘禹锡云:“遥望洞庭山水翠,折银盘里一青螺。”山谷点化之,则云:“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四溟诗话》

意巧则浅,若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是也。

《鉴诫录》

刘禹锡尚书有《望洞庭》之句,雍使君陶有《咏君山》之诗,其如作者之才,往往暗合。刘《望洞庭》诗曰:“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咏君山》诗曰:“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772-842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