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出自:[唐代]杜甫所作《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拼音:qún shān wàn hè fù jīng mén ,shēng cháng míng fēi shàng yǒu cūn 。

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繁体: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

[唐代]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1,独留青冢2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3,环佩4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5,分明怨1恨曲中论。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又作批注

1怨:一作愁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引用标注

1朔漠[shuò mò]: 北方沙漠地带。

【引】《后汉书·袁安传》:“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 紫台 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清 王韬 《答强弱论》:“ 元 明 版图,迥逾朔漠。”

2青冢[qīng zhǒng]: (1).指 汉 王昭君 墓。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南。传说当地多白草而此冢独青,

【引】故名。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仇兆鳌 注:“《归州图经》:边地多白草, 昭君 冢独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怎下的教他环佩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江秋。”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出塞》词:“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剪伯赞 《内蒙访古》:“在 大青山 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 昭君 墓。”

3春风面[chūn fēng miàn]: 比喻美丽的容貌。

【引】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宋 陈与义 《和张规臣水墨梅》之四:“ 含章 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4环佩[huán pèi]: (2).借指美女。

【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 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蒋廷镕 有句云:‘自从环佩无消息,檐马丁东不忍听。’”

5胡语[hú yǔ]: 泛称西北和北方各族的语言。

【引】 晋 法显 《佛国记》:“从此西行所经诸国,类皆如是,惟国国胡语不同。” 唐 张籍 《陇头》诗:“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前 磁州 刺史 康福 善胡语,上退朝多召入便殿,访以时事, 福 以胡语对。”《长安客话·北平城》引 明 周忱 《蓟门老妇歌》:“百口仓皇夜出塞,散入 匈奴 部落居。偷生强欲随风土,旋绾盘头学胡语。”

6怨恨[yuàn hèn]: (2).感伤不平。

【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琴》:“操者,言遇菑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 胡 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 刘基 《巫山高》诗:“ 巫山 何事近 楚 宫,终古怨恨流无穷。” 鲁迅 《野草·风筝》:“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诗词飞花令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怨:一作愁

词典引注

1朔漠[shuò mò]: 北方沙漠地带。

【引】《后汉书·袁安传》:“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 紫台 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清 王韬 《答强弱论》:“ 元 明 版图,迥逾朔漠。”

2青冢[qīng zhǒng]: (1).指 汉 王昭君 墓。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南。传说当地多白草而此冢独青,

【引】故名。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仇兆鳌 注:“《归州图经》:边地多白草, 昭君 冢独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怎下的教他环佩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江秋。”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出塞》词:“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剪伯赞 《内蒙访古》:“在 大青山 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 昭君 墓。”

3春风面[chūn fēng miàn]: 比喻美丽的容貌。

【引】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宋 陈与义 《和张规臣水墨梅》之四:“ 含章 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4环佩[huán pèi]: (2).借指美女。

【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 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蒋廷镕 有句云:‘自从环佩无消息,檐马丁东不忍听。’”

5胡语[hú yǔ]: 泛称西北和北方各族的语言。

【引】 晋 法显 《佛国记》:“从此西行所经诸国,类皆如是,惟国国胡语不同。” 唐 张籍 《陇头》诗:“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前 磁州 刺史 康福 善胡语,上退朝多召入便殿,访以时事, 福 以胡语对。”《长安客话·北平城》引 明 周忱 《蓟门老妇歌》:“百口仓皇夜出塞,散入 匈奴 部落居。偷生强欲随风土,旋绾盘头学胡语。”

6怨恨[yuàn hèn]: (2).感伤不平。

【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琴》:“操者,言遇菑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 胡 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 刘基 《巫山高》诗:“ 巫山 何事近 楚 宫,终古怨恨流无穷。” 鲁迅 《野草·风筝》:“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766年; 创作地点:重庆市奉节县;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评析

《后村诗话》

《昭君村》云:“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亦佳句。

《汇编唐诗十集》

吴云:此篇温雅深邃,杜集中之最佳者。钟、谭求深而不能探此,恐非网珊瑚手。

《诗境浅说》

咏明妃诗多矣,沈归愚推此诗为绝唱,以能包举其生平,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首句咏荆门之地势,用一“赴”字,沉着有力。

《杜臆》

因昭君村而悲其人。昭君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悲昭以自悲也。……“月夜”当作“夜月”,不但对“春风”,而与夜月俱来,意味迥别。

《诗法易简录》

起笔亦有千岩竞秀、万壑争辉之势。

《杜诗解》

咏明妃,为千古负材不偶者,十分痛惜。“省”作省事之省。若作实字解,何能与“空归”对耶?

《网师园唐诗笺》

奔腾而来,悲壮浑成,安得不推绝唱!

《唐宋诗醇》

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咏明妃者,此首第一;欧阳修、王安石诗犹落第二乘。

《围炉诗话》

子美“群山万壑赴荆门”等语,浩然一往中,复有委婉曲折之致。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徐常吉曰:“画图”句,言汉恩浅,不言不识,而言“省识”,婉词。郭浚曰:悲悼中,难得如此风韵。五、六分承三、四有法。周珽曰:写怨境愁思,灵通清回,古今咏昭君无出其右。陈继儒曰:怨情悲响,胸中骨力,笔下风电。

《随园诗话》

同一著述,文曰作,诗曰吟,可知音节之不可不讲。然音节一事,难以言传。少陵“群山万壑赴荆门”,使改“群”字为“千”字,便不入调。……字义一也,时差之毫厘,失以千里,其他可以类推。

《杜诗详注》

朱瀚曰:起处,见钟灵毓秀而出佳人,有几许珍惜;结处,言托身绝域而作胡语,含许多悲愤。陶开虞曰:此诗风流摇曳,杜诗之极有韵致者。

《唐宋诗举要》

吴曰:庾信、宋玉皆词人之雄,作者所以自负。至于明妃,若不伦矣;而其身世流离,固与己同也。篇末归重琵琶,尤其微旨所寄,若曰:虽千载已上之胡曲,苟有知音者聆之,则怨恨分明若面论也。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

《唐诗评选》

只是现成意思,往往点染飞动,如公输刻木为鸢,凌空而去。首句是极大好句,但施之于“生长明妃”之上,则佛头加冠矣。故虽有佳句,失所则为疵颣。平收不作记赞,方成诗体。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曰:三、四笔老峭而情事已尽,后半沈郁,结最缠绵。评:开口气象万千,全为“明妃村”三字作势。而下文“紫台”、“青冢”亦俱托起矣。且“赴”字、“尚有”字、“独留”字,字字相生,不同泛率,故是才大而心细。

《唐诗别裁》

咏昭君诗,此为绝唱,馀皆平平。至杨凭“马驼弦管向阴山”,风斯下矣。

《唐诗品汇》

刘云:起得磊落(“群山万壑”二句下)。

《读杜心解》

结语“怨恨”二字,乃一诗之归宿处。……中四,述事申哀,笔情缭绕。“一去”,怨恨之始也;“独留”,怨恨所结也。“画图识面”,生前失宠之“怨恨”可知;“环佩归魂”,死后无依之“怨恨”何极!

《杜诗镜铨》

起句: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李子德云: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王阮亭云:青邱专学此种。

《唐诗快》

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固哉斯言!美人岂劣于英雄耶?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712年2月12日-770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