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出自:[唐代]杜甫所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拼音:xiān dì shì nǚ bā qiān rén ,gōng sūn jiàn qì chū dì yī 。

诗句: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繁体:先帝侍女八韆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原文

[唐代] 杜甫

......

绛唇珠袖两寂莫,况2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2

先帝侍女3八千人,公孙剑器4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5,风尘倾动4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5萧瑟。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又作批注

1来:一作末

2况:一作脱,一作晚

4倾动:一作澒洞

5草:一作暮

6疾:一作寂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引用标注

1沮丧[jǔ sàng]: (2).形容震惊失色。

【引】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2惋伤[wǎn shāng]: 怅恨哀伤。

【引】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元 陈高 《种橦花》诗:“弃取何相异,感物增惋伤。” 靳以 《造车的人》:“他叹息着,惋伤着自己的苦命。”

3侍女[shì nǚ]: (1).古代宫中侍奉君王后妃的女子。

【引】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孙 剑器初第一。”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 清 昭梿 《啸亭续录·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 , 孝庄文皇后 之侍女也。”

4剑器[jiàn qì]: 古武舞曲名。

【引】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 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唐 沈亚之 《叙草书送山人王传乂》序:“昔 张旭 善草书,出见 公孙大娘 舞《剑器》、《浑脱》,鼓吹既作,言能使孤蓬自振,惊砂坐飞;而 旭 归为之书,则非常矣。”《敦煌曲子词·剑器词三》:“《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剑器浑脱》:“《文献通考·舞部》谓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雄装空手而舞。案此,今人意以剑器为刀剑之器,非是。”

5反掌[fǎn zhǎng]: (2).犹言转瞬。喻时间之短暂。

【引】《旧唐书·僖宗纪》:“亦有方从叛乱,能自徊翔,移吉凶于反掌之间,变祸福于立谈之际。”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明 刘基 《赠医学录江中谦序》:“人之死生倚于医,国之存亡倚于将,反掌之间,吉凶分焉。”

6乐极哀来[lè jí āi lái]: 同“ 乐极则悲 ”。

【引】 晋 陶潜 《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7愁疾[chóu jí]: (1).谓深愁。

【引】《北史·儒林传下·王孝籍》:“愁疾甚乎厉鬼,人生异夫金石。”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清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朝廷尚多难,生理困愁疾。”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先】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一】字的诗句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来:一作末

2况:一作脱,一作晚

4倾动:一作澒洞

5草:一作暮

6疾:一作寂

词典引注

1沮丧[jǔ sàng]: (2).形容震惊失色。

【引】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2惋伤[wǎn shāng]: 怅恨哀伤。

【引】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元 陈高 《种橦花》诗:“弃取何相异,感物增惋伤。” 靳以 《造车的人》:“他叹息着,惋伤着自己的苦命。”

3侍女[shì nǚ]: (1).古代宫中侍奉君王后妃的女子。

【引】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孙 剑器初第一。”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 清 昭梿 《啸亭续录·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 , 孝庄文皇后 之侍女也。”

4剑器[jiàn qì]: 古武舞曲名。

【引】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 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唐 沈亚之 《叙草书送山人王传乂》序:“昔 张旭 善草书,出见 公孙大娘 舞《剑器》、《浑脱》,鼓吹既作,言能使孤蓬自振,惊砂坐飞;而 旭 归为之书,则非常矣。”《敦煌曲子词·剑器词三》:“《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剑器浑脱》:“《文献通考·舞部》谓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雄装空手而舞。案此,今人意以剑器为刀剑之器,非是。”

5反掌[fǎn zhǎng]: (2).犹言转瞬。喻时间之短暂。

【引】《旧唐书·僖宗纪》:“亦有方从叛乱,能自徊翔,移吉凶于反掌之间,变祸福于立谈之际。”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明 刘基 《赠医学录江中谦序》:“人之死生倚于医,国之存亡倚于将,反掌之间,吉凶分焉。”

6乐极哀来[lè jí āi lái]: 同“ 乐极则悲 ”。

【引】 晋 陶潜 《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7愁疾[chóu jí]: (1).谓深愁。

【引】《北史·儒林传下·王孝籍》:“愁疾甚乎厉鬼,人生异夫金石。”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清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朝廷尚多难,生理困愁疾。”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767年10月19日; 创作地点:重庆市奉节县东屯;

  诗人写此诗年已55岁,饱经忧患,却仍滞留异乡,自有不胜今昔兴衰之感,诗中借几十年前观看玄宗开元年间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回忆,倾述了这种感情。

  公孙大娘:唐玄宗时的舞蹈家。弟子:指李十二娘。剑器:指唐代流行的武舞,舞者为戎装女子。大历二年:公元七六七年。开元五载:公元七一七年。剑器浑脱:《浑脱》是唐代流行的一种武舞,把《剑器》和《浑脱》综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舞蹈。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评析

《杜臆》

“来如雷灵收震怒”,凡雷霆震怒,轰然之后。累累远驰,赫有馀怒,故“收”字之妙,若轰然一声,阕然而止,虽震怒不为奇也。诗云“感时抚事增惋伤”,则“五十馀年似反掌”数句,乃其赋诗本旨;“足茧荒山”,从此而来,尤使人穆然深思也。

《十八家诗钞》

张云:“瞿塘”(原诗作“唐”)句一语收入,笔力超绝,而著语不即不离,尤极浑妙。它手为之,便不免钝滞矣。

《后村诗话》

《舞剑器行》,世所脍炙,绝妙好词也。内云:“先帝侍女八千人……乐极哀来月东出。”余谓“壮士轩昂赴敌场”,一如“儿女恩怨相尔汝”。杜有建安黄初气骨,白未脱长庆体耳。

《义门读书记》

曲折三致。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刘辰翁曰:……“耀如”四句,名状得意,“收”字谓其犹隐隐有声也。但舞一剑,若谓其如雷如霆则非也。周启琦曰:“罢如江海凝清光”,妙。连上三句,觉有精采。

《读杜心解》

“绛唇”六句,落到李娘,为篇中叙事处。舞之妙,已就公孙详写,此只以“神扬扬”又字括之,可识虚实互用之法。“感时抚事”句,逗出作诗本旨。“先帝”六句,往事之憾,此本旨也。言公孙而统及女乐,言女乐即是感深先帝。故下段竟以“金粟堆”作转接,此下正写惋伤之情。一句着先帝,一句收归本身。……结二句,所谓对此茫茫,百端交集。行失其所往,止失其所居,作者读者,俱欲噭然一哭。

《唐宋诗醇》

俞如山之嶙峋,后如海之波澜,前半极其浓至,后半感叹,“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也。

《杜诗镜铨》

蒋云:《序》中“浏漓顿挫”,“豪荡感激”,便是此诗妙境。形容尽致(“㸌如羿射”句下)。省得妙(“与予问答”句下)。邵云:忽然收转,真是笔有神助(“梨园弟子”四句下)。

《茧斋诗谈》

只“传芬芳”、“神洋洋”六字,已将前叙舞意勾起,不用再说,此烦简相生之妙。

《唐诗归》

钟云:题是公孙大娘弟子,而序与诗,情事俱属公孙氏,便自穆然深思。钟云:此一语独妙(“罢如江海”句下)。

《岘佣说诗》

读《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诗,叙天宝事只数语而无限凄凉,可悟《长恨歌》之繁冗。

《唐诗快》

乐极哀来,何以即接“月东出”?倒句自奇。(“玳筵急管”句下)。一起有排山倒海之势,后却平平。

《古欢堂集杂著》

余尝谓白香山《琵琶行》一篇,从杜子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得来。“临颍美人在白帝……感时抚事增惋伤”。杜以四语,白成数行,所谓演法也。凫胫何短,鹤胫何长,续之不能,截之不可,各有大然之致,不惟诗也,文亦然。

《昭昧詹言》

“感时”句是一篇前后脉络章法也,却入于出题中藏之。“金粟堆”又从先帝意中起棱,柯觉身世之戚,兴亡之感,交赴腕下。此诗亦“豪宕感激,浏亮顿挫,独出冠时”。自大历至今,先生一人而已。

《批点唐诗正声》

沉着痛黯,读者无不感慨。

《唐诗品汇》

刘云:浓至惨黯,如野笛中断,闻者自不堪也。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712年2月12日-770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