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空星河光破碎,四座宾客色不动。


出自:[唐代]杜甫所作《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

拼音:mǎn kōng xīng hé guāng pò suì ,sì zuò bīn kè sè bù dòng 。

诗句:满空星河光破碎,四座宾客色不动。

繁体:滿空星河光破碎,四座賓客色不動。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原文

[唐代] 杜甫

......

笛声愤怨1哀中流,妙舞3逶迤夜未休。

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

三更风起寒浪涌,取乐4喧呼觉船重。

满空星河光破碎,四座宾客色不动。

请公临深2莫相违,回船罢酒上马归。

人生欢会岂有极,无使霜过3沾人衣。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又作批注

1怨:一作怒

2深:一作江

3过:一作露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引用标注

1美政[měi zhèng]: (1).犹德政。好的政治措施。

【引】《楚辞·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 彭咸 之所居。”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若乃美政所施,洪恩所润,不可究陈。” 唐 杜甫 《陪王侍御登东山宴姚通泉》诗:“ 姚公 美政谁与俦,不减昔时 陈太丘 。”

2下顾[xià gù]: (1).下视。

【引】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东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新唐书·孟郊传》:“ 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 ’云。”

3妙舞[miào wǔ]: 美妙之舞。

【引】《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繁手超于《北里》,妙舞丽于《阳阿》。”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诗:“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明 陈子龙 《柳枝词》之一:“妙舞新传 回鹘 队,红灯碧月斗清宵。” 瞿秋白 《文艺杂著·铁花》:“不是那轻挥羽扇,妙舞回旋的--而是胼胝满目--是有力的掌。”

4取乐[qǔ lè]: (1).寻取快乐。

【引】 汉 张衡 《西京赋》:“取乐今日,遑恤我后。”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三更风起寒浪涌,取乐喧呼觉船重。”

诗词飞花令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怨:一作怒

2深:一作江

3过:一作露

词典引注

1美政[měi zhèng]: (1).犹德政。好的政治措施。

【引】《楚辞·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 彭咸 之所居。”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若乃美政所施,洪恩所润,不可究陈。” 唐 杜甫 《陪王侍御登东山宴姚通泉》诗:“ 姚公 美政谁与俦,不减昔时 陈太丘 。”

2下顾[xià gù]: (1).下视。

【引】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东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新唐书·孟郊传》:“ 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 ’云。”

3妙舞[miào wǔ]: 美妙之舞。

【引】《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繁手超于《北里》,妙舞丽于《阳阿》。”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诗:“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明 陈子龙 《柳枝词》之一:“妙舞新传 回鹘 队,红灯碧月斗清宵。” 瞿秋白 《文艺杂著·铁花》:“不是那轻挥羽扇,妙舞回旋的--而是胼胝满目--是有力的掌。”

4取乐[qǔ lè]: (1).寻取快乐。

【引】 汉 张衡 《西京赋》:“取乐今日,遑恤我后。”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三更风起寒浪涌,取乐喧呼觉船重。”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评析

《唐诗别裁》

结出好乐毋荒意,而措语含蓄,耐人咀吟。

《茧斋诗谈》

倒运题目,其中山短水长,错成章法。

《杜诗镜铨》

善写虚景(“灯前往往”句下)。蒋云:妙是“色不动”,若云“色动”,便是醉意。忘反意俱借三字较轻逗出。

《诗辩坻》

其诗起四句先将二人叙完,次叙登山只二句,次将泛江衍为长篇登山、泛江,自是俳势;一略一详乃尔,章法已奇。至主客是两长官、二十句中以四句了却,意在有无间耳。他人于此恋恋怅怅,岂能自已。

《而庵说唐诗》

诗中语多冷刺。“姚公美政谁与俦,不减昔时陈太丘”“谁与俦”、“不减”,极有斟酌,字字阳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刘辰翁曰:景险语奇,惝恍自失;与渼陂之游,如画如记。梅鼎祚曰:欢乐之极,哀情孔多,此亦人情乎?大都从汉武《秋风词》来,而良七瞿瞿,足为名训。此篇与《乐游园歌》、《渼陂行》互看。

《唐诗解》

娱游未已,而忽有劝戒之意焉,其《唐风》遗韵乎?

《声调谱拾遗》

此古诗歌行极则也。其用韵转换、声调高下疾徐处,皆当细意会之。

《杜臆》

笛声用“愤怨”,特异。“三更风起”四句,情景奇绝,已有乐极悲来之意;故转语云:“临深莫相违”,盖临深渊者怀兢也,寓意甚远,《唐风·蟋蟀》同旨。

《杜诗详注》

一韵分为两段,故一句五句,连拈韵脚(“东山高顶”八句下)。

《读杜心解》

起四句,总领大意。次八句,先叙东山顶宴,次叙携酒泛江蝉联而下。“三更”两句,借风势蹴起一波。末四句,趁风势就作收局。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712年2月12日-770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