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潧】说文解字

~ 说文解字

拼音zhēn

篇目卷十一
部首
字头
注音側詵切

【潧】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水。出鄭國。从水曾聲。《詩》曰:“潧與洧,方渙渙兮。”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水。出鄭國。从水曾聲。《詩》曰:“潧與洧,方渙渙兮。”側詵切

《说文解字注》

(潧)潧水。出鄭國。鄭國謂周之鄭國、卽漢之新鄭也。鄭語曰。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騩而食溱洧。水經曰。潧水、出鄭縣西北平地。酈云。出鄶城西北雞絡隖下。東南流、左合水。又南、左會承雲山水。又東南、逕鄶城西。謂之桺泉水。又南、注於洧。世亦謂之爲鄶水也。今溱水在河南開封府密縣。東北流經新鄭縣西北。南流合洧水爲雙泊河。而洧盛溱涸矣。从水。曾聲。側詵切。十二部。按曾聲則在六部。而經傳皆作溱。秦聲。鄭風騫裳涉溱、與豈無他人爲韵。學者疑之。玉裁謂說文、水經皆云潧水在鄭。溱水出桂陽。葢二字古分別如是。後來因鄭風異部合韵。遂形聲俱變之耳。詩曰。潧與洧、方汍汍兮。汍音丸藥之丸。各本作渙渙。今正。此鄭風文也。今毛詩作渙渙。春水盛也。釋文曰。韓詩作洹洹。音丸。說文作汎。音父弓反。按作汎父弓反、音義俱非。葢汍汍之誤。汍汍與洹洹同。漢志又作灌灌。亦當讀汍汍。皆水盛沄旋之貌。引此詩者爲潧字之證。知今經傳皆非古本。廣韵曰。詩作溱洧、誤。

汉辞宝注解

『从水,曾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水】为形旁,【曾】为声旁。

【潧】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曾聲』,即形声字中【曾】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側詵』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潧】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氵 曾”。

【潧】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一, 水部, 现代部首为氵, 笔画为15画。

【潧】字异体字:

(注)参考资料:以上【潧】字释义《说文解字》许慎原文为依据后世流传版本还原东汉许慎原稿,《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为清代陈昌治依北宋徐铉『大徐本』重刊刻本《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为清代段玉裁以『大徐本』为底稿加注。

《说文解字》同篇目字(卷十一)

《说文解字》同为(水)部的字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