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田歌

[唐代] 刘禹锡


并引: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1

齐唱郢1中歌,嘤儜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2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3

水平4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2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5

省门6高轲峨7,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8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 标注
  • 翻译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插田歌》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郢:一作田

2谙:一作记,一作喻

词典引注

1蓑衣[suō yī]: 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引】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至于罽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于蓑衣。” 唐 刘禹锡 《插田歌》:“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红楼梦》第四五回:“一语未尽,只见 宝玉 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峻青 《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辅,闭一闭眼睛。”

2俚语[lǐ yǔ]: 方言俗语;民间浅近的话语。

【引】 唐 刘禹锡 《插田歌》:“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 彦章 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彭乘批答之谬》:“又有 杨安国 者为侍讲,讲《论语》至‘一箪食,一瓢饮’,乃操俚语曰:‘官家, 颜回 甚穷,但有一箩粟米饭,一葫芦浆水。’”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三:“按以水浸物曰涨膀,涨膀盖 吴 俗俚语也。”

3嘲嗤[cháo chī]: (1).调笑;

【引】讥笑。 唐 刘禹锡 《插田歌》:“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4水平[shuǐ píng]: (1).水面平静。

【引】《管子·侈靡》:“水平而不流,无源则遬竭。” 唐 刘禹锡 《插田歌》:“水平苗漠漠,演火生墟落。” 元 王恽 《游华不注记》:“是日也,天朗气淑,清风徐来,水平不波,鸣丝歌板,响动林谷。”

5大处[dà chù]: (1).大地方。

【引】 唐 刘禹锡 《插田歌》:“计吏前致辞, 长安 真大处。”

6省门[shěng mén]: (2).指礼部衙门。亦指礼部试进士的场所。礼部隶尚书省,

【引】故称。 唐 刘禹锡 《插田歌》:“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宋 叶适 《孙永叔墓志铭》:“君负其能,踏省门五六,然终不得第名于进士。”

7轲峨[kē é]: 高耸貌。

【引】 唐 刘禹锡 《插田歌》:“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宋 陆游 《估客乐》诗:“轲峨大艑望如豆,骇视未定已至前。”

8筒竹布[tǒng zhú bù]: 古代一种名贵细布名。

【引】 唐 刘禹锡 《插田歌》:“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参见“ 筒中布 ”。

《插田歌》翻译

AI智能翻译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野看起来就像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纡裙,农民父亲披着绿色的蓑衣。
齐唱郢中歌,动物等待像竹枝。
只听到怨言音,不辨别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这必然相互嘲讽讥笑。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狗去又回,红鸡呜叫,一边啄。
路边谁家郎,乌帽子衫袖长。
自称上计吏,年幼离开仙境。
农夫告诉计吏,你家侬定熟悉。
一来到长安道,眼大不相配合。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的地方。
省门高荆轲峨,我进入没有标准。
昨天补卫士,只有用竹筒竹分布。
你看两三年,我作官人离开。

《插田歌》拼音

诗词拼音

chā tián gē
插田歌

gāng tóu huā cǎo qí, yàn zi dōng xī fēi.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tián chéng wàng rú xiàn, bái shuǐ guāng cēn cī.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nóng fù bái zhù qún, nóng fù lǜ suō yī.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qí chàng yǐng zhōng gē, yīng zhù rú zhú zhī.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dàn wén yuàn xiǎng yīn, bù biàn lǐ yǔ cí.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shí shí yī dà xiào, cǐ bì xiāng cháo chī.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shuǐ píng miáo mò mò, yān huǒ shēng xū luò.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huáng quǎn wǎng fù huán, chì jī míng qiě zhuó.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lù páng shuí jiā láng, wū mào shān xiù zhǎng.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zì yán shàng jì lì, nián yòu lí dì xiāng.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tián fū yǔ jì lì, jūn jiā nóng dìng ān.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yī lái cháng ān dào, yǎn dà bù xiāng cān.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jì lì xiào zhì cí, cháng ān zhēn dà chù.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shěng mén gāo kē é, nóng rù wú dù shù.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zuó lái bǔ wèi shì, wéi yòng tǒng zhú bù.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jūn kàn èr sān nián, wǒ zuò guān rén qù.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插田歌》评析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诗不对题(起叫句下)。

《唐风定》

音节已入变风。讽刺澹然,可谓怨而不怒(“昨夜”四句下)。

《唐诗归》

钟云:夸得俚,俚得妙(“长安”句下)。谭云:极直,极象(末六句下)。钟云:风士诗必身至其地,始知其妙,然使未至者读之,茫然不晓何语,亦是口头笔下不能运用之过。

《载酒园诗话又编》

《插田歌》叙田夫、计吏问答……匪徒言动如生,言外感伤时事,使千载后人犹为之欲哭欲泣。

《唐诗别裁》

前状插田唱歌,如闻其声;后状计吏问答,如绘其形。

《石园诗话》

梦得《插田歌》云:“水平苗漠漠,烟火巾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四句有画意。

《插田歌》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乐府体诗歌写于刘禹锡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期间。诗以俚歌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序文说希望中央派官吏来采集歌谣,明确表示他作诗的目的是讽谕朝政、匡正时阙。中唐新乐府诗虽然大都有意仿效乐府民歌通俗浅显的风格,但象《插田歌》这样富于民歌天然神韵的作品也并不多见。这首诗将乐府长于叙事和对话的特点与山歌俚曲流畅清新的风格相结合,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

首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这几句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

“齐唱郢中歌”以下六句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情绪。在农夫们一片整齐的哼唱中时时穿插进一阵阵嘲嗤的大笑,忧郁的情调与活跃的气氛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因而歌声虽然哀怨,但并无沉闷之感。“但闻”、“不辨”、“此必”扣住诗人从郡楼下望的角度描写,虽然楼上人听不真歌词和嘲嗤的内容,却传神地表现了农民们朴野而又乐天的性格特征,绘出了富有特色的民风乡俗。“怨响音”是农民们在繁重劳动和艰难生活的重压下自然流出 ...

刘禹锡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772-842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