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玉碎凤皇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出自:[唐代]李贺所作《李凭箜篌引》

拼音:kūn shān yù suì fèng huáng jiào ,fú róng qì lù xiāng lán xiào 。

诗句:昆山玉碎凤皇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繁体:昆山玉碎鳳皇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翻译: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李凭箜篌引》原文

[唐代] 李贺

吴丝1蜀桐张高秋,空白21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3弹箜篌。

昆山玉碎4凤皇叫,芙蓉泣露5香兰笑。

十二门6前融冷光7,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鍊石补天处,石破天惊8逗秋雨。

梦入坤2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

《李凭箜篌引》又作批注

1白:一作山

2坤:一作神

《李凭箜篌引》引用标注

1吴丝[wú sī]: 吴 地产的丝。喻指精美的琴弦。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 丝 蜀 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王琦 注:“丝之精好者,出自 吴 地,故曰 吴 丝。”

2空白[kòng bái]: 指天空。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 丝 蜀 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方世举 注:“空白,天也。”一本作“ 空山 ”。

3中国[zhōng guó]: 4.京师。

【引】《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毛 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裴骃 集解引 刘熙 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江娥 啼竹素女怨, 李凭 中国弹箜篌。” 方世举 注:“中国,作都中解。”

4玉碎[yù suì]: (2).美玉碎裂。形容声音清脆。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昆山 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王琦 汇解:“玉碎,状其声清脆。”

5泣露[qì lù]: 谓滴露。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昆山 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 李贺 《南山田中行》:“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参见“ 泫露 ”。

6十二门[shí èr mén]: 古代京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门,总计有十二门。

【引】《周礼·考工记·匠人》“旁三门” 汉 郑玄 注:“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 贾公彦 疏:“子丑寅卯等十二辰为子,故王城面各三门,以通十二子也。”《后汉书·百官志四》:“ 雒阳 城十二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三辅决录》曰:‘ 长安 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车轨。’”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此指 长安 。

7冷光[lěng guāng]: (1).指月光。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词:“琐窗疏透晓风清,象床珍簟冷光轻,水纹平。” 宋 苏舜钦 《中秋松江新桥对月和柳令之作》:“月晃长江上下同,画桥横绝冷光中。”

8石破天惊[shí pò tiān jīng]: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女娲 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形容乐声高亢激越,有惊天动地之势。后多用以比喻某一事物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引】 清 吴伟业 《夜游虎丘·试剑石》诗:“石破天惊出匣时,中宵气共斗牛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丘诗》:“惟 青邱 适得诗境中恰好地步,固不必石破天惊以奇杰取胜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 圣保罗 在他的书信里,说过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是‘我为这福音的奥秘,做了带锁链的使者。’”

9吴质[wú zhì]: (1).即月中之神 吴刚 。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质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姚文燮 注引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 吴刚 字 质 ,谪月中砍桂。” 元 吴师道 《中秋次同院人韵》:“终宵倚树怜 吴质 ,何处登楼觅 庾公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倚树思 吴质 ,吟诗忆 许棠 。”详“ 吴刚 ”。

10露脚[lù jiǎo]: 露滴。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质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宋 周邦彦 《早梅芳·牵情》词:“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 宋 张枢 《壶中天·月夕登绘幅堂》词:“露脚飞凉,山眉锁暝,玉宇冰奁满。”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昆】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笑】字的诗句

《李凭箜篌引》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白:一作山

2坤:一作神

词典引注

1吴丝[wú sī]: 吴 地产的丝。喻指精美的琴弦。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 丝 蜀 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王琦 注:“丝之精好者,出自 吴 地,故曰 吴 丝。”

2空白[kòng bái]: 指天空。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 丝 蜀 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方世举 注:“空白,天也。”一本作“ 空山 ”。

3中国[zhōng guó]: 4.京师。

【引】《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毛 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裴骃 集解引 刘熙 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江娥 啼竹素女怨, 李凭 中国弹箜篌。” 方世举 注:“中国,作都中解。”

4玉碎[yù suì]: (2).美玉碎裂。形容声音清脆。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昆山 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王琦 汇解:“玉碎,状其声清脆。”

5泣露[qì lù]: 谓滴露。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昆山 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 李贺 《南山田中行》:“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参见“ 泫露 ”。

6十二门[shí èr mén]: 古代京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门,总计有十二门。

【引】《周礼·考工记·匠人》“旁三门” 汉 郑玄 注:“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 贾公彦 疏:“子丑寅卯等十二辰为子,故王城面各三门,以通十二子也。”《后汉书·百官志四》:“ 雒阳 城十二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三辅决录》曰:‘ 长安 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车轨。’”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此指 长安 。

7冷光[lěng guāng]: (1).指月光。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词:“琐窗疏透晓风清,象床珍簟冷光轻,水纹平。” 宋 苏舜钦 《中秋松江新桥对月和柳令之作》:“月晃长江上下同,画桥横绝冷光中。”

8石破天惊[shí pò tiān jīng]: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女娲 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形容乐声高亢激越,有惊天动地之势。后多用以比喻某一事物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引】 清 吴伟业 《夜游虎丘·试剑石》诗:“石破天惊出匣时,中宵气共斗牛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丘诗》:“惟 青邱 适得诗境中恰好地步,固不必石破天惊以奇杰取胜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 圣保罗 在他的书信里,说过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是‘我为这福音的奥秘,做了带锁链的使者。’”

9吴质[wú zhì]: (1).即月中之神 吴刚 。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质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姚文燮 注引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 吴刚 字 质 ,谪月中砍桂。” 元 吴师道 《中秋次同院人韵》:“终宵倚树怜 吴质 ,何处登楼觅 庾公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倚树思 吴质 ,吟诗忆 许棠 。”详“ 吴刚 ”。

10露脚[lù jiǎo]: 露滴。

【引】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质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宋 周邦彦 《早梅芳·牵情》词:“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 宋 张枢 《壶中天·月夕登绘幅堂》词:“露脚飞凉,山眉锁暝,玉宇冰奁满。”

《李凭箜篌引》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811年;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此诗大约作于公元811年(唐宪宗元和六年)至公元813年(元和八年),当时李贺任职于长安,官奉礼郎(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

《李凭箜篌引》评析

《诚斋诗话》

诗有惊人句。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李贺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诗快》

本咏箜篌耳,忽然说到女娲、神妪,惊天入月,变眩百怪,不可方物,真是鬼神于文。

《李长吉诗集批注》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唐诗品汇》

刘云:其形容偏得于此,而于箜篌为近(“老鱼跳波”句下)。刘云:状景如画,自其所长。箜篌声碎有之,“昆山玉”颇无谓。下七字妙语,非玉箫不足以当,“石破天惊”过于绕梁遏云之上。至“教神妪”忽入鬼语。吴质懒态,月露无情。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接突兀(“昆山玉碎”二句下)。

《唐宋诗举要》

吴云:通体皆从神理中曲曲摹绘,出神入幽,无一字落恒人蹊径。

《龙性堂诗话初集》

长吉耽奇凿空,真有“石破天惊”之妙,阿母所谓是儿不呕出心不已也。然其极作意费解处,人不能学,亦不必学。义山古体时效此调,却不能工,要非其至也。

《唐贤小三昧集》

七字可作昌谷诗评《“石破天惊”句下)。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幽玄神怪,至此而极,妙在写出声音情态。

作者简介

李贺,唐代,790-816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