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出自:[唐代]杜甫所作《北征》

拼音:huí shǒu fèng xiáng xiàn ,jīng qí wǎn míng miè 。

诗句: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繁体:迴首鳳翔縣,旌旗晚明滅。

翻译:回首凤翔县,晚明灭旌旗。


《北征》原文

[唐代] 杜甫

......

乾坤含5疮痍,忧虞11何时毕。

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126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13

邠郊入地底14,泾水15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

《北征》又作批注

1虞:一作危

2拜:一作奉

3阙下:一作阁门

4途:一作路

5含:一作合

6瑟:一作索

7戴:一作带,一作载

9苦:一作酸

10缅:一作缥

11岩谷:一作谷岩

12鸟:一作枭

13深:一作中

14散:一作败

15堕:一作随

16回:一作迥

17幽:一作鸣

18才:一作才

19裋:一作短

20泄:一作咽

21呕泄卧数日:一作数日卧呕泄

22苞:一作包

23说:一作脱

24观:一作看

25坐:一作旁

26气:一作氛

27鹘:一作纥

28善:一作喜

29过:一作如

30何:一作可,一作伺

32昨:一作昔

33夏殷:当作殷周

《北征》引用标注

1初吉[chū jí]: (2).朔日,即阴历初一日。

【引】《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毛 传:“初吉,朔日也。”一说自朔日至上弦(初八日)为“初吉”。见 王国维 《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 唐 杜甫 《北征》诗:“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浦起龙 心解:“初吉,朔日也。”

2苍茫[cāng máng]: (3).犹匆忙。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 杜子 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仇兆鳌 注:“苍茫,急遽之意。”

3艰虞[jiān yú]: (1).艰难忧患。

【引】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逮 有晋 之 隆安 ,集艰虞于天步。” 唐 杜甫 《北征》诗:“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二》:“故 江 西制置招讨使侍郎 吴公 ,禀资明锐,遭时艰虞。” 冯至 《一首陆放翁的诗》:“在抗战的艰虞中是产生能手的好机会,难道人材根本没有吗?我想绝不是。”

4暇日[xiá rì]: 空闲的日子。

【引】《孟子·梁惠王上》:“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唐 杜甫 《北征》诗:“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清华园图记》:“余家距 清华园 不半里,暇日尝访其遗构。”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倘再与叭儿较,则心力更多白费,故《围剿十年》或当于暇日作之。”

5顾惭[gù cán]: 自顾而惭愧。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仇兆鳌 注:“顾惭,自顾惭愧也。”

6恩私[ēn sī]: (2).犹恩惠,

【引】恩宠。 唐 杜甫 《北征》诗:“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宋 欧阳修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诗:“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 清 赵翼 《六哀诗》之四:“作诗记恩私,长歌以当哭。”

7怵惕[chù tì]: 戒惧;

【引】惊惧。《书·囧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思所以免其过悔。”《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思先帝之艰苦,日夜怵惕,修身正行。”《汉书·王商传》:“于是退 勃 使就国,卒无怵悐忧。” 颜师古 注:“悐,古惕字。” 唐 杜甫 《北征》诗:“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明史·岳正传》:“今朕省愆思咎,怵惕是存。” 姚雪垠 《长夜》二三:“那个小姑娘头也不抬,也不怵惕,很快地走了进去。”

8遗失[yí shī]: (3).失误;过失。

【引】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四》:“上方幸 河 东,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 安世 识之,具作其事。后购得本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心若怀冰,战战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 唐 杜甫 《北征》诗:“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庙算无遗失,妖氛快扫除。”

9东胡[dōng hú]: 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因居于 匈奴 之东,故名。 春秋 、 战国 时,南邻 燕国 ,后为 燕 所破,迁于今 西辽河 上游一带。 秦 末 东胡 强盛,后为 匈奴 冒顿单于 击败。馀众退居 乌桓山 和 鲜卑山 ,分别称 乌桓 、 鲜卑 。

【引】见《史记·匈奴列传》。后亦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唐 杜甫 《北征》诗:“ 东胡 反未已,臣 甫 愤所切。”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 满洲 外族,是曰 东胡 。”

10行在[xíng zài]: 即行在所。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已而大驾幸 建康 ,六宫留 临安 ,则 建康 为行在, 临安 为行宫。”

11忧虞[yōu yú]: 忧虑。

【引】《易·系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唐 杜甫 《北征》诗:“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忆昨庚辰岁,米价如珍珠;村南人食人,老父心忧虞。”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一国的政治如果真是为‘民利’设想的话,你只愁用费不够,那里会有什么浪费的忧虞。”

12萧瑟[xiāo sè]: (2).凋零;

【引】冷落;凄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明 杨珽《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秋给 北平 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13饮马窟[yìn mǎ kū]: 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行》。

【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 宋 郭茂倩 题解:“ 长城 , 秦 所筑以备 胡 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后世文人常拟作,诗中大都描述边境寒冷荒凉、征戍之苦。因以“饮马窟”比喻边境地区或北方寒冷荒凉及战火频仍之处。 唐 杜甫 《北征》诗:“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明谢谠《四喜记·他乡遇故》:“从此潢池无窃警,力胜何如谋胜。饮马窟寒,射雕风劲,滕六施严令,瑶花琼树,幻成无限佳景。”

14地底[dì dǐ]: (1).指大地的低凹处。

【引】 汉 扬雄 《甘泉赋》:“漂 龙渊 而还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 唐 杜甫 《北征》诗:“ 邠郊 入地底, 泾水 中荡潏。” 浦起龙 注:“ 邠州 在 凤翔 东北,入地底,正显四面之高。” 明 何大复 《画鱼》诗:“ 禹门 天池 云雾里,白昼雷霆行地底。”

15泾水[jīng shuǐ]: 渭河 的支流,在 陕西省 中部。

【引】也称 泾河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五十五里,曰 泾谷之山 , 泾水 出焉,东南流注于 渭 。”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渠》:“ 泾水 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稷黍。” 唐 杜甫 《北征》诗:“ 邠 郊入地底, 泾水 中荡潏。”《资治通鉴·秦始皇帝元年》:“ 韩 欲疲 秦 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 郑国 为间于 秦 ,凿 泾水 自 仲山 为渠,并北山,东注 洛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诗泾见谓浊申笺义》:“七月启 泾 口,引 泾水 灌地,则春、秋、冬皆清。”

16山果[shān guǒ]: 山地出产的果品。

【引】 晋 支遁 《咏怀诗》之四:“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 唐 杜甫 《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宋 杨万里 《花果》诗:“野花山果绝芳馨,借问行人不识名。”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二:“靠后墙摆着些筐子、箩头,里面装的是村里送给他的核桃、柿子……因此你要一进门看正面,好象个小山果店。”

17琐细[suǒ xì]: (1).琐碎,

【引】细小。 唐 杜甫 《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尔朱道士炼朱砂丹》:“﹝道士﹞客于 涪州 ,爱其所产丹砂,虽琐细而皆矢镞状。”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倘若别的皇帝,一般琐细问题大可不问。”

18橡栗[xiàng lì]: 栎树的果实。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果。

【引】《庄子·盗蹠》:“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 有巢氏 之民。” 唐 杜甫 《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二五:“食不如橡栗,衣不如纻麻。”

19身世[shēn shì]: (1).指人的经历、遭遇。

【引】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 傅燮 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 桃源 内,益叹身世拙。” 陆文夫 《小巷深处》:“ 徐文霞 不停地哭着,让眼泪来诉说她的身世,痛苦和屈辱。”

20鸱鸟[chī niǎo]: 指鹞鹰。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21黄桑[huáng sāng]: 叶子发黄的桑树。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仇兆鳌 注:“《诗》:‘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2潼关[tóng guān]: 关隘名。古称 桃林塞 。 东汉 时设 潼关 ,故址在今 陕西省 潼关县 东南,处 陕西 、 山西 、 河南 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 在 关 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 潼关 。” 唐 杜甫 《北征》诗:“ 潼关 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只要明天从 潼关 附近冲过去,到了 河南 ,官兵就再也包围不住咱们啦。”

23残害[cán hài]: (1).伤害;

【引】侵害。《书·泰誓上》:“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后汉书·赵彦传》:“﹝ 劳丙 ﹞攻没 琅邪 属县,残害吏民。” 唐 杜甫 《北征》诗:“遂令半 秦 民,残害为异物。”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一》:“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

24悲泉[bēi quán]: (2).指流声使人悲伤的泉水。

【引】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严严苦雾,皎皎悲泉。” 唐 杜甫 《北征》诗:“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25垢腻[gòu nì]: 犹污垢。多指粘附于人体或物体上的不洁之物。

【引】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善友劝奖门》:“又有尺布不全,垢腻臭杂。” 唐 杜甫 《北征》诗:“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同郡有富室子,形状臃肿,步履蹒跚;又不修边幅,垢腻恒满面。”

26小女[xiǎo nǚ]: (2).年幼的女儿。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

27补绽[bǔ zhàn]: (1).缝补。

【引】亦指补丁。 唐 杜甫 《北征》诗:“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仇兆鳌 注:“《礼·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唐 白居易 《狂吟七言十四韵》:“补绽衣裳愧妻女,支持酒肉赖交亲。” 徐特立 《我的生活》:“祖母穿的围裙,补绽又加补绽,连原来的底布都很难辨认。”

28海图[hǎi tú]: (1).绘画或刺绣的海景图。

【引】 唐 姚合 《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海图装玉轴,书目记牙签。” 唐 杜甫 《北征》诗:“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

29紫凤[zǐ fèng]: 传说中的神鸟。亦指衣上凤鸟花纹。

【引】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钧天曲》:“紫凤来参差,玄鹤起凌乱。” 唐 杜甫 《北征》诗:“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二:“紫凤放娇衔 楚 佩,赤鳞犯舞拨 湘 弦。”《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鳌,忆南都之石黛,歌传紫凤,夸北地之胭脂。”

30老夫[lǎo fū]: (2).年老男子的自称。

【引】《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 郑玄 注:“老夫,老人称也。” 唐 杜甫 《北征》诗:“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先生既遇着老天,不必求签了。”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老夫也不能细述,只把他初立党时公拟的办事条略背诵一回罢。” 叶剑英 《八十书怀》诗:“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31情怀[qíng huái]: (1).心情。

【引】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惟受恩累世,今当离宫殿,情怀恋恋。” 唐 杜甫 《北征》诗:“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扫愁帚扫不了我郁闷情怀。” 郁达夫 《过去》:“两旁店家的灯火,照耀得很明亮,反照出了些离人的孤独的情怀。”

32呕泄[ǒu xiè]: 吐泻。

【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 唐 杜甫 《北征》诗:“老夫情怀恶,数日呕泄卧。” 金 元好问 《病中》诗:“万钱谁呕泄,一脔尔乘除。”

33凛慄[lǐn lì]: 1.严寒;

【引】冷得发抖。 唐 杜甫 《北征》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尽衣笥中所藏,蹑毡靴,犹凛慄不自持。”

34随手[suí shǒu]: (3).信手;

【引】随便。 唐 杜甫 《北征》诗:“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叫 王胡子 又去卖了一分田来,二千多银子,随手乱用。”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十:“关于这一点,事实上的佐证多得很,随手拈来都是。”

35朱铅[zhū qiān]: (1).谓胭脂铅粉。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 宋 王安石 《信都公家白兔》诗:“水晶为宫玉为田, 姮娥 缟衣洗朱铅。” 明 李东阳 《无锡华大母邹氏托子以姑自经死以示无贰志》诗:“婉婉从夫日,辛勤抱子年,晨昏亲药饵,少壮损朱铅。”

36挽须[wǎn xū]: 亦作“ 挽须 ”。

【引】 捋胡须。 唐 杜甫 《北征》诗:“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清 黄遵宪 《小女》诗:“小女挽须争问事,阿娘不语又牵衣。”

37嗔喝[chēn hē]: 怒斥;

【引】呵斥。 唐 杜甫 《北征》诗:“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一本作“ 瞋喝 ”。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三折:“则为帐下 张达 那厮厮嗔喝。兄弟更性似火,我本意待侜他,谁想他兴心坏我。”

38翻思[fān sī]: (1).回想。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唐 长孙佐辅 《代别后梦别》诗:“翻思梦里苦,却恨觉来迟。”

39阴风[yīn fēng]: (2).隐含杀伐之气的风。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阴风西北来,惨澹随 回鹘 。” 唐 李商隐 《韩碑》诗:“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淡天王旗。”

40鹰腾[yīng téng]: 如鹰飞腾。形容战士骁勇、迅猛。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明 吴易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所部皆鹰腾,公也身搏战。”

41圣心[shèng xīn]: (2).帝王的心意。

【引】《三国志·魏志·杨阜传》:“然今之小人,好说 秦 汉 之奢靡,以荡圣心。”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良辰感圣心,云旗兴暮节。” 唐 杜甫 《北征》诗:“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明 宋濂 《进〈元史〉表》:“此皆天语之丁宁,愈见圣心之广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各省起义·四川起义清方档案》:“庶趁此机势,边陲肃安,大局早靖一日,圣心早宽一日。”

42虚伫[xū zhù]: 虚心期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 范 虽实投 桓 ,而恐以趋时损名,乃曰:‘虽怀朝宗,会有亡儿瘗在此,故来省视。’ 桓 怅然失望,向之虚伫,一时都尽。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宋 陈亮 《制举》:“肆我主上,切于求言……其于国家之大略,当世之大计,人之所不敢言而上之虚伫以待者,固将无所不闻矣。”

43伊洛[yī luò]: (1).亦作“ 伊雒 ”。 伊水 与 洛水 。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 伊 洛 流域。

【引】《国语·周语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韦昭 注:“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岭 。 禹 都 阳城 , 伊 洛 所近。”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 伊 洛 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唐 杜甫 《北征》诗:“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 伊 洛 ,当时意气尤骄矜。” 清 叶襄 《禹陵》诗:“泉源留俭德, 伊 洛 想神功。”

44蓄锐[xù ruì]: 蓄养锐气。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 宋 岳飞 《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马超 士卒,蓄锐已久,到此耀武扬威,势不可当。”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资政新篇》:“为将要知蓄锐之方。”

45青徐[qīng xú]: 青州 和 徐州 的并称。

【引】《后汉书·齐武王演传》:“今 赤眉 起 青 徐 ,众数十万。”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北接 青 徐 ,东洞 交 广 。” 唐 杜甫 《北征》诗:“此举开 青 徐 ,旋瞻略 恒 碣 。”

46昊天[hào tiān]: (2).指一定季节的天空。

【引】《尔雅·释天》:“夏为昊天。” 郭璞 注:“言气皓旰。”《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 孔颖达 疏引今文《尚书》 欧阳生 说:“春曰昊天。” 唐 杜甫 《北征》诗:“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此指秋天。

47肃杀[sù shā]: (1).严酷萧瑟貌。多用以形容深秋或冬季的天气和景色。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清 曹寅 《秋饮》诗:“众鸟何啁啾,肃杀气相递。” 老舍 《四世同堂》九十:“可是,忽然间又来了冰冻,叫人想起肃杀的隆冬。”

48皇纲[huáng gāng]: (2).朝廷的纲纪。

【引】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在 汉 之季,皇纲幅裂。” 唐 杜甫 《北征》诗:“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皇纲不振,大宇中倾。”

49古先[gǔ xiān]: (1).往昔;

【引】古代。《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和气不独在古先,则圣人何故独优?” 晋 左思 《吴都赋》:“古先帝代,曾览八纮之洪绪,一六合而光宅。” 唐 杜甫 《北征》诗:“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聂绀弩 《谈“娜拉”》:“‘ 中国 ’古先圣贤的大道,虽然始终莫测高深,多少也该被硬装进了一些,使她们很够资格做一个贤淑的妻子。”

50荡析[dàng xī]: (2).引申为消灭;

【引】毁灭。 唐 杜甫 《北征》诗:“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51再兴[zài xīng]: 再度兴盛。

【引】《国语·周语下》:“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 周 其兴乎!”《后汉书·窦融传》:“ 更始 事业已成,寻复亡灭,此一姓不再兴之效。” 唐 杜甫 《北征》诗:“ 周 汉 获再兴, 宣 光 果明哲。” 仇兆鳌 注:“ 周宣 、 汉光 皆中兴主。”

52宣光[xuān guāng]: (1). 周宣王 和 东汉 光武帝 的合称。二人皆旧时所称中兴之主。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不闻 夏 殷 衰,中自诛 褒 妲 。 周 汉 获再兴, 宣 光 果明哲。” 仇兆鳌 注:“ 周宣 、 汉光 皆中兴主。” 元 李士瞻 《始予发京师时已闻河南平章公克服济南》诗:“调度敢烦廊庙计,畴咨仍藉相臣功。 宣 光 接武扬先烈, 方 虎 联勋振古风。”

53明哲[míng zhé]: (1).明智;

【引】洞察事理。《书·说命上》:“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孔 传:“知事则为明智,明智则能制作法则。”《墨子·天志中》:“明哲维天,临君下土。”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序》:“昔者 孔子 睿圣明哲,天生不群。” 唐 杜甫 《北征》诗:“ 周 汉 获再兴, 宣 光 果明哲。” 续范亭 《赞范太君》:“﹝ 范太君 ﹞老而不守旧,为革命尽瘁而死,几至全家牺牲而无怨言,明哲坚强,老而益壮,是诚可贵。”

54桓桓[huán huán]: (1).勇武、威武貌。

【引】《书·牧誓》:“勖哉夫子!尚桓桓。” 孔 传:“桓桓,武貌。” 晋 陶潜 《命子》诗:“桓桓 长沙 ,伊勋伊德。”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钺奋忠烈。” 仇兆鳌 注:“桓桓,武勇貌。” 林伯渠 《和朱总司令〈南泥湾〉诗》:“桓桓虎贲士, 中华 好男子。”

55仗钺[zhàng yuè]: 手持黄钺,表示将帅的权威。引申指统帅军队。

【引】《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钺奋忠烈。”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文臣改武》:“专征仗钺,恩遇始终。”

56忠烈[zhōng liè]: (3).忠诚刚正。

【引】《宋书·朱龄石传》:“ 绰 为人忠烈,受 冲 更生之恩,事 冲 如父。”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钺奋忠烈。” 明 夏完淳 《六哀·侯纳言》诗:“忠烈简迈姿,淡然青云志。”

57白兽闼[bái shòu tà]: 亦称“ 白兽门 ”。 即 白虎门 。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凄凉 大同殿 ,寂寞 白兽闼 。” 仇兆鳌 注:“《三辅黄图》:‘ 未央宫 有 白虎殿 。’ 唐 避 太祖 讳,改为兽。 白兽闼 ,即 白兽门 也。”参见“ 白虎门 ”。

58宏达[hóng dá]: (3).宏伟。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煌煌 太宗 业,树立甚宏达。”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回】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灭】字的诗句

《北征》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虞:一作危

2拜:一作奉

3阙下:一作阁门

4途:一作路

5含:一作合

6瑟:一作索

7戴:一作带,一作载

9苦:一作酸

10缅:一作缥

11岩谷:一作谷岩

12鸟:一作枭

13深:一作中

14散:一作败

15堕:一作随

16回:一作迥

17幽:一作鸣

18才:一作才

19裋:一作短

20泄:一作咽

21呕泄卧数日:一作数日卧呕泄

22苞:一作包

23说:一作脱

24观:一作看

25坐:一作旁

26气:一作氛

27鹘:一作纥

28善:一作喜

29过:一作如

30何:一作可,一作伺

32昨:一作昔

33夏殷:当作殷周

词典引注

1初吉[chū jí]: (2).朔日,即阴历初一日。

【引】《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毛 传:“初吉,朔日也。”一说自朔日至上弦(初八日)为“初吉”。见 王国维 《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 唐 杜甫 《北征》诗:“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浦起龙 心解:“初吉,朔日也。”

2苍茫[cāng máng]: (3).犹匆忙。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 杜子 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仇兆鳌 注:“苍茫,急遽之意。”

3艰虞[jiān yú]: (1).艰难忧患。

【引】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逮 有晋 之 隆安 ,集艰虞于天步。” 唐 杜甫 《北征》诗:“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二》:“故 江 西制置招讨使侍郎 吴公 ,禀资明锐,遭时艰虞。” 冯至 《一首陆放翁的诗》:“在抗战的艰虞中是产生能手的好机会,难道人材根本没有吗?我想绝不是。”

4暇日[xiá rì]: 空闲的日子。

【引】《孟子·梁惠王上》:“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唐 杜甫 《北征》诗:“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清华园图记》:“余家距 清华园 不半里,暇日尝访其遗构。”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倘再与叭儿较,则心力更多白费,故《围剿十年》或当于暇日作之。”

5顾惭[gù cán]: 自顾而惭愧。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仇兆鳌 注:“顾惭,自顾惭愧也。”

6恩私[ēn sī]: (2).犹恩惠,

【引】恩宠。 唐 杜甫 《北征》诗:“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宋 欧阳修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诗:“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 清 赵翼 《六哀诗》之四:“作诗记恩私,长歌以当哭。”

7怵惕[chù tì]: 戒惧;

【引】惊惧。《书·囧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思所以免其过悔。”《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思先帝之艰苦,日夜怵惕,修身正行。”《汉书·王商传》:“于是退 勃 使就国,卒无怵悐忧。” 颜师古 注:“悐,古惕字。” 唐 杜甫 《北征》诗:“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明史·岳正传》:“今朕省愆思咎,怵惕是存。” 姚雪垠 《长夜》二三:“那个小姑娘头也不抬,也不怵惕,很快地走了进去。”

8遗失[yí shī]: (3).失误;过失。

【引】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四》:“上方幸 河 东,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 安世 识之,具作其事。后购得本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心若怀冰,战战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 唐 杜甫 《北征》诗:“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庙算无遗失,妖氛快扫除。”

9东胡[dōng hú]: 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因居于 匈奴 之东,故名。 春秋 、 战国 时,南邻 燕国 ,后为 燕 所破,迁于今 西辽河 上游一带。 秦 末 东胡 强盛,后为 匈奴 冒顿单于 击败。馀众退居 乌桓山 和 鲜卑山 ,分别称 乌桓 、 鲜卑 。

【引】见《史记·匈奴列传》。后亦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唐 杜甫 《北征》诗:“ 东胡 反未已,臣 甫 愤所切。”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 满洲 外族,是曰 东胡 。”

10行在[xíng zài]: 即行在所。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已而大驾幸 建康 ,六宫留 临安 ,则 建康 为行在, 临安 为行宫。”

11忧虞[yōu yú]: 忧虑。

【引】《易·系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唐 杜甫 《北征》诗:“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忆昨庚辰岁,米价如珍珠;村南人食人,老父心忧虞。”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一国的政治如果真是为‘民利’设想的话,你只愁用费不够,那里会有什么浪费的忧虞。”

12萧瑟[xiāo sè]: (2).凋零;

【引】冷落;凄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明 杨珽《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秋给 北平 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13饮马窟[yìn mǎ kū]: 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行》。

【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 宋 郭茂倩 题解:“ 长城 , 秦 所筑以备 胡 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后世文人常拟作,诗中大都描述边境寒冷荒凉、征戍之苦。因以“饮马窟”比喻边境地区或北方寒冷荒凉及战火频仍之处。 唐 杜甫 《北征》诗:“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明谢谠《四喜记·他乡遇故》:“从此潢池无窃警,力胜何如谋胜。饮马窟寒,射雕风劲,滕六施严令,瑶花琼树,幻成无限佳景。”

14地底[dì dǐ]: (1).指大地的低凹处。

【引】 汉 扬雄 《甘泉赋》:“漂 龙渊 而还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 唐 杜甫 《北征》诗:“ 邠郊 入地底, 泾水 中荡潏。” 浦起龙 注:“ 邠州 在 凤翔 东北,入地底,正显四面之高。” 明 何大复 《画鱼》诗:“ 禹门 天池 云雾里,白昼雷霆行地底。”

15泾水[jīng shuǐ]: 渭河 的支流,在 陕西省 中部。

【引】也称 泾河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五十五里,曰 泾谷之山 , 泾水 出焉,东南流注于 渭 。”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渠》:“ 泾水 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稷黍。” 唐 杜甫 《北征》诗:“ 邠 郊入地底, 泾水 中荡潏。”《资治通鉴·秦始皇帝元年》:“ 韩 欲疲 秦 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 郑国 为间于 秦 ,凿 泾水 自 仲山 为渠,并北山,东注 洛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诗泾见谓浊申笺义》:“七月启 泾 口,引 泾水 灌地,则春、秋、冬皆清。”

16山果[shān guǒ]: 山地出产的果品。

【引】 晋 支遁 《咏怀诗》之四:“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 唐 杜甫 《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宋 杨万里 《花果》诗:“野花山果绝芳馨,借问行人不识名。”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二:“靠后墙摆着些筐子、箩头,里面装的是村里送给他的核桃、柿子……因此你要一进门看正面,好象个小山果店。”

17琐细[suǒ xì]: (1).琐碎,

【引】细小。 唐 杜甫 《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尔朱道士炼朱砂丹》:“﹝道士﹞客于 涪州 ,爱其所产丹砂,虽琐细而皆矢镞状。”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倘若别的皇帝,一般琐细问题大可不问。”

18橡栗[xiàng lì]: 栎树的果实。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果。

【引】《庄子·盗蹠》:“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 有巢氏 之民。” 唐 杜甫 《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二五:“食不如橡栗,衣不如纻麻。”

19身世[shēn shì]: (1).指人的经历、遭遇。

【引】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 傅燮 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 桃源 内,益叹身世拙。” 陆文夫 《小巷深处》:“ 徐文霞 不停地哭着,让眼泪来诉说她的身世,痛苦和屈辱。”

20鸱鸟[chī niǎo]: 指鹞鹰。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21黄桑[huáng sāng]: 叶子发黄的桑树。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仇兆鳌 注:“《诗》:‘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2潼关[tóng guān]: 关隘名。古称 桃林塞 。 东汉 时设 潼关 ,故址在今 陕西省 潼关县 东南,处 陕西 、 山西 、 河南 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 在 关 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 潼关 。” 唐 杜甫 《北征》诗:“ 潼关 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只要明天从 潼关 附近冲过去,到了 河南 ,官兵就再也包围不住咱们啦。”

23残害[cán hài]: (1).伤害;

【引】侵害。《书·泰誓上》:“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后汉书·赵彦传》:“﹝ 劳丙 ﹞攻没 琅邪 属县,残害吏民。” 唐 杜甫 《北征》诗:“遂令半 秦 民,残害为异物。”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一》:“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

24悲泉[bēi quán]: (2).指流声使人悲伤的泉水。

【引】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严严苦雾,皎皎悲泉。” 唐 杜甫 《北征》诗:“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25垢腻[gòu nì]: 犹污垢。多指粘附于人体或物体上的不洁之物。

【引】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善友劝奖门》:“又有尺布不全,垢腻臭杂。” 唐 杜甫 《北征》诗:“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同郡有富室子,形状臃肿,步履蹒跚;又不修边幅,垢腻恒满面。”

26小女[xiǎo nǚ]: (2).年幼的女儿。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

27补绽[bǔ zhàn]: (1).缝补。

【引】亦指补丁。 唐 杜甫 《北征》诗:“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仇兆鳌 注:“《礼·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唐 白居易 《狂吟七言十四韵》:“补绽衣裳愧妻女,支持酒肉赖交亲。” 徐特立 《我的生活》:“祖母穿的围裙,补绽又加补绽,连原来的底布都很难辨认。”

28海图[hǎi tú]: (1).绘画或刺绣的海景图。

【引】 唐 姚合 《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海图装玉轴,书目记牙签。” 唐 杜甫 《北征》诗:“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

29紫凤[zǐ fèng]: 传说中的神鸟。亦指衣上凤鸟花纹。

【引】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钧天曲》:“紫凤来参差,玄鹤起凌乱。” 唐 杜甫 《北征》诗:“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二:“紫凤放娇衔 楚 佩,赤鳞犯舞拨 湘 弦。”《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鳌,忆南都之石黛,歌传紫凤,夸北地之胭脂。”

30老夫[lǎo fū]: (2).年老男子的自称。

【引】《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 郑玄 注:“老夫,老人称也。” 唐 杜甫 《北征》诗:“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先生既遇着老天,不必求签了。”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老夫也不能细述,只把他初立党时公拟的办事条略背诵一回罢。” 叶剑英 《八十书怀》诗:“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31情怀[qíng huái]: (1).心情。

【引】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惟受恩累世,今当离宫殿,情怀恋恋。” 唐 杜甫 《北征》诗:“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扫愁帚扫不了我郁闷情怀。” 郁达夫 《过去》:“两旁店家的灯火,照耀得很明亮,反照出了些离人的孤独的情怀。”

32呕泄[ǒu xiè]: 吐泻。

【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 唐 杜甫 《北征》诗:“老夫情怀恶,数日呕泄卧。” 金 元好问 《病中》诗:“万钱谁呕泄,一脔尔乘除。”

33凛慄[lǐn lì]: 1.严寒;

【引】冷得发抖。 唐 杜甫 《北征》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尽衣笥中所藏,蹑毡靴,犹凛慄不自持。”

34随手[suí shǒu]: (3).信手;

【引】随便。 唐 杜甫 《北征》诗:“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叫 王胡子 又去卖了一分田来,二千多银子,随手乱用。”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十:“关于这一点,事实上的佐证多得很,随手拈来都是。”

35朱铅[zhū qiān]: (1).谓胭脂铅粉。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 宋 王安石 《信都公家白兔》诗:“水晶为宫玉为田, 姮娥 缟衣洗朱铅。” 明 李东阳 《无锡华大母邹氏托子以姑自经死以示无贰志》诗:“婉婉从夫日,辛勤抱子年,晨昏亲药饵,少壮损朱铅。”

36挽须[wǎn xū]: 亦作“ 挽须 ”。

【引】 捋胡须。 唐 杜甫 《北征》诗:“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清 黄遵宪 《小女》诗:“小女挽须争问事,阿娘不语又牵衣。”

37嗔喝[chēn hē]: 怒斥;

【引】呵斥。 唐 杜甫 《北征》诗:“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一本作“ 瞋喝 ”。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三折:“则为帐下 张达 那厮厮嗔喝。兄弟更性似火,我本意待侜他,谁想他兴心坏我。”

38翻思[fān sī]: (1).回想。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唐 长孙佐辅 《代别后梦别》诗:“翻思梦里苦,却恨觉来迟。”

39阴风[yīn fēng]: (2).隐含杀伐之气的风。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阴风西北来,惨澹随 回鹘 。” 唐 李商隐 《韩碑》诗:“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淡天王旗。”

40鹰腾[yīng téng]: 如鹰飞腾。形容战士骁勇、迅猛。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明 吴易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所部皆鹰腾,公也身搏战。”

41圣心[shèng xīn]: (2).帝王的心意。

【引】《三国志·魏志·杨阜传》:“然今之小人,好说 秦 汉 之奢靡,以荡圣心。”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良辰感圣心,云旗兴暮节。” 唐 杜甫 《北征》诗:“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明 宋濂 《进〈元史〉表》:“此皆天语之丁宁,愈见圣心之广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各省起义·四川起义清方档案》:“庶趁此机势,边陲肃安,大局早靖一日,圣心早宽一日。”

42虚伫[xū zhù]: 虚心期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 范 虽实投 桓 ,而恐以趋时损名,乃曰:‘虽怀朝宗,会有亡儿瘗在此,故来省视。’ 桓 怅然失望,向之虚伫,一时都尽。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宋 陈亮 《制举》:“肆我主上,切于求言……其于国家之大略,当世之大计,人之所不敢言而上之虚伫以待者,固将无所不闻矣。”

43伊洛[yī luò]: (1).亦作“ 伊雒 ”。 伊水 与 洛水 。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 伊 洛 流域。

【引】《国语·周语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韦昭 注:“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岭 。 禹 都 阳城 , 伊 洛 所近。”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 伊 洛 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唐 杜甫 《北征》诗:“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 伊 洛 ,当时意气尤骄矜。” 清 叶襄 《禹陵》诗:“泉源留俭德, 伊 洛 想神功。”

44蓄锐[xù ruì]: 蓄养锐气。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 宋 岳飞 《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马超 士卒,蓄锐已久,到此耀武扬威,势不可当。”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资政新篇》:“为将要知蓄锐之方。”

45青徐[qīng xú]: 青州 和 徐州 的并称。

【引】《后汉书·齐武王演传》:“今 赤眉 起 青 徐 ,众数十万。”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北接 青 徐 ,东洞 交 广 。” 唐 杜甫 《北征》诗:“此举开 青 徐 ,旋瞻略 恒 碣 。”

46昊天[hào tiān]: (2).指一定季节的天空。

【引】《尔雅·释天》:“夏为昊天。” 郭璞 注:“言气皓旰。”《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 孔颖达 疏引今文《尚书》 欧阳生 说:“春曰昊天。” 唐 杜甫 《北征》诗:“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此指秋天。

47肃杀[sù shā]: (1).严酷萧瑟貌。多用以形容深秋或冬季的天气和景色。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清 曹寅 《秋饮》诗:“众鸟何啁啾,肃杀气相递。” 老舍 《四世同堂》九十:“可是,忽然间又来了冰冻,叫人想起肃杀的隆冬。”

48皇纲[huáng gāng]: (2).朝廷的纲纪。

【引】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在 汉 之季,皇纲幅裂。” 唐 杜甫 《北征》诗:“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皇纲不振,大宇中倾。”

49古先[gǔ xiān]: (1).往昔;

【引】古代。《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和气不独在古先,则圣人何故独优?” 晋 左思 《吴都赋》:“古先帝代,曾览八纮之洪绪,一六合而光宅。” 唐 杜甫 《北征》诗:“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聂绀弩 《谈“娜拉”》:“‘ 中国 ’古先圣贤的大道,虽然始终莫测高深,多少也该被硬装进了一些,使她们很够资格做一个贤淑的妻子。”

50荡析[dàng xī]: (2).引申为消灭;

【引】毁灭。 唐 杜甫 《北征》诗:“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51再兴[zài xīng]: 再度兴盛。

【引】《国语·周语下》:“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 周 其兴乎!”《后汉书·窦融传》:“ 更始 事业已成,寻复亡灭,此一姓不再兴之效。” 唐 杜甫 《北征》诗:“ 周 汉 获再兴, 宣 光 果明哲。” 仇兆鳌 注:“ 周宣 、 汉光 皆中兴主。”

52宣光[xuān guāng]: (1). 周宣王 和 东汉 光武帝 的合称。二人皆旧时所称中兴之主。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不闻 夏 殷 衰,中自诛 褒 妲 。 周 汉 获再兴, 宣 光 果明哲。” 仇兆鳌 注:“ 周宣 、 汉光 皆中兴主。” 元 李士瞻 《始予发京师时已闻河南平章公克服济南》诗:“调度敢烦廊庙计,畴咨仍藉相臣功。 宣 光 接武扬先烈, 方 虎 联勋振古风。”

53明哲[míng zhé]: (1).明智;

【引】洞察事理。《书·说命上》:“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孔 传:“知事则为明智,明智则能制作法则。”《墨子·天志中》:“明哲维天,临君下土。”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序》:“昔者 孔子 睿圣明哲,天生不群。” 唐 杜甫 《北征》诗:“ 周 汉 获再兴, 宣 光 果明哲。” 续范亭 《赞范太君》:“﹝ 范太君 ﹞老而不守旧,为革命尽瘁而死,几至全家牺牲而无怨言,明哲坚强,老而益壮,是诚可贵。”

54桓桓[huán huán]: (1).勇武、威武貌。

【引】《书·牧誓》:“勖哉夫子!尚桓桓。” 孔 传:“桓桓,武貌。” 晋 陶潜 《命子》诗:“桓桓 长沙 ,伊勋伊德。”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钺奋忠烈。” 仇兆鳌 注:“桓桓,武勇貌。” 林伯渠 《和朱总司令〈南泥湾〉诗》:“桓桓虎贲士, 中华 好男子。”

55仗钺[zhàng yuè]: 手持黄钺,表示将帅的权威。引申指统帅军队。

【引】《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钺奋忠烈。”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文臣改武》:“专征仗钺,恩遇始终。”

56忠烈[zhōng liè]: (3).忠诚刚正。

【引】《宋书·朱龄石传》:“ 绰 为人忠烈,受 冲 更生之恩,事 冲 如父。”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钺奋忠烈。” 明 夏完淳 《六哀·侯纳言》诗:“忠烈简迈姿,淡然青云志。”

57白兽闼[bái shòu tà]: 亦称“ 白兽门 ”。 即 白虎门 。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凄凉 大同殿 ,寂寞 白兽闼 。” 仇兆鳌 注:“《三辅黄图》:‘ 未央宫 有 白虎殿 。’ 唐 避 太祖 讳,改为兽。 白兽闼 ,即 白兽门 也。”参见“ 白虎门 ”。

58宏达[hóng dá]: (3).宏伟。

【引】 唐 杜甫 《北征》诗:“煌煌 太宗 业,树立甚宏达。”

《北征》评析

《唐诗归》

钟云:只似作文起法,老甚,质甚(“杜子”句下)。时事后才入征途,次第妙,妙(“人烟”句下)。往往奔走愁寂,偏有一副极闲心眼,看景入微入细(“幽事”句下)。此下一段说入门儿女妻妾非悲非喜,非笑非哭,非吞非吐,非忙非闲,口中难言,目中如见(“补绽”句下)。四句已是一首娇女诗矣(“狼藉”句下)。儿女语态正说不了,忽入“至尊蒙尘”一段,应首段意思,深忧长虑,谁信饥瘦穷老,有此想头!其篇法幻妙,若有照应,若无照应,若无穿插,若有穿插,不可捉摸(“至尊”句下)。

《唐诗品汇》

刘云:长篇自然不可无此。又云:愁结中,得从容风刺,如此语乃大篇兴致(“青云动高兴”八句下)。刘云:《北征》精神,全得一段尽意,他人窘态有甚不能自言,又羞置勿道(“经年至茅屋……生理焉得说?”一段下。

《䂬溪诗话》

子美世号“诗史”,观《北征》诗云:“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史笔森严,未易及也。

《竹坡诗话》

韩退之《城南联句》云:“红皱晒檐瓦,黄闲系门衡”……状二物而不名,使人暝目思之,如秋晚经行,身在村落间。朴少陵《北征》诗云:“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此亦是说秋冬间篱落所见,然比退之,颇是省力。

《唐子西文录》

古之作者,初无意于造语,所谓因事以陈词。如杜子美《北征》一篇,直纪行役尔,忽云“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此类是也。文章只如人作家书乃是。

《十八家诗钞评点》

张云:此与“夜深经战场”数语,就途中所见随手生出波绉,兴象最佳,须玩其风神萧飒闲淡之妙(“或黑”句下)。张云:此一段叙到家以后情事,酣嬉淋漓,意境非诸家所有(“颠倒”句下)。

《冷斋夜话》

《北怔》诗,识君臣大体。忠义之气,与秋色争高,可贵也。

《师友诗传续录》

(王士禛答)五七言有二体:田园邱壑,当学陶、韦;铺叙感慨,当学杜子美《北征》等篇也。

《石林诗话》

长篇最难。晋魏以前,诗无过十韵者。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尽为工。至老杜《述怀》、《北征》诸篇,穷极笔力,如太史公纪传,此固古今绝唱也。

《唐诗别裁》

一幅旅行名画(“我行”二句下)。以下所见惨景(“鸱鸟”八句下)。到家后叙琐屑事,从《东山》诗“有敦瓜苦,黑在栗薪”悟出(“海图”六句下)。叙到家后,悲喜交集,词尚未了,忽入“至尊蒙尘”,直起突接,他人无此笔力(“至尊”六句下)。“皇帝”起,“太宗”结,收得正大(“园陵”四句下)。汉魏以来,未有此体,少陵特为开出,是诗家第一篇大文。

《闲园诗摘钞》

此诗有大笔、有细笔、有闲笔、有警笔、有放笔、有收笔、变换如意,出没有神。若笔不能换,则局势平衍,真成冗长矣。

《唐宋诗醇》

以排天斡地之力,行属词比事之法,具备方物,横绝太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有五言,不得不以此为大文字也。问家室者,事之主;愤艰虞者,意之主。以皇帝起,太宗结。恋行在,望匡复,言有伦脊,忠爱见矣。道途感触,抵家悲喜,琐琐细细,靡不具陈,极穷苦之情,绝不衰馁。严羽谓李、杜之诗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有类虫吟草间者,岂不然哉!……中唐以下,惟李商隐《西郊》诗等作有此风力,特知之者少耳。李因笃曰:其才则海涵地负,其力则排山倒岳,有极尊严处,有极琐细处,繁则如千门万户之象,简则有急弦促柱之悲,元河南谓其具一代兴亡,与《风》《雅》《颂》相表里。可谓知言。

《艇斋诗话》

韩退之《南山》诗,用杜诗《北征》诗体作。

《潜溪诗眼》

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退之《南山》诗。王平甫以谓《南山》诗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二公之论遂定。

《诗薮》

杜之《北征》、《述怀》,皆长篇叙事。然高者尚有汉人遗意,平者遂为元。白滥觞。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刘辰翁曰:“甘苦齐结实”以上数语,长篇自然不可无此。以至“残害为异物”数句,愁结中得从容风刺语,此大篇兴致。吴山民曰:说造化、神工简至;描旅行,真景入微。“粉黛亦解色”(“苞”一作“色”),看此老设勤意,好笑!千辛万苦中,忽写出一段情景说话,读之,几人抚掌绝倒。结收煞得俊伟。

《杜诗解》

《北征》诗通篇要看他忽然转笔作突兀之句,奇绝人。“谷岩(“岩谷”一作“谷岩”)互出没”五字,便是一幅平远画,写得鄜州远已不远,近还未近,已是目力所及,尚非一蹴所至,妙绝。陡然转出“至尊”,笔势突兀之至(“至尊”四句下)。下“凄凉”、“寂寞”字妙,如此恶字,却有用得绝妙时(“凄凉”四句下)。

《岘佣说诗》

《奉先咏怀》及《北征》是两篇有韵古文,从文姬《悲愤》诗扩而大之者也。后人无此才气,无此学问,无此境遇,无此襟抱,断断不能作。然细绎其中阳开阴合,波澜顿挫。殊足增长笔力,百回读之,随有所得。

《唐诗快》

笔法妙绝,古今未有(“苍茫”句下)。绝好画图(“我行”句下)!又有此闲点染,盖见文字之妙(“天吴”句下)。情状如见(“问事”句下)。长篇缠绵悱恻,潦倒淋漓,忽而儿女喁喁,忽而老夫灌灌,似骚似史,似记似碑,诚如涪翁所言,足与《国风》《雅》《颂》相表里。

《初白庵诗评》

序事言情,不伦不类,拉拉杂杂,信笔直书。作者亦不自知其所以然,而家国之感,悲喜之绪,随其枨触,引而弥长,遂成个古至文,独立尤偶。

《韵语阳秋》

……杜甫:“天吴与紫凤,颠倒在豆褐”,皆巧于说贫者也。

《唐宋诗举要》

吴曰:哀痛恻怛之中,忽转入幽事可悦,此之谓夭矫变化,(“青云”二句下)。蒋曰:忽然截住,万钧之力(“新归”二句下)。 张曰:忽入时事,笔力绝人(“至尊”二句下)。吴曰:此下至末,气势驱迈,淋漓雄直(“惨澹”句下)。吴曰:气象旁魄,语语有擎天拔地之势(“伊洛”十二句下)。

《杜臆》

昌黎《南山》韵赋为诗;少陵《北征》韵记为诗,体不相蒙。……《南山》琢镂凑砌,诘屈怪奇,自创为体,杰出古今,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固不易学,亦不必学,总不脱文人习气。《北征》故是雅调,古来词人亦多似之。即韩之《赴江陵》、《寄三学士》等作,庶可与之雁行也。

《杜诗镜铨》

张上若云:凡作极紧要、极忙文字,偏向极不要紧、极闲处传神,乃“夕阳返照”之法,惟老杜能之。如篇中“青云”、“幽事”一段,他人于正事、实事尚铺写不广,何暇及此?此仙凡之别也。李云:“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不言周,不言妹喜,此古文互文之妙,正不必作误笔。自八股兴,无人解此法矣。如此长篇,结势仍复了而不了,所谓“篇终接混茫”也。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712年2月12日-770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