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

[唐代] 杜甫

创作时间:759年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1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21昨夜2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3绝短小4,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5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3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64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5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7近故垒,练卒8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9顺,抚养10甚分明。

送行11勿泣血7,仆射如父兄。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新安吏》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帖:一作符

2夜:一作日

3犹:一作闻

4即:一作却

5取:一作至,一作收

7泣血:一作垂泣

词典引注

1点兵[diǎn bīng]: (1).征调丁壮。

【引】《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客行 新安 道,喧呼闻点兵。”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又籍 陕西 河东 民为乡兵弓手,时天下久承平,忽闻点兵,民情惊扰。”

2府帖[fǔ tiě]: 即军帖。 唐 代实行府兵制,故称军帖为府帖。

【引】后世因之。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明 何景明 《岁晏行》:“长官叫号吏驰突,府帖连催筑河卒。”

3中男[zhōng nán]: (2).未成丁的男子。

【引】《魏书·高祖纪》:“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新唐书·食货志一》:“ 天宝 三载,更民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

4短小[duǎn xiǎo]: (1).身材矮小。

【引】《汉书·蔡义传》:“ 义 为丞相时年八十馀,短小无须眉。” 唐 杜甫 《新安吏》诗:“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小浮梅闲话》:“ 吴林塘 言其幼时及见之,短小而丰肌,一寻常女子耳。”

5伶俜[líng pīng]: (1).孤单貌。

【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唐 杜甫 《新安吏》诗:“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清 那彦成 《疏影》词:“惺忪香国,忍伶俜抱影,冻禁孤碧。”

6眼枯[yǎn kū]: 谓泪水流尽。

【引】 唐 杜甫 《新安吏》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宋 苏轼 《吴中田妇叹》诗:“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7就粮[jiù liáng]: 移兵到粮多的地区,

【引】取得给养。《后汉书·邓禹传》:“吾且休兵北道,就粮养土,以观其弊。”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就粮东去,安营歇马。” 宋 初屯兵州郡亦称就粮。

8练卒[liàn zú]: (2).操练兵卒。

【引】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9王师[wáng shī]: 天子的军队;

【引】国家的军队。《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蛮夷猾夏……拒逆王师。”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宣和遗事》前集:“王师问罪固能道,天子蒙尘争忍言?” 郁达夫 《闻杨云史先生之讣》诗:“最怜家祭传遗训,犹盼王师灭 贺兰 。”

10抚养[fǔ yǎng]: (1).谓对部下或百姓的爱护体恤。

【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后汉书·陈蕃传》:“昔 高祖 创业,万邦息肩,抚养百姓,同之赤子。” 唐 杜甫 《新安吏》诗:“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元典章·兵部一·晓谕军条画》:“军马别无调度,所司不知抚养。”

11送行[sòng xíng]: (1).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和他告别,

【引】看他离去。 唐 杜甫 《新安吏》诗:“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儒林外史》第四四回:“﹝ 汤镇台 ﹞起程之日,阖城官员都来送行。” 巴金 《中岛健藏先生》:“昨天 日本 小说家 井上靖 先生经过 上海 回 东京 ,我到机场送行。”

《新安吏》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759年;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十分可喜。然而昏庸的唐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各自镇守。

  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冬,安庆绪退保相州(今河南安阳),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人围攻相州。自冬至春,未能破城。乾元二年三月,史思明从魏州(今河北大名)引兵来支援安庆绪,与官军战于安阳河北。九节度的军队大败南奔,安庆绪、史思明几乎重又占领洛阳。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这一战之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征兵。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了这首诗。

《新安吏》翻译

AI智能翻译

客行新安路,喧闹听到点名。
上前打听新安吏:“县小更没有丁?”
“府帖昨天晚上下,其次选择中男行。

“中男绝对矮小,如何坚守王城?”
肥男有母亲送,瘦男人独自乐俜。
白水晚束流,青山还哭的声音。
“自己没有使眼枯,收你泪纵横。
眼枯就见骨,天地始终没有感情!
我军队攻取相州,一天晚上看到他平。
难道心中贼难预料,回军星散营。
到粮食近所以垒,训练最后依照旧京。
挖壕水不到,牧马役也轻。
况乃王顺,抚养很清楚。
送行不要哭泣,仆射如父兄。

古诗词翻译

翻译
作者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新安吏》杜甫 古诗在按户籍册点兵。
作者问《新安吏》杜甫 古诗:“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新安吏》杜甫 古诗回答“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下令说没有壮丁就依次抽未成年男子。”
作者又问“抽来的未成年男子实在太小了,如何能守住王城呢?”
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就变得孤苦伶仃了。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着哭声呢!
“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但天地终归是无情的,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
我们官军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可是贼心难料,致使官军溃败。
我们就去原先营垒就食,练兵也依凭着洛阳。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长官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你们。

《新安吏》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①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
②更:岂。
③次:依次。
④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
⑤伶俜(pīng):形容孤独。
⑥不到水:指掘壕很浅。
⑦仆射:指郭子仪。如父兄:指极爱士卒。
⑧相州:即“三男邺城戍”之“邺城”,今河南安阳。
⑨旧京:指东都洛阳。
⑩借问《新安吏》杜甫 古诗:作者问《新安吏》杜甫 古诗。此处省略主语“作者”。

《新安吏》拼音

诗词拼音

xīn ān lì
新安吏

kè xíng xīn ān dào, xuān hū wén diǎn bīng.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jiè wèn xīn ān lì:" xiàn xiǎo gèng wú dīng?"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 fǔ tiē zuó yè xià, cì xuǎn zhòng nán xíng.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

" zhōng nán jué duǎn xiǎo, hé yǐ shǒu wáng chéng?"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féi nán yǒu mǔ sòng, shòu nán dú líng pīng.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bái shuǐ mù dōng liú, qīng shān yóu kū shēng.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 mò zì shǐ yǎn kū, shōu rǔ lèi zòng héng.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yǎn kū jí jiàn gǔ, tiān dì zhōng wú qíng!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wǒ jūn qǔ xiāng zhōu, rì xī wàng qí píng.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qǐ yì zéi nán liào, guī jūn xīng sàn yíng.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jiù liáng jìn gù lěi, liàn zú yī jiù jīng.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jué háo bú dào shuǐ, mù mǎ yì yì qīng.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kuàng nǎi wáng shī shùn, fǔ yǎng shén fēn míng.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sòng xíng wù qì xuè, pú yè rú fù xiōng.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

《新安吏》评析

《唐诗归》

钟云:“绝短小”、“肥男”、“瘦男”等字,愁苦人读之失笑(“中男”四句下)。钟云:“莫自”二字怨甚(“莫自”句下)。谭云:使读者噤声(“收汝”四句下)。钟云:“甚分明”三字,驭众之言(“托养”句下)。谭云:用意深厚,有美有规(末二句下)。钟云:读此语,仆射不得不做好人(同上)。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分“肥”、“瘦”好赘以暇(“肥男”二句下)。

《诗源辨体》

《石壕》、《新安》、《新婚》、《垂老》、《无家》等,叙情若诉,皆苦心精思,尽作者所能,非卒然信笔所能办也。

《蠖斋诗话》

杜不拟古乐府,用新题纪时事,自是创识。就中《潼关吏》、《新安》、《石壕》、《新婚》、《垂老》、《无家》等篇,妙在痛快,亦伤太尽。

《唐诗品汇》

范云:天地无情,而“仆射如父兄”,当时人心可知,朝廷之大体可悲矣。

《杜诗详注》

张铤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小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兵车行》、前后《出塞》之类,皆刺也,此可已而不已者也;若大《新安吏》之类,则慰也;《石壕吏》之类,则哀也,此不得已而用之者也。

《十八家诗钞》

张云:昔人谓《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惟子美深得此秘,《三吏》、《三别》尤其至者。

《杜诗镜铨》

军败事,叙得浑(“岂意”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陆时雍曰:善作苦语。

《杜臆》

此诗炉锤之妙,五首之最。……“短小”是不成丁者,盖长大者早已点行而阵亡矣。又就“短小”中,分出肥、瘦、有母、无母、有送、无送。此必真景,而描写到此,何等细心!……止一“哭”字,犹属“青山”,而包括许多哭声,何等笔力,何等蕴籍!……“泣血”与哭异,乃有涕无声者。临别则哭,既行则悲、用字斟酌如此。

《读杜心解》

《新安吏》,借提邺城年溃也。统言点兵之事,是首章体。如《石壕》、《新婚》、《垂老》、《无家》等篇,则各举一事为言矣。

《杜诗说》

诸篇自制诗题,有千古自命意。六朝人拟乐府,无实事而撰浮词,皆妄语不情。

《岁寒堂诗话》

韩退之之文,得欧公而后发明;陆宣公之议论,陶渊明、柳子厚之诗,得东坡而应发明;子美之诗,得山谷而后发明。后世夏柯杨子云,必爱之矣,诫然诚然。往在桐庐见吕舍人居仁,余曰:“鲁直得子美之髓乎?“居仁曰:“然”、……余曰:“……《壮游》《北征》,鲁直能之乎?如‘莫自使眼枯,收汝眼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此等句鲁直能到乎?”

《网师园唐诗笺》

“眼枯”二句,沉痛斯极。末二句,婉而多风。

《唐诗别裁》

诸咏身所见闻事,运以古乐府神理,惊心动魄,疑鬼疑神,千古而下,何人更能措手?

《新安吏》鉴赏

白居易《与元九书》

李(白)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馀篇……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唐诗鉴赏辞典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夫。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三别”。《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新安,在洛阳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至天宝三载(744),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 ...

诗词赏析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杜甫 古诗:“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定制:男女十六岁为中男,二十一岁为丁。至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又改以十八岁为中男,二十二岁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杜甫 古诗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官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官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官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官吏不愿跟杜甫啰嗦下去了。这就把官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

杜甫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712年2月12日-770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