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头火烧静兀兀


出自:[唐代]韩愈所作《雉带箭》

拼音:yuán tóu huǒ shāo jìng wù wù ,

诗句:原头火烧静兀兀,

繁体:原頭火燒靜兀兀,

下一句:野雉畏鹰出复没。


《雉带箭》原文

[唐代] 韩愈

原头火烧1静兀兀2野雉畏鹰出复1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3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相2倾斜4

......

《雉带箭》又作批注

1出复:一作伏欲

2相:一作随

《雉带箭》引用标注

1火烧[huǒ shāo]: (1).指野火。

【引】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朱子语类》卷一三○:“那人三四月只吃火烧之类,此人半日不食便软了。”《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你大家赶温面,烙火烧吃。”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夫役送来一大包吃的东西--有火烧……摆了半桌子。”

2静兀兀[jìng wū wū]: 干净;

【引】一无所有。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3盘马弯弓[pán mǎ wān gōng]: 谓驰马盘旋,

【引】张弓欲射。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后以喻故作架势,并不立即行动。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各方意见,既皆疏通融会, 日本 之决心,已泰半持定,乃作盘马弯弓乘机欲发之势。”

4倾斜[qīng xié]: (1).歪斜;

【引】偏斜。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之二:“折得芳蕤两眼花,题诗相报字倾斜。” 碧野 《雪路云程》:“一片片倾斜的山谷小草场……迅速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过。”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原】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兀】字的诗句

《雉带箭》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出复:一作伏欲

2相:一作随

词典引注

1火烧[huǒ shāo]: (1).指野火。

【引】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朱子语类》卷一三○:“那人三四月只吃火烧之类,此人半日不食便软了。”《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你大家赶温面,烙火烧吃。”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夫役送来一大包吃的东西--有火烧……摆了半桌子。”

2静兀兀[jìng wū wū]: 干净;

【引】一无所有。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3盘马弯弓[pán mǎ wān gōng]: 谓驰马盘旋,

【引】张弓欲射。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后以喻故作架势,并不立即行动。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各方意见,既皆疏通融会, 日本 之决心,已泰半持定,乃作盘马弯弓乘机欲发之势。”

4倾斜[qīng xié]: (1).歪斜;

【引】偏斜。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之二:“折得芳蕤两眼花,题诗相报字倾斜。” 碧野 《雪路云程》:“一片片倾斜的山谷小草场……迅速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过。”

《雉带箭》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799年;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此诗作于徐州。原题下有注:“此愈佐张仆射于徐从猎而作也。”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韩愈在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幕中。是年秋,被辟为节度推官。此诗写他随从张建封射猎的情景。

《雉带箭》评析

《义门读书记》

“带”字醒(“红翎白镞”句下)。

《容斋五笔》

韩昌黎《难带箭》诗,东坡尝大字书之,以为妙绝。予读曹子建《七启》论羽猎之美云:“人稠网密,地逼势胁。”乃知韩公用意所来处。

《批韩诗》

朱彝尊曰:只起一句,境已好(首句下)。句句实境,写来绝妙,是昌黎极得意诗,亦正是昌黎本色。汪琬曰:短幅中响龙跳虎卧之观。张鸿田:描写射雉,与“汴泗交流”之描写击毬,同样工巧。

《增评韩苏诗钞》

三溪曰:幅著色射猎画图。

《汇编唐诗十集》

唐云:直赋实事,只宜如此铺写。

《唐诗别裁》

《雉带箭》:李将军度不中不发,发必应弦而倒。审量于未弯弓之先,此矜惜于已弯弓之候,总不肯轻见其技也。作文作诗,亦须得此意。

《黄氏日钞》

《雉带箭》,峻特有变态。

《唐诗品汇》

樊泽之云:此诗佐张建封仆射于徐,从猎而作也。读之其状如在目前,盖写物之妙者。

《韩柳诗选》

层次极佳,可悟行文顿挫之妙。

《唐宋诗醇》

篇帽有限,而盘屈跳荡,生气远出,故是神笔。顾嗣立曰:……至其全首,波澜委曲,细微熨贴,王留耕所谓:“写物之妙,其状如在目前。”信然,信然。

《昌黎先生诗集注》

顾嗣立曰:二句无限神情,无限顿挫。公盖示人以运笔作文之法也(“将军欲以”二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

画工也,化工也。

《唐诗归》

钟云:此处乃着一“静”字,妙甚(首句下)。谭云:二语深,不是寻常弓马中人说得(“将军欲以”二句下)。

《寒厅诗话》

犀月谓昌黎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此中机括,仿佛见作文用笔之妙。

《初白诗评》

善于顿挫(“盘马弯弓”句下)。恰好便住,多着一句不得(末句下)。查晚晴曰:看其形容处,以留取势,以快取胜。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768-824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