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喝如今总不亲


出自:[宋代]王安石所作《答张奉议》

拼音:bàng hē rú jīn zǒng bù qīn 。

诗句:棒喝如今总不亲。

繁体:棒喝如今總不親。

上一句:思量何物堪酬对,

翻译:棒喝如今总不亲


《答张奉议》原文

[宋代] 王安石

五马渡江1开国处,一牛吼1地作庵人。

结蟠茅竹才方丈,穿筑沟园未过旬。

我久欲忘言语道,君今来见句文身。

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3如今总不亲。

《答张奉议》又作批注

1吼:张本作鸣

《答张奉议》引用标注

1五马渡江[wǔ mǎ dù jiāng]: 指 西晋 末 司马氏 五王南渡 长江 ,于 建邺 (今 南京 )建立 东晋 王朝事。

【引】《晋书·元帝纪》:“ 太安 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是岁,王室沦覆,帝与 西阳 、 汝南 、 南顿 、 彭城 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原为 琅邪王 。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亦作“ 五马浮江 ”。 唐 张说 《颍川夫人陈氏碑》:“五马浮江,侨人占乎 南海 。”

2一牛吼地[yī niú hǒu dì]: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

【引】喻距离较近。《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亦作“ 一牛鸣地 ”。 清 钱谦益 《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 锦峰书院 ,去山庄一牛鸣地。” 清 金农 《僦居玉溪赠无闷讲师精蓝》诗:“一牛鸣地时相见,双树影堂还结缘。”

3棒喝[bàng hè]: 佛教禅宗用语。禅师接待初机学人,对其所问,不用言语答复,或以棒打,或以口喝,以验知其根机的利钝,叫“棒喝”。相传棒的使用,始于 德山 宣鉴 与 黄檗 希运 ;喝的使用,始于 临济 义玄 ,故有“ 德山 棒、 临济 喝”之称。以后禅师多棒喝交施,无非借此促使人觉悟。

【引】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揔不亲。”《续传灯录·继成禅师》:“茫茫尽是觅佛汉,举世难尽闲道人。棒喝交驰成药忌,了忘药忌未天真。”后因以称警醒人们的迷误为“棒喝”。 清 李渔 《比目鱼·骇聚》:“这几句话竟是当头的棒喝,破梦的钟声。” 郭沫若 《少年时代·初出夔门》:“他的声音并不严厉,态度也依然是和缓,但仅此已经是对于我的一个棒喝,我到这时候才知道我实在是太孟浪了。”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棒】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亲】字的诗句

《答张奉议》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吼:张本作鸣

词典引注

1五马渡江[wǔ mǎ dù jiāng]: 指 西晋 末 司马氏 五王南渡 长江 ,于 建邺 (今 南京 )建立 东晋 王朝事。

【引】《晋书·元帝纪》:“ 太安 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是岁,王室沦覆,帝与 西阳 、 汝南 、 南顿 、 彭城 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原为 琅邪王 。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亦作“ 五马浮江 ”。 唐 张说 《颍川夫人陈氏碑》:“五马浮江,侨人占乎 南海 。”

2一牛吼地[yī niú hǒu dì]: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

【引】喻距离较近。《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亦作“ 一牛鸣地 ”。 清 钱谦益 《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 锦峰书院 ,去山庄一牛鸣地。” 清 金农 《僦居玉溪赠无闷讲师精蓝》诗:“一牛鸣地时相见,双树影堂还结缘。”

3棒喝[bàng hè]: 佛教禅宗用语。禅师接待初机学人,对其所问,不用言语答复,或以棒打,或以口喝,以验知其根机的利钝,叫“棒喝”。相传棒的使用,始于 德山 宣鉴 与 黄檗 希运 ;喝的使用,始于 临济 义玄 ,故有“ 德山 棒、 临济 喝”之称。以后禅师多棒喝交施,无非借此促使人觉悟。

【引】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揔不亲。”《续传灯录·继成禅师》:“茫茫尽是觅佛汉,举世难尽闲道人。棒喝交驰成药忌,了忘药忌未天真。”后因以称警醒人们的迷误为“棒喝”。 清 李渔 《比目鱼·骇聚》:“这几句话竟是当头的棒喝,破梦的钟声。” 郭沫若 《少年时代·初出夔门》:“他的声音并不严厉,态度也依然是和缓,但仅此已经是对于我的一个棒喝,我到这时候才知道我实在是太孟浪了。”

作者简介

王安石,宋代,1021年11月12日-1086年4月6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