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出自:[唐代]李颀所作《送魏万之京》

拼音:mò jiàn cháng ān háng lè chǔ ,kōng líng suì yuè yì cuō tuó 。

诗句: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繁体: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翻译: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送魏万之京》原文

[唐代] 李颀

朝闻游子1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1色催寒近,御苑砧声2向晚3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魏万之京》又作批注

1树:一作曙

《送魏万之京》引用标注

1游子[yóu zǐ]: 指离家远游或久居外乡的人。

【引】《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馀水》:“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 河 。”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二:“痛我游子身,中年遭薄祜。”

2砧声[zhēn shēng]: 亦作“砧声”。

【引】 捣衣声。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金 元好问 《短日》诗:“短日砧声急,重云雁影深。”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十三:“雁行却向城头过,何处砧声隐隐闻。” 明徐复祚《投梭记·赛魔》:“砧声续断来,孤舟冷落无聊赖,人在天涯音信乖。”

3向晚[xiàng wǎn]: 傍晚。

【引】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绮霞散,空碧留晴向晚。”《三国演义》第四回:“﹝ 曹操 陈宫 ﹞行了三日,至 成皋 地方,天色向晚。” 王西彦 《鱼鬼》:“正好是向晚时分,田野间开始被昏暗的暮色所蒙罩。”

《送魏万之京》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树:一作曙

词典引注

1游子[yóu zǐ]: 指离家远游或久居外乡的人。

【引】《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馀水》:“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 河 。”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二:“痛我游子身,中年遭薄祜。”

2砧声[zhēn shēng]: 亦作“砧声”。

【引】 捣衣声。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金 元好问 《短日》诗:“短日砧声急,重云雁影深。”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十三:“雁行却向城头过,何处砧声隐隐闻。” 明徐复祚《投梭记·赛魔》:“砧声续断来,孤舟冷落无聊赖,人在天涯音信乖。”

3向晚[xiàng wǎn]: 傍晚。

【引】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绮霞散,空碧留晴向晚。”《三国演义》第四回:“﹝ 曹操 陈宫 ﹞行了三日,至 成皋 地方,天色向晚。” 王西彦 《鱼鬼》:“正好是向晚时分,田野间开始被昏暗的暮色所蒙罩。”

《送魏万之京》背景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因慕李白之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

《送魏万之京》评析

《批点唐音》

此篇起语平平,接句便新,初联优柔,次联奇拔,结蕴可兴,含蓄不露,最为佳作。

《唐贤三昧集笺注》

景中情(首四句下)。此种和平之作,后人终拟不到,能辨此作,七律方有归宿处,可知庾词替语、剑拔弩张,二者皆非也。

《此木轩五言律七言律诗选读本》

作者本自从喉中唱出,奈学舌头者多何?

《唐诗成法》

通首有缠绵之致。

《昭昧詹言》

《送魏万之京》言咋夜微霜游子,今朝渡河耳,却炼句入妙。中四情景交写,而语有次第。三四送别之情。五六渐次至京。收句勉其立身立名。初唐人只以意兴温婉轻轻赴题,不著豪情重语。杜公出,乃开雄奇快健,穷极笔势耳。

《唐诗贯珠笺释》

三承二,四承起,用虚字为脉,诸句皆灵活。五六笔承第二,言到京之景。

《唐诗归折衷》

唐云:逗漏大历气(“云山况是”句下)。

《诗境浅说》

此诗首二句平衍而已。三四句叙客况,句中以“不堪”、“况是”四字相呼应,遂见生动,与“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亦南飞”同一句法。六句之向晚砧多,承五句关城寒近而来。收句谓此去长安当以功名自奋,勿以游乐自荒,绕朝赠策,犹有古风。

《唐诗广选》

颐华玉曰:不知多少宛转。

《唐风定》

高华俊亮,与摩诘各成一调。

《唐诗归》

钟云:净亮无浮响,铢两亦称。谭云:起得清厉(首联后)。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何景明曰:多少宛转,诵之悠然。徐中行曰:词意大雅,爱情更深。蒋一葵曰:宛转流亮,愈玩愈工。

《唐诗直解》

其致酸楚,其语流利。“近”字好,“多”字工。

《诗薮》

盛唐脍炙佳作,如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朝”、“曙”、“晚”、“暮”四字重用,惟其诗工,故读之不觉。然一经点勘,即为白璧之瑕,初学首所当戒。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质言之,只是如此四句(按指前四句),而其手法转接离即,妙至于此,真绝调也。

《唐诗镜》

五六老秀,结语寄况无限。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690-751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