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唐代] 李白
创作时间:753年 韵脚:"寒"韵
小时1不识月,呼作白玉盘2。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1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2团团。
白兔捣药3成,问言与谁3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4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5,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悽4怆摧心肝6。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古朗月行》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白:一作青
2作:一作何
3与谁:一作谁与
4悽:一作恻
词典引注
1小时[xiǎo shí]: (1).幼年或少年时候。
【引】《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营 齐王 宫于 河南 之 重门 ,制度皆如藩国之礼”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我见 高贵乡公 ,小时识之,明日我自欲以玺手授之。” 唐 李白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宋 向子諲 《梅花引》词:“花如颊,梅如叶,小时笑弄阶前月。”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八章:“他小时被爹妈娇惯过了头。”
2白玉盘[bái yù pán]: (2).喻指圆月。
【引】 唐 李白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清 吴伟业 《中秋看月有感》诗:“晚悟盈亏理,愁君白玉盘。”
3白兔捣药[bái tù dǎo yào]: 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
【引】 晋 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乐府诗集·相如歌辞九·〈董逃行〉之四》:“教敕凡吏受言,采取神药若木端,玉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 唐 李白 《古朗月行》:“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4大明[dà míng]: (2).指月。
【引】 唐 李白 《古朗月行》诗:“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5沦惑[lún huò]: (2).沦没;
【引】湮没。 唐 李白 《古朗月行》:“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6心肝[xīn gān]: (2).指情思;心思。
【引】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一:“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唐 李白 《古朗月行》:“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 宋 苏辙 《读旧诗一首》:“饱食馀暇尽日眠,安用琢句愁心肝。”
《古朗月行》背景
创作背景
《古朗月行》翻译
AI智能翻译
又怀疑瑶台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青云做一次:白云)
仙人垂两足,在月中隐隐浮现。
白兔捣药成,不知道是为谁而制这仙丹?
蟾蜍蚀圆影,如此的暗淡。
界过去落九乌,为天上人间解除了灾难。
阴精此昏惑,已经不忍心再看。
忧来他怎么样?悲伤摧心肝。
古诗词翻译
翻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韵译
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月中仙人垂下双脚?月中桂树多么圆圆!白兔捣成不老仙药,借问一声给谁用餐?
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
月亮沦没迷惑不清,不值观看想要离开。心怀忧虑不忍远去,凄惨悲伤肝肠寸断。
《古朗月行》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古朗月行》拼音
诗词拼音
gǔ lǎng yuè xíng
古朗月行
xiǎo shí bù shí yuè, hū zuò bái yù pán.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yòu yí yáo tái jìng, fēi zài qīng yún duān.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qīng yún yī zuò: bái yún
(青云 一作:白云)
xiān rén chuí liǎng zú, guì shù hé tuán tuán.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bái tù dǎo yào chéng, wèn yán yǔ shuí cān?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chán chú shí yuán yǐng, dà míng yè yǐ cán.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yì xī luò jiǔ wū, tiān rén qīng qiě ān.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yīn jīng cǐ lún huò, qù qù bù zú guān.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yōu lái qí rú hé? qī chuàng cuī xīn gān.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评析
《李太白诗醇》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唐诗别裁》
《诗比兴笺》
《李杜诗通》
《唐音癸签》
《古朗月行》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 ...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李白有《《古朗月行》李白 古诗》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李白 古诗》,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 ...
网络点评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古朗月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