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乱眼看不得


出自:[唐代]韩愈所作《李花赠张十一署》

拼音:mí hún luàn yǎn kàn bù dé 。

诗句:迷魂乱眼看不得。

繁体:迷魂亂眼看不得。

上一句:朱辉散射青霞开,

下一句:照耀万树繁如堆,

翻译:迷魂乱眼睛看不到


《李花赠张十一署》原文

[唐代] 韩愈

......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1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

朱辉散射青霞2开,迷魂3乱眼看不得。

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

欲去未到先思回,祗今四十已如此。

......

《李花赠张十一署》又作批注

1独:一作共

《李花赠张十一署》引用标注

1惊鸣[jīng míng]: 惊啼。

【引】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 宋 范成大 《宿东寺》诗:“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

2青霞[qīng xiá]: (1).犹青云。

【引】 南朝 梁武帝 《直石头》诗:“翠壁绛霄际,丹楼青霞上。”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3迷魂[mí hún]: (3).形容令人极度陶醉或迷惑。

【引】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雅游》:“虽其中妍媸各别,而芬芳罗绮,嘹喨笙歌,皆足使裙屐少年迷魂荡志也。”

4后日[hòu rì]: (1).日后;

【引】今后。《书·盘庚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祇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 鲁迅 《书信集·致江绍原》:“我想,倘译起来,可以先在一种月刊上陆续发表,而留住版权,以为后日计。”

5虚掷[xū zhì]: 白白地丢弃、扔掉。

【引】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秖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樽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看 江 东海西俱入款,是苍天赐 吴 越 国,这光阴百年难遇,岂容虚掷?”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岁月虚掷,良可浩叹!” 鲁迅 《华盖集续编·空谈》:“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迷】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得】字的诗句

《李花赠张十一署》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独:一作共

词典引注

1惊鸣[jīng míng]: 惊啼。

【引】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 宋 范成大 《宿东寺》诗:“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

2青霞[qīng xiá]: (1).犹青云。

【引】 南朝 梁武帝 《直石头》诗:“翠壁绛霄际,丹楼青霞上。”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3迷魂[mí hún]: (3).形容令人极度陶醉或迷惑。

【引】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雅游》:“虽其中妍媸各别,而芬芳罗绮,嘹喨笙歌,皆足使裙屐少年迷魂荡志也。”

4后日[hòu rì]: (1).日后;

【引】今后。《书·盘庚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祇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 鲁迅 《书信集·致江绍原》:“我想,倘译起来,可以先在一种月刊上陆续发表,而留住版权,以为后日计。”

5虚掷[xū zhì]: 白白地丢弃、扔掉。

【引】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秖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樽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看 江 东海西俱入款,是苍天赐 吴 越 国,这光阴百年难遇,岂容虚掷?”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岁月虚掷,良可浩叹!” 鲁迅 《华盖集续编·空谈》:“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

《李花赠张十一署》评析

《读杜韩笔记》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古人即物流连,藉以发其情之不容已,未尝拘拘于是物也。退之“江陵城西二月尾”一篇,起数韵状李花之白,可谓工为形似之言,而诗之佳处不在此。后段云:“念昔少年著游燕……不忍虚掷委黄埃。”百折千回,传出不忍虚掷之意,而前之“迷魂乱眼看不得”者,亦不能不携尊而就矣。此刘彦和所谓以情造文,非以文造情者也。

《义门读书记》

插入张,复作体物语,势有断续,语有关键(“君知此处”句下)。

《秋窗随笔》

郑谷“月黑见梨花”,佳句也,不及退之“白花倒烛天夜明”为雄浑,读之气象自别。义山《李花诗》:“自明无月夜”,与退之未易轩轾。

《山泾草堂诗话》

见李花繁盛,弥感身世之易衰。公与署同谪江陵,同悲流落,李花如此盛开,而不赏花饮酒,辜负春光,岂不可惜?借李花,实自惜也。

《批韩诗》

张鸿曰:花中惟李夜中独白,此诗写李之白而明,造意奇(“白花倒烛”句下)。何焯曰:字字警绝(“照耀万树”句下)。对君说,似收到李花(“力携一尊”句下)。

《诚斋集•读退之李花诗序》

桃李岁岁同时并开,而退之有“花不见桃惟见李”之句,殊不可解。因晚登碧落堂,望隔江桃李,桃皆暗而李独明,乃悟其妙。盖“炫昼缟夜”云:近红暮看失胭脂,远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望云诗话》

昌黎《李花》云:“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赵云松袭之,作《山茶》诗云:“熊熊日午先绛天,吓得家来救火。”同一过火,而赵诗犷悍矣。

《评注韩昌黎诗集》

此诗妙在借花写人,始终却不明提,极匣剑帷灯之致。

《猗觉寮杂记》

退之于李花,赋之甚工。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768-824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