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归南山

[唐代] 孟浩然

创作时间:734年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樊市 韵脚:"鱼"韵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1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2,青阳逼岁除1

永怀愁不寐3,松月2夜窗4虚。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岁暮归南山》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多:一作卧

2老:一作去

3寐:一作寝

4窗:一作堂

词典引注

1岁除[suì chú]: (1).年终。旧俗于腊岁(冬至后三戌之后)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

【引】故谓。 唐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诗:“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2松月[sōng yuè]: 松间明月。多用以渲染幽然情景。

【引】 唐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诗:“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 雍陶 《宿大彻禅师故院》诗:“竹房谁继生前事,松月空悬过去心。” 宋 戴复古 《题赵庶可山台》诗之二:“松月照今古,樵风送往还。”

《岁暮归南山》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734年;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樊市;

  约在公元728年(唐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在长安落第后,诗人王维曾经邀请他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谁知不久唐玄宗驾到了。孟浩然一时紧张躲到了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命孟浩然出来作诗。孟浩然便吟咏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岁暮归南山》翻译

AI智能翻译

我已停止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归隐到南山中我那破旧的草庐。
不才明主抛弃,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
白发催年老,岁月无情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
永怀愁不眠,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

古诗词翻译

翻译
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岁暮归南山》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⑴岁暮:年终。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⑵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汉书·高帝纪》注:“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休上书:停止进奏章。
⑶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⑷不才:不成材,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明主:圣明的国君。
⑸多病:一作“卧病”。故人:老朋友。疏:疏远。
⑹老:一作“去”。
⑺青阳:指春天。逼:催迫。岁除:年终。
⑻永怀:悠悠的思怀。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寐:一作“寝”。
⑼虚:空寂。一作“堂”。

《岁暮归南山》拼音

诗词拼音

suì mù guī nán shān guī gù yuán zuò guī zhōng nán shān
岁暮归南山/归故园作/归终南山

běi quē xiū shàng shū, nán shān guī bì lú.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bù cái míng zhǔ qì, duō bìng gù rén shū.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bái fà cuī nián lǎo, qīng yáng bī suì chú.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yǒng huái chóu bù mèi, sōng yuè yè chuāng xū.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岁暮归南山》评析

《唐诗矩》

写景结,隽永。此诗未免怨,然语言尚温厚。卢纶亦有《下第归终南别业》诗,与此相较,便见盛唐人身份。

《唐贤三昧集笺注》

纯是真气贯注。

《瀛奎律髓汇评》

冯舒:一生失意之诗,千古得意之作。纪昀:三、四亦尽和平,不幸而遇明皇尔。或以为怨怒太甚,不及老杜“官应老病休”句之温厚,则是以成败论人也。结句亦前人所称,意境殊为深妙。然“永怀愁不寐”句尤见缠绵笃挚,得诗人风旨。

《唐宋诗举要》

结句意境深妙。

《茧斋诗谈》

绝不怒张,浑成如铁铸。

《瀛奎律髓》

八句皆超绝尘表。

《王孟诗评》

刘云:他人有此起,无此结,每见短气。又云:是其最得意之诗,亦其最失意之日,故为明皇诵之。

《唐诗归》

钟云:五字恕(“北阀”句下)。谭云:自言自语妙。 钟云:浩然于明皇前诵此二句,自是山人草野气(“不才”一联下)。

《唐诗合选详解》

吴绥眉曰:此种最为清雅,不求工而自合。

《而庵说唐诗》

此作字字真性情,当是浩然极得手之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三、四二语不朽,识力名言,真投之天地劫火中,亦可历劫不变。

《增订唐诗摘钞》

结句是寂寥之甚,然只写景,不说寂寥,含蓄有味。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曰:三、四婉笔叙质语,意尽而更饶隽韵,此最不易。宋人为之,败矣。诗联风花易构,质语难工,以此。五、六“青阳”二字,对出人意。岁前春与岁后春皆可作也,而岁后春作此更有情。

《岁暮归南山》鉴赏

新唐书·文艺传下

(王)维私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王之望《上宰相书》

孟浩然在开元中诗名亦高,本无宦情,语亦俨淡。及“北阙”、“南山”之诗,作意为愤躁语,此不出乎情性,而失其音气之和,果终弃于明主。

佚名

北阙:阙是宫门前的望楼,因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北阙便泛指皇帝的宫殿。

【简析】:

据《新唐书》引《唐摭言》:有一日孟浩然到王维所在的内署去玩,突然玄宗驾到,只好躲到床下,玄宗发现后命他出来,并问他近来又写了什么诗,孟朗诵了这一首。当念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时,玄宗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乡。从诗的内容来看,确实是在发怀才不遇的牢骚,但既经皇帝放还,也就无缘再出,只能象李白赠诗中所说的“白首卧松云”了。

诗词赏析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令人读来自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 ...

孟浩然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691-740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